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精準”唱響脫貧“協奏曲”

【專家點評】

廣西廣東山水相連,扶貧協作源遠流長。早在1996年,兩省區在北京形成的《兩廣負責同志座談紀要》拉開了東西扶貧協作的序幕。20多年過去,雙方扶貧協作不斷髮展。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粵桂扶貧協作力度更大,目標更明,措施更實。2016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廣西攜手廣東共同推進粵桂扶貧協作,不斷拓寬協作渠道,擴大協作領域,提升協作層次,在攜手奔小康的路上步伐更加堅定、步調更加一致,扶貧協作成果豐碩。

站位高,政策到位。廣西廣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要求、廣西所需、廣東所能”的要求,全力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各項工作。兩省區先後簽訂《“十三五”時期粵桂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粵桂扶貧協作工作的意見》《粵桂扶貧協作規劃(2016—2020年)》,簽署《2018年粵桂扶貧協作重點工作備忘錄》,制訂《粵桂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建立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制度,不斷完善扶貧協作機制,大力推動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交流支援等重點項目。

目標明,措施精準。粵桂雙方在深入分析雙方的優勢和條件的基礎上,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促進扶貧協作良性發展。藉助廣東的資金、技術、先進管理經驗等條件,發揮廣西勞務優勢、生態資源稟賦等優勢,雙方在扶貧協作中積極實踐、大膽探索,努力走出一條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扶貧協作模式。立足廣西的勞務優勢,藉助廣東製造業發達的條件,雙方積極推進就業扶貧協作;利用廣西生態資源稟賦和廣東資金、企業、客源優勢,雙方積極開展生態農業旅遊、健康養生扶貧協作;利用廣西的土地資源,藉助廣東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雙方開展種養業扶貧協作;藉助廣東的資金、人才優勢,雙方深入開展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面的扶貧協作。由於措施精準,銜接緊密,雙方的扶貧協作順利推進,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層次深,領域廣泛。粵桂扶貧協作呈現出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特點,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生態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等方面的協作全面推進,逐步深入。就業扶貧方面,從吸收廣西貧困地區勞動力去廣東務工,到在廣西貧困地區建設“扶貧車間”、扶貧產業園區,承接產業轉移,讓貧困戶在家鄉實現就業。產業扶貧方面,從合作發展特色產業,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米袋子”“菜籃子”“果園子”,探索“輸血+造血”的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等等。粵桂扶貧協作領域越來越寬、層次越來越深、步伐越來越穩。

力度大,效果明顯。按照“廣西所需、廣東所能”原則,粵桂雙方不斷完善扶貧協作機制,大力推動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交流支援等重點項目,強化攜手奔小康行動,不斷把粵桂扶貧協作工作推向前進。雙方致力於共同搭建社會參與平臺,培育多元社會扶貧主體,引導和鼓勵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愛心人士參與支持脫貧攻堅工作,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形成整體合力,推動粵桂扶貧協作結出累累碩果。

(作者:劉曉紅,系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