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有地板價不再下調,為什麼?

4月15日24時,今年第7次油價調整窗口再次打開。不過,國際原油價格近期仍未超過40美元/桶這一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控的“地板價”,所以國內成品油價格不會調整。

1

為什麼要設置“地板價”?

國家發改委在2016年公佈“天花板價”和“地板價”時曾進行過解釋

“我國既是石油進口和消費大國,也是石油生產大國,油價過高或過低都會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油價過高,會加大用油行業和消費者負擔,影響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油價過低,短期看可降低石油進口和供應成本,但由於我國石油資源稟賦差、生產成本高,長期看會導致國內原油產能萎縮,削弱我國石油自給能力,使我國已達60%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快速並大幅上升,不利於保障能源安全。另外,過低的油價不利於資源節約使用和治理空氣汙染,也不利於能源結構調整和新能源發展。”

2

為什麼不同國家地區油價不同?

根據4月6日數據,世界上164個國家和地區的平均汽油價格為每升6.70元人民幣。中國香港的油價在164個國家和地區中最高,平均汽油價格為每升15.28元;中國內地的汽油價格相對較低,排在第100位,平均汽油價格為每升5.91元。


國內油價有地板價不再下調,為什麼?


業內人士分析說,所有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以同樣的價格購買石油,但最終成品油價格有差異,主要是因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汽油稅收和補貼不同,汽油稅收和補貼體現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宏觀調控及能源政策導向。


國內油價有地板價不再下調,為什麼?


歐洲國家

油價普遍較高,這是因為歐盟國家主張節約能源,鼓勵清潔能源,所以對成品油施以重稅,稅收佔比高達50%以上。其中,荷蘭的燃油稅最高,佔到油價的60%。

日韓國家

日本和韓國的原油幾乎完全依賴進口,政府為了節約資源引導消費,也對成品油實行高稅政策。

美國

在所有國家和地區中,美國屬於不產油但油價較低的國家。根據全球汽油價格網數據,汽油平均價格為每升4.32元。這是因為美國將低能源價格視作促進工業發展的基礎,所以一直實行低油稅政策。


國內油價有地板價不再下調,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