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青《仍是異鄉人》:消化青春幻夢,沉澱音樂痴夢

李劍青2017年發行的個人首張音樂創作專輯《仍是異鄉人》,入圍2018年29屆金曲獎三項大獎,最終李宗盛不負眾望拿下“最佳專輯製作人”大獎。

仍是異鄉人

李劍青《仍是異鄉人》:消化青春幻夢,沉澱音樂痴夢

李劍青出生在桂林一個普通的文藝家庭,七歲半學琴,大學畢業後在廣西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手。

2005年,李劍青偶遇了影響自己一生的伯樂——“大哥”李宗盛,隨後跟隨李宗盛來到北京,開始了音樂製作、創作生涯。出道之前,他為諸多著名音樂人如林憶蓮、品冠、周筆暢、楊宗緯等創作/製作過歌曲。

師徒二人合作的第一首歌《匆匆》,李宗盛寫下“那些褪色的青春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你一定懂”的歌詞;李劍青的作曲和演唱如涓涓細流,緩緩地滲透進遊子的心中,一舉打動萬千聽眾。

《仍是異鄉人》的誕生,沒有經過精心的計劃,而是以不急不徐的姿態,慢工細琢而成。音樂內容大部分是關於親情、故鄉、漂泊、疏離,是浮躁樂壇裡少有的具有文學氣質的音樂敘事詩。他知道自己做的不是時下的流行音樂,無須刻意去打動,不考慮牽強討好。才華積累至恰到好處,爆發出來便足以賞心悅目。

在演唱會上,穿著白襯衣的他握琴筆直站在那裡,輕盈得彷彿不存在一樣。舞臺燈光照出身形瘦削,歲月沒有在他身上留下印記。他的表情平靜,歌聲清亮,吐詞如蓮,琴音婉轉……生活裡最熟悉的細節化作音符飄向空中,柔軟入骨。

李劍青的歌聲,能夠同時喚起人的內心深處真實和平靜兩種情緒。如同藏在手心裡的痣一樣,平淡溫暖,細膩實在。如果你聽過他的現場,一定會明白,那是一種多麼自然而然產生的感動,只要人坐在那裡,再平凡的事情,都願意聽他吟唱。

在這個漂浮的年代,幸好還有李劍青在用音樂提醒我們“鄉愁”這回事。孤獨如他,堅定也如他,二十多年來,始終純淨如少年,行走在音樂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