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援彝​•遂寧力量​②|涼山“夾溝溝”長出致富“金產業”相關新聞

  涼山“夾溝溝”長出致富“金產業”

  白碉鄉8大產業鋪就百姓脫貧路

“今年我們鄉4個村,預計集體經濟平均收入達到8萬元左右。”4月17日,遂寧援彝幹部、涼山州木裡縣白碉鄉黨委副書記柏福信心十足的告訴記者,目前全鄉已形成了8大優勢產業,脫貧奔康後勁十足。

郭勇劍 攝

白碉鄉位於雅礱江岸,綠水青山掩映其中。但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也一直困擾著全鄉發展。

如何變劣勢為優勢,實現全鄉蛻變?

“我們只能利用大山資源,發展農副產業才能帶動老百姓脫貧致富。”面對嚴峻的地理形勢,這個涼山“夾溝溝”因地制宜,喊出了資源變資金的口號,選擇從產業下手,實現全鄉發展突圍。

花椒耐旱、喜陽光,是涼山州普及率非常高的產業之一,白碉鄉就一直有種植花椒的傳統。但是由於缺乏管理,花椒產業在此之前並沒有形成規模,難以產生效益。

郭勇劍 攝

位於白碉鄉西北部的呷咪坪村土質優良,適宜花椒種植。該村下呷咪灣組的村民枯雜麼有著豐富的花椒種植經驗。“發揮黨員和種植大戶的帶頭作用,積極將種植業推向全鄉。”柏福告訴記者,近兩年來,枯雜麼家的花椒發展到了10餘畝,輻射了全村的百姓。

“去年10幾畝花椒賣出了好價錢。”看著新發芽的花椒樹,枯雜麼對於今年的收益信心十足。同時,家裡的兩個女兒均考上了山外的大學。有了十幾畝花椒產業,孩子讀書不愁了。

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單一產業的市場風險,白碉鄉按照多元結合的方式,在下轄4個行政村發展起了8大產業:陽山村15畝核桃產業、70頭黃羊養殖;呷咪坪村種起了花椒、重樓、油用牡丹;洞龍溝村發展起了石斛、青椒、魔芋;白碉村種上了20畝青椒。

打下產業基礎,白碉鄉發展動力十足。柏福告訴記者,在產業支撐下,全鄉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從2018年的3萬元,跨越到了2019年的6萬元,今年更有信心衝刺8萬元。

(全媒體記者 陳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