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韓信,莫欺少年窮,褲襠裡鑽出來的“楚漢戰爭”

韓信這位中國歷史上的“戰神”級人物。

早些年,抑鬱不得志。二十郎當的大小夥子整天不幹正事,同齡人都勤勤懇懇地種地娶妻生子,唯獨韓信整日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還抱著一把破劍,遊蕩在街頭。

世人起初覺得韓信是個怪人。能不怪嘛,正常人誰不幹點正事養活自己,還有心思懷抱利劍冒充俠客。

戲說韓信,莫欺少年窮,褲襠裡鑽出來的“楚漢戰爭”

時間久了,大家也都覺得此人不過如此。人家故意嘲笑他,問他這是作何。

韓信不屑搭理這些人,都是一群沒有文化的人。我聽說,有個叫陳勝吳廣的人,此二人有句名言叫“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韓信便是那鴻鵠,你們這些人都是嘰嘰喳喳的燕雀。

有個淮陰鎮上有個屠戶聽說後,心想吆喝,韓信這小子口氣不小呀。竟然敢大言不慚把自己比作鴻鵠,瞧我給他點顏色看看。

屠戶便帶著一幫小弟找到韓信,問他說,我聽說你自比鴻鵠,我們都是麻雀。

韓信不搭理他們,懶得跟這號人瞎掰。

戲說韓信,莫欺少年窮,褲襠裡鑽出來的“楚漢戰爭”

屠戶說,聽說你的寶劍很厲害,今天老子倒想見識一下,到底是你的寶劍鋒利,還是我的殺豬刀鋒利。要不你一劍刺死我,要不乖乖給老子認錯,從我褲襠裡鑽過去。

韓信本來就是個窮苦人家出身的人,在淮陰鎮也沒有什麼親戚朋友。這些吃瓜的群眾也都看熱鬧不嫌事大,跟著瞎起鬨說,捅他捅他。

韓信想了想,我真是幹大事的人,今天要是捅了他,明天就要面對秦國的律令懲罰。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鑽褲襠就鑽褲襠吧。

隨後,便乖乖地從屠戶的褲襠鑽過去。屠戶和眾人哈哈大笑,估計韓信的大寶劍是木頭做的吧,還冒充俠客,連我都不敢捅。

戲說韓信,莫欺少年窮,褲襠裡鑽出來的“楚漢戰爭”

韓信也確實富有阿Q精神,面對眾人的嘲笑,絲毫不當回事,你們喜歡笑就笑,我韓信想的事跟你們不在一個頻道。

可是自打鑽褲襠之後,韓信在淮陰鎮徹底待不下去了。只好選擇投軍。

當時天下誰的胳膊最粗,當然是項羽。像我韓信這樣的大才,肯定是要找個實力大的人才能彰顯出自己的才能,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嘛”。韓信繼而投奔項羽而去。

韓信投靠項羽的路上,心裡一直盤算。像我這樣經天緯地的人才,項將軍自然會對我刮目相待。

哪成想,來到項營以後。項羽壓根沒拿他當回事。

戲說韓信,莫欺少年窮,褲襠裡鑽出來的“楚漢戰爭”

項羽是何許人也。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人家可是名門之後。從小接受的都是貴族式教育,上下打量一下韓信,穿得破破爛爛,個頭也不高,除了手裡那把破寶劍,絲毫看不出一絲將者的風範。

項羽呢,也就沒拿他當回事,隨便給他安排一個小兵小將的職務幹。後來,聽說韓信這小子此前還鑽過人家的褲襠,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屠戶。唉,想到這裡項羽真是後悔,這樣的人怎麼能夠與自己“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威名相匹配。

隨即,更加不待見韓信。

韓信在項羽手底下做了沒多久,感覺與自己預期的期望相差太大,原本想著怎麼不也得封自己個將軍統領一些兵馬,現在可好成了小兵卒子。

跟隨項羽不對進入咸陽後,韓信向項羽進言說,不要驚動秦朝舊民,安置好鹹陽百姓。

項羽根本不聽,老子跟秦國的仇不是一天兩天,我爺爺項燕就是死於秦國,今天終於滅掉秦國,老子盼望這天已久,趕緊地把咸陽城搜刮一空,一把火給燒了。

戲說韓信,莫欺少年窮,褲襠裡鑽出來的“楚漢戰爭”

韓信說,將軍千萬不要離開秦朝天險之地。

項羽說,你懂啥。老子打下天下,想得就是要衣錦還鄉,你卻勸我不要回去,我要是不衣錦還鄉,父老鄉親怎麼知道我混出個人樣。

韓信聽罷,心都涼了半截,這種人怎麼能共事。

後來鴻門宴,韓信作為執戟郎中陪伴左右。看到酒席宴上,項羽的種種表現後,韓信覺得項羽這老小子,如此胡鬧下去早晚得出事,我還是另投高明吧。

​隨後,經過蕭何慧眼識才,一封介紹信把韓信引薦到劉邦帳下,才開啟屬於韓信的楚漢戰爭時代。

若不是,當年飽受鑽褲襠的胯下之辱,想必韓信也不會下定決心投身軍營。更不會有後來與蕭何的偶遇,甚至可以說,“楚漢戰爭”完全是韓信從屠戶褲襠裡鑽出來的。

要是淮陰屠戶不侮辱韓信,要是項羽能夠放下一己之見接納韓信,或許整個中華歷史會得到改寫。可惜,歷史沒有假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