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監獄實驗》:人性本善,作惡是環境使然嗎?

1971年8月15日,星期日,美國加州。

明媚的陽光照耀著帕洛阿爾託市(Palo Alto),氣溫21℃,1英里外就是舉世聞名的斯坦福大學,依舊美好的一天。

帕洛阿爾託市教堂的大鐘正在敲響。許多正在禱告的年輕學生還沒有意識到,這些鐘聲正是為他們而敲響,他們的人生即將開始轉變,邁向無法預知的未來。

早上9點55分,一聲聲尖銳的警報聲打破了這個小鎮的安寧。12名年輕的大學生被警察逮捕,等待他們的將是一項變態的實驗。

這個實驗就是上世界心理學上最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並幾乎被後世所有心理學入門教材引用。

關於斯坦福監獄實驗

1971年,的心理學教授(Philip Zimbardo)在思考一個問題:驅使人類思考和行動的動力是什麼?是什麼讓一部分人變的正直善良,而另一部分人拋下禮規,犯下錯誤?是"內在原因"決定了人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還是"外在因素"對人的思考和行動的影響?什麼情境下,人會變為情境或群體行為的產物?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教授和他的同事們進行了一項心理學的實驗。

他們在斯坦福大學地下室搭建了一個模擬的監獄,模擬真實監獄環境。並且徵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體健康的志願者,志願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的報酬,這在當時是份高額的收入,但是必須完成14天的實驗。這些志願者被隨機分成兩部分,12個人充當"獄警"的角色,另外12個人充當"囚犯"的角色。

為了讓志願者能迅速進入囚犯和獄警的角色,實驗直接從抓人開始,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段戲碼。"囚犯"被"警車"押送到監獄後,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右腳戴腳鐐。抹殺每個人的名字,並給予一個編號,比如犯人461,犯人3401。對於充當"獄警"的志願者,他們也沒有進行相關的培訓,只是被告知可以做任何維持監獄秩序和法律的事情。

剛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選擇充當"囚犯",沒有一個人想當"獄警"。志願者原本天真的以為每天無所事事,找樂子,玩遊戲就可以輕鬆的拿到15美元/天的報酬。所以,他們並不想去做一個思考如何管理他人的"獄警"。

《斯坦福監獄實驗》:人性本善,作惡是環境使然嗎?

但很快,事情的發展就偏離了原本的設定。掌握了權利的"獄警"們很快入戲,原本年輕單純的大學生,在短短的幾天之後就變成了"野獸",開始折磨"囚犯":打掃廁所,做俯臥撐,做蛙跳,深更半夜叫出來點名,關禁閉,用滅火器噴射囚犯,毆打,不準上廁所,停水讓廁所的味道充滿整個監獄,強迫犯人侵犯其他的囚犯等等。

連作為實驗設計者的教授都開始把自己代入到"監獄長"的角色裡,他沒有阻止這一切,而只是記錄,觀察和分析。甚至是有2名犯人出現情緒崩潰時,他依然沒有終止實驗。直到第5天,教授當時的女友Christina Maslach目睹了獄警們羞辱和傷害犯人的行為,痛斥教授的種種作為對他人造成了傷害,實驗已經不受控制。教授才幡然醒悟。

於是,第二天也就是實驗的第6天,這個原本計劃2周的實驗就被迫關閉。

實驗終止後,教授對志願者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事後情況說明,然後對"犯人"和"獄警"全體進行了高強度的心理干預。並對當時的參與者進行了大量的回訪和調查,確保他們在此次事件過後沒有長期的消極影響。

對斯坦福監獄實驗的電影化改編——環境可以影響人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曝光引起了轟動,許多人稱其為史上最殘酷,最黑暗的心理實驗。

之後,「斯坦福監獄實驗(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被改編成了三部電影:2001年德國拍攝的「Das Experiment」,2010年美國翻拍的「死亡實驗」,以及2015年美國再次拍攝「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斯坦福監獄實驗》:人性本善,作惡是環境使然嗎?

在電影中,強者可以制定規則。當強者惡的方面融入進規則中,那規則帶來的就是血腥與暴力。人性中的善惡都帶有隱蔽性,當誘導條件不同時,表現的也各不相同。環境可以逐漸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刻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一個溫文爾雅的善良之人,在某些情境下會變成嗜血的惡魔。

先思考一個問題:你在《暴力摩托》或者《極品飛車》等遊戲裡面攻擊過無辜的路人或者NPC嗎?

我想大多數玩家應該都做過,哪怕在現實生活中連只雞都沒殺過。這些玩家或許只是手癢,或許是為了發洩情緒。

為什麼會攻擊無辜?因為我們知道這是遊戲,並不會真的死人,NPC只是一串代碼,不是真正的生命體。因為我們知道NPC是弱勢群體,他們不像BOSS,不會反擊。他們背後沒有玩家,不會復仇。因為這是遊戲,攻擊NPC不破壞遊戲規則,不會受到處罰和制裁。有人會說,這都是環境的影響,與人的本性無關。

假如現實中存在這樣一種環境:沒有法律約束,只有弱肉強食,如動物世界一般攻擊別人不需要負法律責任,購物無需付錢,那麼強勢的一方還會保持文明的理性嗎?

實驗也好,電影也好,它對人們的警示卻是值得關注的。環境可以影響人,但同時人也在影響著環境,當你意識到不合理的時候,人是可以做出選擇的。保持獨立的意識和思考,才是一個人最值得稱讚的地方。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2007年,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撰寫一本書,名為《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書中詳細敘述了斯坦福監獄試驗的前因後果及實驗數據,並結合從該實驗深度剖析複雜的人性,透徹解釋"情境力量"對左右人類行為的方式,這個力量遠超過我們所想,或者也得承認,它在許多情境中塑造我們的行為。在特定的情境下,情境力量遠勝於個人力量。

《斯坦福監獄實驗》:人性本善,作惡是環境使然嗎?

斯坦福實驗得到其中一個主要結論是:不論是細微或者明顯的情境因素,皆可支配個人的抵抗意志。我們將藉助社會科學的研究來詳述這一現象。我們看到廣大的受試者,能夠符合、遵從、服從,輕易的被誘惑去做在"情境力量場"之外無法想象的事

實驗中一系列心理動力運作過程,包括去個人化、服從權威、被動面對威脅、自我辯護與合理化,都是誘發好人為惡人的因素。"去人性化"是讓平凡人性情大變、變得冷漠無情、甚至肆無忌憚的犯罪的主要過程之一。這就好比白內障,它能遮蔽人的思考,並促使當事人覺得其他人豬狗不如,人為敵人就應該受到苦行者莫和殲滅。

人的記憶力可以使我們從既往的錯誤中學習,然後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然而記憶也會給人類帶來負面的影響,讓人類學會嫉妒、報復、習得無助感,以及反覆舔舐傷痕後所滋生的沮喪和消沉。人類接觸的創造天賦讓我們創造了偉大文學、喜劇,音樂,科學以及計算機和互聯網等等。可是同樣的創造力也可以反過來用來發明酷刑、偏執的意識形態和犯罪。我們所擁有的的任何特種,都包含了好與壞的對立面,正如愛——恨,善——惡,榮譽——傲慢等等二元對立。

人類對歸屬感的需求,來自於與他人建立連接、共同合作以及接受群體規範的慾望。當這種歸屬感過於強烈,它就會反過來變成過度順從,把自己歸入"圈內人",並對"圈外人"產生敵意。此外,人類對於自主性、控制的需求,以及朝著自我導向和計劃行動的種種核心力量,導致了掌握權力的人開始濫用權力,開始墮落。

在書中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依然相信人性本善。人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利用自身力量來挑戰情境與系統的力量。總有些個人得以抵抗,不屈服於誘惑。

"當我們擁有個人責任感,並且願意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任時,就會比較有能力對抗有害的社會影響力。"

為此,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總結了用來抵抗社會有害影響的十個建議:一、承認錯誤,二、開始警覺,三、負起責任,四、堅持自我獨特性,五、學會尊重公正的權威人士,六、希望被群體接受,但也不忘自我獨立性,七、對構架化信息維持警戒心,八、平衡自我時間觀,九、不要為了安全感的錯覺損害個人或他人的自由,十、反對不公正的系統。


參考文獻:

[1] 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2010

[2] 電影.[Das Experiment].德 2001

[3] 電影.[The Experiment].美. 2010

[4] 電影.[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美.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