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打疫苗 遛犬牵在手 粪便及时清…… 文明养犬 你做到了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犬已成为许多市民的生活方式,可爱的萌宠狗狗为日常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甚至很多人已经把自家爱犬视为家庭成员之一。养犬的人越来越多,不文明的养犬行为也与日俱增,对城市环境的美化管理、邻里和谐关系、流行疾病的控制传播、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都造成了负面影响,严重干扰了群众的日常生活。

近日,记者在市区各地走访中发现,很多市民对不文明养犬行为颇有怨言。

定期打疫苗 遛犬牵在手 粪便及时清…… 文明养犬 你做到了吗?

镜头一:居民小区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邻里之间因养狗产生矛盾的事例并不少。4月14日,记者来到繁昌社区,就遇上了紫城苑住户李先生在社区投诉。

“我们家楼上的住户养了3只狗,经常三更半夜叫,吵得我们没法好好休息。更难受的是,家里一开窗就有一股臭味飘进来,实在难忍。跟楼上道理也讲了,架也吵过了,对方压根不理我!”李先生抱怨说,养狗本来没问题,但前提是别影响到他人,他也曾多次提醒过楼上邻居,说小区隔音差,希望其别养那么多狗。可对方却以“我的狗都已打了疫苗、上了牌”为由,不肯把狗转移饲养。

多次沟通无果后,李先生很无奈,只能向社区反映求助,希望能解决此事。

无独有偶,家住西溪山庄的应先生谈及不文明养狗行为,也心有余悸。据他回忆,上个月有天傍晚他带着3岁的女儿在小区里骑童车,突然,一只贵宾犬挣脱主人的怀抱,朝女儿跑来,叫个不停,吓得女儿摔下了车,哇哇大哭。看着摔伤的女儿,应先生心疼不已,当时就跟狗主人大吵了一架。

提及小区里的狗,正准备上班的王女士也激动起来,她说:“我很怕狗,但常常不得不跟狗一个电梯上下,电梯空间封闭狭小,它一冲我叫,我腿都软了。”“地下车库和电梯里经常都能闻到一股恶臭,大家都很反感,可是又没办法。”居民张先生说,有次他下楼倒垃圾,电梯门一开,里面有一泡狗尿,气味刺鼻。

几个社区、小区物业也称经常接到居民关于狗半夜扰民、绿地上随地便溺等投诉,但是他们没有执法权,只能劝说狗主人,加大宣传力度和清洁力度而已。

定期打疫苗 遛犬牵在手 粪便及时清…… 文明养犬 你做到了吗?

镜头二:马路、小巷

4月15日下午,记者在人民西路、县前街一带居民区转了一圈。在西苑小区的小公园里,两只没有拴绳的小狗躺在草地上,悠闲地晒着太阳,见有人靠近,立马抖了抖身子站起来“汪汪汪”地叫,记者下意识后退了几步。

“王子、小宝,不要乱叫!”不远处的居民楼里传来一个声音,一位阿婆走了出来,制止了叫个不停的小狗。当记者询问不拴狗绳是否会担心伤到别人时,阿婆说:“我的狗很乖的,从来不会咬人,不用拴。”记者注意到,两只小狗都没有挂狗牌,便问其是否登记上牌,阿婆说,“就是养着玩玩的,又不是啥名贵品种,上什么牌?”

在我市,这种“散养”模式其实很常见。记者从县前街南边走到北边,人行道上、巷子里不时有狗出没,有的懒懒地躺在地上,有的匆匆经过,还有的三五成群嬉戏。它们都没有拴狗绳,也没有主人跟随。据附近居民描述,这些狗中,一些是家养的,还有一些可能是流浪狗。

“有几只流浪狗天天在这一带溜达,深夜还会狂吠,有天我晚班回来,被突然窜出来的狗吓了一跳。”一位阿姨说,这些流浪狗出处不明,每天在县前街小巷子里乱窜,很可能咬伤居民,再加上这一带老人与小孩较多,自我防护能力差,一旦被咬后果非常严重。

镜头三:出租车

4月15日傍晚,记者坐出租车回家,跟司机聊起养宠物的问题,没想到司机开始大倒苦水。

司机告诉记者,曾经有个乘客带宠物上车,开始觉得没什么就让他们上了车。“当时那个乘客是从温岭到大溪的,上车的时候主人抱着狗坐在副驾,谁知那狗上了车之后就冲着我一直叫,弄得我根本没办法专心开车。”无奈之下,司机只好请他们坐到了后座。虽然狗还是时不时地叫,但眼不见为净了。“可气的是,第二天我发现后座坐垫上多了几道抓痕,想找人说理都没地方找,只能自己吃哑巴亏。”

之后,记者也跟别的司机讨论过类似的问题,几个司机均表示,担心宠物留下异味或毛发,被乘客投诉车内环境卫生,都不太愿意搭载带宠物上车的乘客。

不过,乱象之外也有不少文明之举。走访中记者发现了不少社区、物业已在公园、小区设置了“宠物便便箱”及温馨提示,引导居民文明遛犬;有些养犬人士在家中装上隔音棉,以防犬吠扰人;还有的甘当“铲屎官”,在宠物便溺之后及时清理……

其实,规范养犬管理早已得到相关部门重视,记者从规范养犬管理专项整治办公室了解到,我市接种疫苗犬在册登记总数约为24万只,但未接种疫苗、未上牌犬类数量约有10万余只。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市已多次开展规范养犬管理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无证犬只、遛犬不拴绳、犬粪不清理、流浪犬无人问等乱象,并出台相关管理通告,明确了文明养犬应遵循的相关细则。近阶段,各镇(街道)狂犬病疫苗免疫点设立,计划于4月底完成全市无证犬只集中免疫上牌。流浪犬只收容所及收治专业队伍也于日前建成,流浪犬收治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工作人员还表示,整治力度还将持续加大,出门遛狗不拴牵引绳、不清理犬粪等行为,将面临处罚。“文明养犬,需要自律,也需要社会监管,市民如发现身边有不文明养犬行为,可以拨打110举报。”

市民声音 〉〉

保洁员李大姐:一周至少5天能在马路或草地旁看到狗屎,也只能硬着头皮清理了。

市民金先生:养狗就得负责任,出门拴上绳子,不带狗在公共场所大小便,这些都是一个主人的基本义务。

市民杨先生:有些狗主人还是不错的,我上次见公园里有个狗主人很耐心地蹲在地上把狗狗拉的屎一点一点清理干净,为这样的人点赞!

市民林先生:对不文明养狗的行为就应该严惩,我们现有的管理条例太粗了,还是以劝导为主的,对一些人根本没有用。

记者手记 〉〉

养宠讲文明,关键在主人

近年来,恶犬伤人、养犬纠纷时有发生,养犬管理已成为颇受关注的民生话题。狗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忠犬护主的故事也有很多,何以在当下反倒成了问题呢?狗的问题,其实源头上终究是人的问题。

小到污染环境,大到伤害他人,狗狗的种种过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宠物主人的社会道德和法律责任意识,是其没有文明养犬所致。爱狗人士视犬如子,家长养孩子尚需在让他吃饱穿暖、身心健康之外,承担教育培养的义务。养犬亦是如此,如帮助狗养成良好习惯,管理好其情绪,不影响他人,定期给狗注射疫苗和体检,出门遛狗套上束犬链,及时清理公共场所宠物排泄物……文明养犬,使大家都能接受养犬、认同养犬,营造一个人与宠物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

文明要倡导,规矩也要立。化解养犬带来的问题与矛盾,除了养犬人自律外,法治严惩也很重要。4月7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发现一只宠物狗随地大小便,当场向狗主人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罚款50元,并责令其清理狗的排泄物,这是我市开出的首张罚单,引得众多网友拍手称赞。虽然金额不大,但法律及时发出“应有之声音”,至少表明了态度,也能让“不文明养狗”者心生敬畏,逐步让“遛狗必拴绳”“便溺及时清”等观念像“喝酒不开车”一样深入人心,成为习惯。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卫生于健康是多么重要,不文明的养犬陋习,并非无足轻重,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更是对我们安全的护佑。希望养狗人士都能遵循文明养犬的承诺,自觉行动起来,握紧手中的束犬绳,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