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選市長,還是選市場?

市場?

創建於2019年06月26日

導讀,背靠27億用戶的Facebook正在籌備攜手跨國公司一起發行貨幣,這會倒逼中國市場做出選擇。我們怎麼辦?中國怎麼辦?這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

——智能化的2種路徑

1、市長主導,銀行推動

56億金股分配,14億人拿走14億金股(25%),國企拿走14億金股(25%),商業銀行分掉28億金股(50%)。

1金股價值1萬AIC。1金股每天產1AIC,自動入賬。

1AIC起點價值2度電,隨後相對電力和創新項目提供的產品每年升值10%。

會帶來的結果:

第一,56億金股每天產生56億資金,每天孵化N個創新項目,雲錢包列出的12個創新方向輕鬆落地。其他創新項目如雨後春筍般落地。

第二,創新項目主要分佈在四川、山東、河北、江蘇、重慶、湖北、湖南、陝西、山西等地區,人才、技術因此流向這些地區,而不是扎堆北上廣深。經濟會變得十分均衡,因為消費者決定基礎的方向。

第三,數據、AI技術打破地域、企業、行業限制,每個地區可以自由的共享,創新因此加速。創新項目落地,開始大規模分提貨權,全國各地居民開始投資本地的智能學院,智能學院基礎課程來自全國名校,高級課程來自本地一線工程師的講解。知識和技術的藩籬被剷除,創新因此提速。

第四,創新因為與每個人的利益密切相關,所以每個人開始研究新技術、新工藝,從而甄選更好的創新項目和創新團隊。熱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開始成為一種真正的自願和自覺。

第五,其他國家開始模仿中國,開始新一輪改革。

第六,由於起點國企和銀行持股比例過高,隨著智能化的提升,新矛盾會再次出現,因為大眾佔未來(智能化)的比重是25%,而智能化拿走大眾工作機會卻接近90%。

2、市場推動,大家自組織,分股到戶,全民持股。

56億金股全部通過市場分配給14億中國人。

完成分股到戶,依然是1金股等於1萬AIC以上,AIC自動入賬。

AIC的價值依然綁定創新項目的產品,每年相對產品升值10%。

會帶來的結果:

第一,從創新的角度,帶來的結果是相同的。

第二,從分配的角度,全民會100%掌控創新項目,享受所有創新項目大部分的利潤,而不是25%。未來也不會看商業銀行的臉色。

第三,從全球化的角度,全民自發完成的,符合美國市場邏輯,符合美國人的邏輯。這種對美國人、西方人天然熟悉與友好的方式,會自然被西方人選擇,中國人會很自然的主導完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美國人將擺脫華爾街和美聯儲的奴役,同理,其他市場的公眾。

第四,全民自組織的過程中,各地形成創新單元,分管智能學院、大數據中心和各類智能項目。全民的意願會直接通過自己的組織獲得充分的表達和尊重。

第五,因為全民完全掌控創新,獲得的提貨權更多,消費更充沛,所以創新獲得的訂單更多,創新發生的速度更快。

第六,銀行和國企會被推到公共網絡的一部分(雲庫房)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控股主幹網。這樣既能解決兩者問題,又不會使未來的主導權落到兩者手中。

3、對比

顯然,選市場,公眾現在和未來獲取的權力更多,社會會越來越公平與合理。

選市場,普通地區和普通人參與的門檻會更低,會帶來智力更平等的結果,智力更平等會促進大家學習知識和技術的主動性,進而促進創新力的釋放。

因此,兩個路徑,前者看似更快,但後期阻力會越來越高;而後者看似更慢,但後期幾乎就沒有阻力,創新力會獲得充分的釋放。

290:選市長,還是選市場?


——身處教室和社會,我們做出選擇截然相反

把這兩個途徑放在課堂討論,100%的中國人會選擇市場。

選擇有利於自己、社會和創新的分配方案,我們表現的非常理性與客觀。

但如果把這兩個途徑放在社會討論,99%的中國人會選擇市長。

我們會優先選擇不利於自己的次優解,我們表現的並不理性和客觀。

為什麼同一事物,我們在課堂和社會會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

這是值得每個中國人的思考的,因為它關乎中華民族現在和未來的創造力。

也關乎中華民族在全球市場中的位置與地位。

它更關乎每個人的孩子未來的思考方式與創新力。

只有我們在課堂和社會做出的選擇具有一致性,

我們的智力才能轉化為我們的創新力!

只有我們在課堂和社會做出的選擇具有一致性,

我們的教育投入才能真正轉化為未來的家庭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