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快車”讓紫雲紅芯薯遠行不受阻

“包裝箱裡先墊一層報紙,把紅芯薯整齊放進去後,再放一層報紙……”

“電商快車”讓紫雲紅芯薯遠行不受阻

這兩天,在紫雲自治縣白石巖鄉紫雲文爍植保農民專業合作社裡,務工群眾正根據訂單對倉庫裡的紅芯薯進行分揀、包裝。

另一邊的紅芯薯種植基地,農戶們忙著翻土、起壟,為新一輪紅薯苗的移栽做好準備工作。

“這幾年做紅芯薯這個產業能夠賺到錢,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我們合作社在白石巖鄉幸福園村和幹水井村建成紅薯基地1500畝,帶動96戶貧困戶。”紫雲文爍植保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光友介紹,紫雲紅芯薯皮薄、含糖量高、水分較少,肉色橙黃至紅心,口感軟糯香甜,備受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

近年來,紫雲紅芯薯品牌效應不斷提升,成為帶動當地農戶增收的重要產業。2019年,紫雲自治縣紅芯薯種植核心區的白石巖鄉,紅芯薯種植規模達5200畝,產量超1000萬斤。

“電商快車”讓紫雲紅芯薯遠行不受阻

“2018年、2019年,紅芯薯年後的價格都特別高,在我們本地都能賣到七、八塊一斤,而且還供不應求。”胡光友說,根據往年的經驗,合作社在2019年底收購紅芯薯三十多萬斤,以保障貨源充足。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紅芯薯線下銷售受阻,銷售量大幅縮水。

“電商快車”讓紫雲紅芯薯遠行不受阻

就在胡光友為庫房裡堆積成山的紅芯薯發愁時,電商銷售給他帶來了新希望。“電商銷售其實從2015年我們就有在做,但是之前不太重視。疫情發生後,電商竟成為了紅芯薯銷售主力軍,消化了合作社將近百分之八十的庫存。”

截至目前,通過天貓、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紫雲文爍植保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紅芯薯20多萬斤,銷售額達150萬左右。

“電商快車”讓紫雲紅芯薯遠行不受阻

一盒盒精挑細選出來的紫雲紅芯薯搭上“電商快車”,遠銷北京、河北、上海等地,不僅將疫情對產品銷售的影響降到最低,還增強了鄉親們的種植信心。

村民熊德章說:“去年我家種了紅芯薯二十多畝,收入13萬,比以前種玉米、烤煙的效益好多了。所以今年我家還要繼續種紅芯薯,而且準備種100畝,過兩天一下雨就開始移栽。”

“電商快車”讓紫雲紅芯薯遠行不受阻

紫雲自治縣白石巖鄉人大主席吳崇雨表示,接下來,白石巖鄉將聯合政府各職能部門,全力促進紅芯薯產業體系中生產、供應、銷售各環節的專業化發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等形式,積極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利用互聯網優勢做好農產品上行。

“2020年,白石巖鄉紅芯薯種植面積將擴大到1.5萬畝。我們的目標是,鄉親們種出來的紅芯薯不僅要賣完,還要賣出個好價錢,帶動上千戶農戶增收致富。”

(貴州綜合廣播記者佘義婷、段德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