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歷史上每一次的朝代滅亡時,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便此起彼伏,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清朝末年,也不另外,最為著名的便是從廣西金田走出的太平天國運動,這場歷時十多年的起義,從西南邊陲開始,一路向北殺來,進入湖南、湖北一路上連戰連捷,勢力不斷壯大,隨後順江東進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於天京,大有一舉推翻清朝的趨勢。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然而,隨著權力的到手,沒過多久卻一落千丈,太平天國開始出現內亂,再加上領導人腐朽,最後推向了太平天國的滅亡,隨著太平天國天京淪陷,絕大多數的實權天國領導,除了戰死陣亡之外,無論其是不是選擇投降,殘暴的清朝對他們毫不留情,大都一律處死,洪大全、林鳳祥、李開芳、劉瑲琳、陳朝旺、陳玉成、張樂行、黃子隆、陳坤書、李秀成、藍成春、洪仁、侯玉田、李世賢、胡永祥、譚體元、賴文光、石達開、還有在蘇州投降李鴻章的八王……等等,高級將領幾乎無人善終。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當然,也有極個別漏網之魚,即使是在太平天國全部覆滅之後,他突然能順利逃出,而且是安享晚年,最後活到九十多歲,壽終正寢,安葬於家鄉青山綠水的山林之中,這個人便是洪秀全的小舅子,官至夏官副丞相、東殿尚書等職務的賴漢英,人稱是皇親國戚的“賴國舅”。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賴漢英,廣東花縣炭步賴屋村(今炭步鎮民主村)人。他出生於農民家庭,頗通文史,兼知醫理,且擅長武藝,村中不少人拜他為師,他有兄妹三人,老大賴惜英(女),即洪秀全之妻,賴漢英是老二,第三是賴定英。賴家出身貧苦,靠“租田耕種”為生。姐弟從小在家參加勞動、放牛、拾豬屎,所以當地人至今仍有“賴屋出王娘,國舅拾豬屎”的傳說。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洪秀全發動剛剛發動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害怕敵人的株連被滅九族,大都是全家人都參加,因此,賴漢英一開始就與堂弟賴文鴻、賴文光一塊,參加1851年的金田起義,由於他善醫術,且擅長武藝,他初任內醫,加上有一層洪秀全小舅子的關係,不久之後就擢升“夏官副丞相”。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後,賴漢英與胡以晃一塊,率軍溯江西征,勢如破竹,當年,賴漢英率兵五萬,從安慶啟程,水陸並進,殺奔嶽州來,很快將嶽州團團圍住。據守嶽州的是湘軍著名將領曾國荃,跟他兄長一樣,也是自幼讀兵書,文韜武略不同凡響。太平軍強攻數日,無奈嶽州城牆高大堅固,曾國荃的湘軍頑強無比,太平軍損兵折將,失敗而歸。最後,賴漢英挖地道,將地道口挖到了曾國荃日夜鎮守的天王廟山頂,一舉奪回嶽州城,大戰嶽州城,痛殲湘軍主力。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賴漢英領數萬西征軍,帶了殿右八指揮林啟容、殿右十二指揮白暉懷這兩員猛將,戰船千餘艘,浩浩蕩蕩,直取江西,攻打南昌。這個時候的太平可謂是順風順水,廣得人心,一路上民眾踴躍支持,賴漢英到達南康府(今江西星子縣)時,民眾把知縣、知府等清朝官員捆起來送給太平軍,太平軍立刻安撫民眾,懲辦昔日的貪官惡霸,開倉分糧。賴漢英不敢耽誤,兩天之後就領軍奔赴南昌城下。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但是,南昌守城之將是湘軍鼻祖時任湖北按察使的江忠源,被咸豐皇帝任命為江南大營幫辦軍務,走馬上任之時路過九江,聞聽南昌被圍,便上疏朝廷,請求先援江西,並率一千三百楚勇奔赴南昌。江西巡撫張芾將王命旗牌授予江忠源,讓他指揮所有戰事。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這江忠源是湘軍最早發起者,是清軍的一員文武雙全的驍將,其人有謀略,手段兇狠,當年太平天國剛剛走進湖南的時候,江忠源參與打了二仗,就把南王馮雲山、北王蕭朝貴打死,一仗是蓑衣渡之戰,他堵塞河道,猛攻太平軍,結果使南王陣亡,另一仗是協守長沙,用炮炸死北王。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當時,賴漢英領兵攻南昌城這支太平軍的勁敵,他先是採取圍困之計,一方面在北蘭寺一帶連營數里,掘濠起塹,據其戰地,又分遣遊軍,沿鄱陽湖西南昌、新建兩縣所轄二、三十里境內巡邏,日出夜歸,斷南昌城接濟,使該城孤立無援。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誰知圍困幾個月後,對江忠源發起總攻,先用地雷轟陷得勝門城牆六丈餘,整個南昌城頓時巨石掀空,塵土四塞,煙塵滾滾,毒煙內迷,太平軍揚旗攀堞登城,正要殺向敵人的時候,太平軍的正面迎風吹來煙塵,站不住腳,睜不開眼的太平軍大敗,江忠源立刻親自帶兵乘勢反攻,敵軍駐營城外的又分路出救,只好撤了下來,總攻失敗,清軍一聲士氣大增,在城牆耀武揚威。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賴漢英攻打南昌失敗後,回到天京被革去軍職,被楊秀清召回天京革職,入刪書衙,即做文化工作。後來,揚州被清軍圍困,糧食殆盡,賴漢英奉命救援,他率眾誓死血戰,大破三叉河清營,揚州圍解,守城太平軍安全撤出,又擔任“東殿尚書”。東殿尚書雖然是沒有兵權,但他畢竟是國舅爺,即使在後來的“楊韋內訌”天京事變中,專橫霸道野心十足楊秀清被殺害,但賴漢英還是倖免於難。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隨後,在太平天國天京失陷滅亡時,賴漢英知大勢已去,便偷偷溜走並隱居了起來,輾轉往香港,住九龍城,後被清兵包圍住處,四周設有“毒線”,有一次被抓時跳樓逃脫,但右腳中毒潰爛,久治未愈,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回鄉,光緒三十四年壽終正寢,成為唯一逃脫享年90多歲的太平天國高幹。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在今天的廣州花都炭步鎮民主水庫左側,當地人土名叫金鉤環山崗上,有一座綠樹掩映下的高碑大墓,形狀像一把交椅,用片石結砌,墳高1.4米、墳面縱深2.2米,碑高0.75米、寬0.35米,中間一行字上書“太平天國夏官副丞相諱漢英賴公之墓”。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據當地村民介紹,此係賴漢英與妻湯氏合葬墓,1991年重修,在旁邊的樹立的一塊牌匾我們知道,此墓已經被當地列入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天國結局最好的皇親國戚,享年90多歲壽終正寢,安葬老家山林

同時,在洪秀全的故居里,有一尊兩個少年認真聆聽一位老者述說的雕像,講解員說,這名講述的老頭,便是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站著的少年,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孫中山,他正在向年輕一代講述太平天國的悲壯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