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襄城縣麥嶺鎮半截樓村:大棚番鴨嘎嘎叫 脫貧致富哈哈笑

最近,麥嶺鎮扶貧辦屋內格外地熱鬧,許多貧困群眾主動來到鎮扶貧辦,要求辦理“戶貸戶用”,有想要養羊的、養牛的、養家禽的,還有想要種植各種經濟作物的,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俺們也不能一直只靠政府幫助,俺們也想自己努力掙點錢。”

【脫貧攻堅】襄城縣麥嶺鎮半截樓村:大棚番鴨嘎嘎叫 脫貧致富哈哈笑

半截樓村的脫貧戶付興亞也是這人群中的一員,不過他跟別人有點不一樣,因為他——是養番鴨的。番鴨是一種集肉用、藥用、滋補、觀賞於一體的禽類,生長速度快、經濟附加值高,番鴨蛋還具有保健作用。

去年6月份,付興亞開始養番鴨。說起養番鴨,付興亞的臉上顯現出特有的自信與驕傲。雖然是第一次養番鴨,但是付興亞在養殖業並不是個新手,在這之前付興亞已經連續養了14年的雞,積累了不少的養殖經驗,所以養番鴨,他胸有成竹。但是剛把番鴨幼苗接回來沒幾天,他就經歷了一場考驗。

【脫貧攻堅】襄城縣麥嶺鎮半截樓村:大棚番鴨嘎嘎叫 脫貧致富哈哈笑

剛接回來4000只番鴨幼苗,突然出現大面積死亡,這可把付興亞急壞了,他趕緊找原因,一隻一隻地查看,發現許多鴨子精神沉鬱、抽搐、不願走動和吃食,他結合自己十幾年的養殖經驗,判斷鴨子得了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病——漿膜炎,他趕緊自己配藥方,讓上大學的女兒幫忙在網上買藥,用較低的成本成功治好了鴨子的漿膜炎,防止了快速傳播蔓延,最終保住了3000只幼苗。自那之後,付興亞非常注重番鴨防疫,吃住都在鴨棚旁,自己配飼料,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他養的番鴨既健康個頭又大。

【脫貧攻堅】襄城縣麥嶺鎮半截樓村:大棚番鴨嘎嘎叫 脫貧致富哈哈笑

如今,付興亞養的番鴨已經開始下蛋,一天可以收1200左右只蛋,隔六天會有商家來裝箱拉走,截止目前銷了大約有48600枚鴨蛋,等到鴨子產蛋率低於50%後轉銷鴨肉,預計一年能增收16萬左右。

“感謝政府幫助我們一家渡過難關,讓我現在在家也能賺錢,雖然今年受疫情的影響,鴨蛋的價格不是很高,不過也算取得了初步的勝利,等下一批我打算擴大下規模,蓋一個一千平方的大棚,買五六千隻鴨子,讓俺村的其他貧困戶也加入到這裡面來,大家一塊致富。”看著鴨子,付興亞笑著描繪著自己的藍圖。脫貧不忘感恩黨,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想回饋家鄉最好的方式便是能夠帶動更多的人一起脫貧致富。

近幾年,在麥嶺鎮黨建引領作用下,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自強自立,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逐步實現了脫貧致富。

來源:縣新聞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