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貨!限量10000瓶!某省醫院無奈之下小瓶拼大瓶

斷貨!限量10000瓶!某省醫院無奈之下小瓶拼大瓶


斷貨!限量10000瓶!某省醫院無奈之下小瓶拼大瓶


只能用5毫升小瓶混合替代250毫升裝,此外再單獨買個袋子做容器吧。

據醫師報爆料,2020年元旦剛過,浙江省就迎來了250ml碳酸氫鈉的斷供。


斷貨!限量10000瓶!某省醫院無奈之下小瓶拼大瓶


不同於其它斷供的原因不明,藥企在2019年12月1號就發佈了通知函。


斷貨!限量10000瓶!某省醫院無奈之下小瓶拼大瓶

在通知函中企業明確了自己的難題,“自2014年起在浙江省中標價為5.29元/瓶,現因原料價格及人工成本上漲,該品種屬於持續虧損狀態”。當然,並不是一個通知函就直接斷供,“為盡到藥品生產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司在虧損狀態下仍儘量保證供應,為維持公司正常經營運轉,自2020年1月1日起,碳酸氫鈉注射液250ml:12.5g(塑瓶)在浙江省限量供應10000瓶/月”。

通知函裡也提到了解決方案,“我公司可以提供碳酸氫鈉注射液250ml:12.5g(軟袋)作為補充保證臨床用藥需求”。畢竟做過試驗的人都知道配製溶液需要一個容器,首先得材質穩定,不掉渣,不逸出遊離成分,不和藥品起反應;既然是注射液,那麼袋子還得無菌,沒有內毒素。當然,空袋子也是有成本的,“價格為26元/袋”。

於是就辛苦了護士們,據作者宗建平醫生介紹,搶救一次急性腎功能衰竭做血透,用了多瓶5毫升的碳酸氫鈉,才能替代原有的250毫升一袋規格。

沒做過護士,但根據藥企無菌檢查的經驗,這些用小支拼湊大支的操作過程,很容易出現染菌風險。此外,患者用藥成本也劇增,原來一袋250毫升5.29元,現在如果用的是企業提供的軟袋,和5毫升碳酸氫鈉(作者文中提到價格,7元),同樣用250毫升碳酸氫鈉則需要26+7*(250/5),376元。這個操作,讓人無奈。

但醫院如果用完了這10000瓶的額度,能自己高價採購250毫升碳酸氫鈉嗎?哪怕是用低於26元空袋子的價格去採購?對不起,不行,公立醫院沒有這麼隨意的採購權。

那企業斷供,是不是就十惡不赦呢?還真不是,企業求活命算不上見利忘義。你想,2014年的中標價,到現在馬上六年了,房價漲了多少?汽油柴油漲了多少?房租漲了多少?即使企業是自己的地皮建廠,不考慮房租成本的增加,那麼員工工資呢?即使是普工,一年也得加個五十塊吧?即使企業再咬緊牙關不鬆口不漲工資,員工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堅決不要求漲工資。那運輸成本上漲是企業說的算嗎?原料上漲是企業自己能控制的嗎?

很多時候,外界看不到藥企的生產狀態,卻還大肆殺價。這不是可持續發展,而是殺雞取卵。除非藥企有其它產品作為補充,否則任何一家藥企都撐不住價格驟降的落差。像2019年8月李總理視察哈藥時,企業方面說,“哈藥青黴素價格只有幾毛錢,是基層需求品種,哈藥在賣一瓶虧一瓶的情況下保障市場供應”。從情感方面講,我必須讚揚這種社會責任感。但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希望企業能在獲利情況下賣藥。

既然賣幾毛錢賠本,那每瓶藥的成本不可能是上百塊,否則就是守著金山也玩不了多久。是不是可以每瓶獲利五分錢,哪怕一釐錢。任何行業、任何人、任何事,只有能獲利的行為才會是持久的。虧本賣藥是慈善,但難以長久。

談判桌上讓藥企笑或者哭,都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如果在談判時,企業只能用巨大的產量來實現微小獲利。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貨膨脹,物價走高,企業必定會虧損。到那個時候,斷供不會是個例。這一點在類似這種原來就賣幾塊錢的低價藥身上,尤為明顯。

來源:新浪醫藥,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