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與他的《TESTING》:一邊本色,一邊創新

吳亦凡與他的《TESTING》:一邊本色,一邊創新

帶著一點優越感地講,在專輯正式上線 TME 平臺 ( QQ 音樂、酷狗、酷我 ) 之前一週,三石我已經聽過了吳亦凡《TESTING》這張 EP 的四首完整版歌曲 ( 當然 EP 上線後我依然有購買 5 張作為支持 ),我當時就跟凡凡工作室的朋友講:除了這樣大比例參與創作,吳亦凡這樣重用音樂技術,像是在以音樂實驗找尋“有緣人”的感覺。

預熱單曲《極光》大家已經聽過了,單曲封面的亮色系的視覺,再對比有點陰鬱但終歸走向光明的音樂情緒,非常有吳亦凡本色——也非常具有賽博朋克的聽感。

再到專輯開啟了預售階段後,預告的封面視覺徹底把《極光》流露出的賽博朋克感發揮到極致。

吳亦凡與他的《TESTING》:一邊本色,一邊創新

再到《TESTING》全專曝光,三首中文+一首英文歌,吳亦凡全程參與創作,這樣的創作比例,可不就是他的本色嗎?但吳亦凡的“創新”內容,同樣在這張 EP 中有所體現。

除了前面講到賽博朋克的“頹美”感被融在了音樂與視覺當中,吳亦凡在音樂上硬件上的標示性配置——Auto-tune 亦有在四首歌當中佔據了很大比例。這自然是我所講到他本色的一部分。

去年的單曲《大碗寬面》吳亦凡直面了被“黑”過的玩笑梗,這次《TESTING》全盤 Auto-tune 的使用,徹底直面了曾經被人質疑的技術梗,這樣一項技術,既是對聽者設備的考驗,也是對演唱者音準、樂感、節拍等方方面面的考驗。

EP 名為《TESTING》,那麼吳亦凡所要在四首歌當中呈現出的態度,一定遠超過一個純粹“歌手”身份所要達到的目的,更多是他作為一個唱作人,同步修煉演唱、磨礪創作、溝通製作、規劃藍圖等多重身份的音樂企圖。

所以從技術手段反射到音樂呈現上,Auto-tune 是吳亦凡的“本色”保留,蒸汽波風格的嘗試則是這次音樂上的創新表達,但又不同於這兩年音樂市場上已經在傳播的蒸汽波內容,鼓的重用比例強調了吳亦凡音樂 DNA 中依然存在的 Groove 感,並由此引出他依然 Urban 的音樂骨架——我是說在《時間海》這種歌當中凡凡的音樂嘗試,既不令你感到陌生,同時還令你聽到他在內容製作上的前進訴求,歌曲本身更是三石我在這張EP當中最為推薦的一首,浪漫的薩克斯音色穿梭其中,復古又先鋒,值得當做重中之重來欣賞。

吳亦凡與他的《TESTING》:一邊本色,一邊創新

《THROWBACK》反而是我自己初印象最喜歡的一首,這是我最熟悉的吳亦凡,有著冰冷合成器的“機械化”表達,同時有著溫暖情感向的輸出,關於懷舊、情感、自述的種種流向,最終在 Trap 化的編曲與節拍 Loop 中給人聽到了硬件編曲背後的軟內核。

當 Outkast 這個頗有歷史感的雙人男子組合名稱出現在《THROWBACK》的歌詞中,你就知道,凡凡之於 Hip-Hop 的喜愛是其來有自、深入骨髓的那種——就像說,我們自稱愛周杰倫不能講“入坑曲”是《告白氣球》而要講《反方向的鐘》、《完美主義》、《威廉古堡》才能看得出你資深——Outkast 就是能辨別吳亦凡資深 Hip-hop 音樂擁簇者身份的一個名字。

還有 ENDING 曲《PUPPET》,如同文案所言,吳亦凡在歌曲中加入了“激進”的唱腔,傳神演繹了一個 PUPPET ( 傀儡 ) 內心的憤怒和絕望。

《PUPPET》選擇以 Trap 曲風來呈現,絃樂音色、沉重的 808 鼓,幾倍速地呈現出了陰暗、詭異、冷酷、迷幻的氛圍,這種會把人的思緒循環吸引住的曲風,套以吳亦凡創作的文字與旋律,編曲音色、鼓點及律動之間相輔相成地鋪排成完整一曲,彷彿勾畫出一幕悲切而又殘酷的舞臺劇,一個不甘心被命運擺佈的 PUPPET,他渴望擺脫束縛,衝破牢籠的形象就此成立。

而從《PUPPET》再 Loop 回開頭曲《時間海》,前者壓抑、後者明亮的音樂色彩,你會聽出更明顯的情緒對比。

吳亦凡與他的《TESTING》:一邊本色,一邊創新

《TESTING》仍能聽得出吳亦凡超越歌手身份的創作人思路,甚至超越“創作人”的範疇,兼顧到技術創新與風格進階的層面上,在不只聽唱功、也看音樂創意的年代,吳亦凡每一張作品都站在了這個時代的音樂核心點上,一點一點引領著聽者有可能的審美進化。

重要的事情我再度強調:請備好品質高超的耳機或音響,來聽吳亦凡的《TESTING》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