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格瓦拉遭网红公司疯抢,到底是谁病得不轻?

窃格瓦拉遭网红公司疯抢,到底是谁病得不轻?


提到四月份的热门人物,当然得有网红“周某人”的名字。


周某人是谁?


他是广西南宁人,曾因偷窃罪先后四次入狱。


在2012年第一次判刑时,有记者采访他“为什么不去打工而选择行窃?”周某齐回答“打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也不可能”“看守所里比家里的感觉好多了!在家一个人多无聊啊,没朋友,更没有女朋友,在看守所里人个个都是个人才!”等言论让他意外成了“网红”。


网友们称他为“窃格瓦拉”,还将他的头像做成各种鬼畜视频和表情包。


口吐金句,全网疯传其表情包,原本被人们渐渐淡忘的他,近日又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窃格瓦拉遭网红公司疯抢,到底是谁病得不轻?


今年三十六岁的周某人,于4月18日正式出狱。消息传出后,网友们开始重新关注这位“污点网红”。


1


有关注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生意,没想到周某人刚一出狱,故事就往荒诞的方向发展:


周某齐的家人称,他出狱当天还没到家,就有30多家网红公司在他家附近等着跟他签约,出价高达200万、300万元。


窃格瓦拉遭网红公司疯抢,到底是谁病得不轻?

窃格瓦拉遭网红公司疯抢,到底是谁病得不轻?

窃格瓦拉遭网红公司疯抢,到底是谁病得不轻?

窃格瓦拉遭网红公司疯抢,到底是谁病得不轻?


就在4月20号晚间,又有一条消息在网上炸开了:


周某齐的哥哥周某景发布视频称,将通过官方唯一平台攀辉影视,发布弟弟周某齐的所有视频,这意味着周某齐已经正式签约网络公司,年薪高达1500万(后被哥哥辟谣未经弟弟同意)。


窃格瓦拉遭网红公司疯抢,到底是谁病得不轻?


网红经纪公司,不惜开出天价来挖这位一无是处的偷车贼,显然是看中其流量带来的巨大收益,这种做法实在让人难以苟同。


曾经的周某是一个视监狱为家,扬言这辈子都不准备打工的人,在众人看来这些本就离经叛道的观念,当下却被越来越多的人口口相传,甚至还出现了一批追随者,直言他只是说出了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能够做出来更是体现其的标新立异。


那些网红公司,就是看中了他自带的娱乐属性,想要趁着风头正盛的时候,赚个盆满钵满,他们一心只看重收益,丝毫不考虑所传达的社会影响。


我们回归周某本身,他入狱的原因是盗窃罪,他所传达的思想,也是混吃等死的负面情绪。


如果他真的成为了签约网红,那不妨思考一下,他的卖点在哪里?


是教网友偷电瓶车,还是教导更多的人工作无用论?


倘若他甘心做一个平凡人,普普通通如你我一样,那又会有谁来看他的直播呢,没有收益最后凉凉,穷途末路再重走老路吗?


网红公司的这种行为,不仅是在毁掉周某的一辈子,更是带坏更多思想尚未成型的青少年。


如果你的孩子未来问你:为什么你踏实工作一辈子,还不如一个偷车贼赚得多?


请问你怎么回答?是跟他说赚钱没用,品德最重要?还是跟他说网红是卖艺的,不如你的正经工作更高贵?


先不说能不能说服孩子,先问问自己,你能说服你自己吗?


2


我们当然希望有案底的人,能够重新回归社会,但绝对不该是以这种方式。


我一直很赞成将人和物划分三六九等的观点,十块钱就可以吃一餐饭,一千块同样只能对付一顿,但是它们所蕴含的内容,远远不同。


因为有了更好的东西、有了不同的价位的选择,所以才更能体现努力的重要性。


如今这个社会,国家的福利摆在那里,游手好闲似乎也饿不死,三万不够花、三千也能活,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但是真要靠不务正业,靠坑蒙拐骗过上想要的安稳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


他入狱的时候,还没有所谓的网红经纪,恐怕他也不清楚抖音是干什么用的,更不知道自己在网上有多红,那些流量会被怎样变现。


相信接下来的日子,把他拿下的网红公司,应该会给他进行一次“深入培训”,确保这次投资能够稳赚不亏。


最新的报道,是周某人出狱之后坦言,对曾经做过的事感到很后悔,现在的想法是回家看看父母,找一个平凡的岗位,把自己失去的时间弥补回来。


我们都不是目击者,无法评估这段话的真实性,但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不应该是否定他,而是尽可能的选择相信。


过去犯了错,不代表未来做什么都有罪。


这次“出狱即出道”,他将以怎样的人设在网友面前露面,极其重要。


如果他依旧传达那些消极负面、坑蒙拐骗的观念,甚至大谈“电瓶往事”,对不去,我鼓励全网封杀;


但如果他决定痛改前非,把自己极其失败的前半生,当做一个对世人的警示,并以正面形象让网友监督,成为一个“改邪归正”的网络符号,也未尝不可。


但唯一的问题是:第二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人会去关注他?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年小偷,还剩下多少看点?


至少在这件事上,于你我而言皆为看客,未来的剧本还得等他自己来演。

3


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社会闹剧,但是是否有人在思考这背后的社会现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公司,挤破脑袋和他签约?


答案是当下的“娱乐至死”现状,大众就“好这口儿”。


流量时代、金钱社会,伴随的是畸形的价值观。


从早年的凤姐,到去年的温婉,再到如今的“窃格瓦拉”,他们的爆红,除了自身的出格行为外,更重要的是网友们的迷之狂欢。


鲁迅先生在我看来是个奇人,因为不管过去多少年,他的话仍旧适用于当下的社会现状。


他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而我看到的青年,大多是在趴在键盘上、躲在手机后边,沉迷在奶头乐里不能自拔。


从前些天的“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到近两天的“黑人抬棺”,再到当下的“此处安全没有周某人”...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丢失了文化,混淆了价值,更迷失了方向。


似乎一切事物,都不再有对错,一切都在退化,只剩流量在狂欢。


这个社会病了,它还病得不轻,可惜我这里也没有解药。


窃格瓦拉遭网红公司疯抢,到底是谁病得不轻?


文 | 毒哥&连理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