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京彩好評:在穩中求進中牢牢夯實農業“基本盤”

【地評線】京彩好評:在穩中求進中牢牢夯實農業“基本盤”

“穩是大局,必須確保疫情不反彈,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今年一季度,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平穩的經濟運行和農產品的生產供應帶來衝擊。日前,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指出,“家禽前一段時間遇到的困難比較多,家禽一季度整個生產實現了增長,全國肉雞出欄同比增長4.8%,其中3月份出欄同比增速超過了29%。”數據的增長顯示出我國農產品生產保持了穩定增長。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秩序恢復已經進入常態化,要以“保”促“穩”,同時在穩定的基礎上繼續保證生產供應,牢牢夯實農業“基本盤”。

穩住農業“基礎盤”,暢通農業生產各環節。農時不等人。開展好春耕備耕工作,基礎保障不能鬆懈。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平穩的經濟運行和農產品的生產供應帶來的衝擊,舉國上下都在關注,中國號巨輪能否劈波斬浪,展現經濟發展“韌勁”。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的召開,無疑是一條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的“創舉”。保住市場主體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就要持續激發供給側改革釋放制度紅利,催生新業態、新動能、新產業,回應需求側的新需求、新變化。同時,各級主要領導還需拿出主要精力抓農業,穩定糧食生產,穩住農業“基礎盤”,出臺“硬核”政策,為戰“疫”保春耕備足資金……從頂層決策到田間地頭,各環節被打通,才能夯實農業發展的基礎。

蓄足農業生產“動力能”,以政策紅利促生產。當前正是春耕春管的關鍵期,各地搶農時保生產,多管齊下開展春耕備播田間管理,疫情防控措施到位、農資保供到位、生產服務到位、產銷對接到位、惠農政策落實到位,層層抓好落實,為農業生產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三農”,明確提出“優先保障‘三農’投入”,更讓農業發展底氣十足。此外,保障糧食安全,還在於調動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的積極性。而調動農民積極性,則在於農村產業轉型,讓農民增產增收,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各地因地制宜,以政策紅利激活農業生產“一池春水”,以政策紅利促生產,為疫情之下的春耕蓄足馬力。

跑出農業生產“加速度”,科技助農保春耕。科技強則農業強,科技興則農業興。疫情期間,“雲備耕”“雲問診”農業新業態湧現,農業專家開展線上技術指導、提供遠程問診。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努力開拓新的銷售渠道,直播帶貨、線上團購、送貨上門……可謂是琳琅滿目。農業雖然是傳統產業,但也要打通思路,不能墨守成規,要適應新形式,把握新機遇。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用科技創新助力智慧農業的發展。科技賦能,讓一套套科技農機奔跑在田間,整地鬆土、施肥噴藥,為夏糧豐收提供有力支撐。

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保障糧食是一個永恆的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無論何時,我們都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讓我們不負春光,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鼓足信心、開足馬力,助推農業生產這班“車”,裝滿“米袋子”,載好“菜籃子”,以“保”促“穩”,牢牢夯實農業“基本盤”。

作者:陶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