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二十年之前,2000年10月26日,莫文蔚推出個人第五張國語專輯《十二樓的莫文蔚》。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專輯由李宗盛擔任製作人,老李更是憑藉這張專輯獲得“第1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不過,《十二樓的莫文蔚》贏得口碑卻輸了銷量,它不僅成為莫文蔚在滾石旗下的最後一張專輯,也讓莫文蔚和李宗盛的合作越來越少。

01

莫文蔚與李宗盛的緣分,緣起1996年。

雖然她早在1993年就推出個人首張粵語專輯《KAREN》,但是作為歌手,莫文蔚當時的表現卻很一般,讓人覺得首張專輯就很有可能成為她的最後一張專輯。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東邊不亮西邊亮,歌手之路就此止步,莫文蔚的演員之路倒是越走越順,這也讓她決定再戰歌壇。

1996年,香港唱片公司都不願意與莫文蔚簽約,只有滾石唱片在李宗盛與莫文蔚約談之後,簽下了這位並不被人看好的女歌手。

據說,滾石之所以簽下莫文蔚,就是李宗盛的建議。

莫文蔚在滾石推出的首張專輯《全身莫文蔚》,李宗盛也是聯合制作人之一。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只是專輯叫好不賣座,滾石對外說銷量高達30萬張,媒體懷疑只有三萬張。而當真相浮出水面之後,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全身莫文蔚》的最終銷量,其實僅有三千張左右……

無論對於滾石,還是對於李宗盛,這個數字都是一個悲劇。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李宗盛決定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爬起,並在兩年後將自己創作的《陰天》交給莫文蔚。

02

這一次,《陰天》大獲成功,不僅成為莫文蔚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也讓李宗盛與莫文蔚建立了更為深厚的默契。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於是一年之後,莫文蔚邀請李宗盛成為他新專輯的唯一製作人,兩人試圖呈現出一張風格更為統一的優秀之作。

不得不說,李宗盛確實很有心,甚至是無比賣力地投入到這次合作

《十二樓的莫文蔚》專輯以李宗盛最為擅長的都市情歌為主題,所收錄的十首作品有七首來自李宗盛的填詞,老李甚至還與莫文蔚合唱了一首《遇見另一個自己》。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十二樓的莫文蔚》的錄製期間,李宗盛與莫文蔚兩人是何等雄心壯志。

03

世事難料,李宗盛與莫文蔚的這次全方面強強合作,居然再度翻船。

沒有人料到,這張從選曲、演唱到錄製都堪稱完美的專輯,匪夷所思地成為莫文蔚在滾石旗下銷量最差的一張專輯(當時《全身莫文蔚》的真實銷量還未暴露),直接狠狠打臉。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更為諷刺的是,別看《十二樓的莫文蔚》專輯銷量潰敗,但是它卻贏得了口碑。

莫文蔚憑藉這張專輯獲得了第12屆金曲獎的“最佳國語女歌手”提名,李宗盛則直接獲得第12屆金曲獎的“最佳專輯製作人”。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對於那時的李宗盛來說,個人獎項還真不重要,真正要命的是,他突然喪失信心。

成名之後,李宗盛始終為自己的優秀市場判斷力而自傲,他始終弄不明白,為何如此優秀的《十二樓的莫文蔚》專輯,偏偏銷量會如此低迷?

面對這個無法接受,也不能理解的事實,李宗盛一度以為他已經被時代拋棄,心灰意懶地從臺北搬去北京。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莫文蔚也算是無辜躺槍,這張專輯也成為她在滾石旗下的最後一張國語專輯,她直到加盟新力唱片,才憑藉專輯《i》,拿下第14屆金曲獎的“最佳國語女歌手”.

04

事實上,哪怕以如今眼光,《十二樓的莫文蔚》都是一張不可多得的優秀專輯。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專輯收錄的十首作品都是質量上佳,主打曲《十二樓》歌中那股“寂寞又自戀的複雜情緒”,堪稱李宗盛創作生涯的經典之作。

而在李宗盛的引導之下,莫文蔚的情歌也逐漸就此形成她所獨有的曲風和氣質。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不過,問題可能也就是出在“以如今眼光”這五個字

至少在2000年,《十二樓的莫文蔚》專輯的音樂表達方式還是有點超前,從這點而言,銷量低迷也是情有可原。

05

不知不覺,《十二樓的莫文蔚》已經成為擁有二十年曆史的老專輯。

圍繞這張專輯而發生的故事,其實還有很多很多。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例如,最近這些年,李宗盛就再也沒有成為莫文蔚新專輯的音樂製作人,即便莫文蔚多次表達想與李宗盛再度合作,老李僅是禮貌性回應

看來,《十二樓的莫文蔚》對李宗盛的刺激,還是遠遠超乎我們這些圍觀群眾的想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