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從來不是高端盤的配置

每次看到各種文章鼓吹地鐵,哪個樓盤與地鐵搭上關係就不得了,都感覺很可笑,誠然,在主流思想炒作地鐵的時代,地鐵盤升值保值,但考慮自住的話,地鐵從來不是高端盤,高品質居住區的配置。

為什麼這麼說呢?地鐵盤炒作的概念大概是10多年前從北上廣一線城市傳開的,炒作的背景是:那時汽車還不像現在這麼普及,尤其是北上廣有太多的剛畢業大學生,更是沒車,所以地鐵交通顯得尤為重要,地鐵炒作起來也就順利成章了。所以你會發現在這這城市裡,地鐵環線交織的中心區域內,地鐵站周邊大多是商務商業樓與住宅樓混雜,地鐵外延線的邊城區域地鐵站周邊大多是出租房,群租房聚集的小區。這些區域典型特點人員複雜,路口擁擠停車混亂,小商小販多。以上海為例,兩大高端居住區,佘山板塊和湯臣高爾夫周邊均無地鐵加持。

放眼到青島,西海岸,能買的起房的,哪個買不起車,有車的,哪個會放著車不開去做地鐵。對於自住,地鐵毫無用處,對於居住品質而言,弊大於利。

高端盤,永遠是自然環境與道路交通第一位,地鐵盤實際是屌絲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