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滿軒尼詩》我在你的日子裡找自己的影子

醫生:六十三歲的人了,不能不定期檢查。

阿來:她…六十三歲了?

醫生:她真的是你媽?

阿來:可是她…她從來不肯透露她的年齡…

醫生:那你多大了?

阿來:我?我…四十一歲。

醫生:你也四十一了,她能不老嗎?

《月滿軒尼詩》我在你的日子裡找自己的影子

這段滑稽的臺詞來自電影《月滿軒尼詩》裡,阿來的母親高血壓住院時,阿來和醫生的對話。

當時,這段對話惹得整個電影院的人鬨堂大笑。

不太明白為何軒尼詩大道總是在電影裡被導演津津樂道,估計發生在這條街上的故事太多了吧。

《月滿軒尼詩》我在你的日子裡找自己的影子

難得在這次香港 電影展,看到了八年前的好電影,看到了電影裡耍寶的張學友,看到了青澀的湯唯,還看到了映後交流會中的老頑童導演岸西。

在我看來,拋開電影裡愛情的成分,它更像是一部講述一個年過四十中年小孩子的生活的電影,而張學友就演出了市儈裡眾生相,每個人都彷彿在電影阿來的角色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映後交流會上,導演岸西說:人都是有弱點的,有那麼多導演在拍完美的大英雄,我希望拍的是平凡真實的人。

其實很多骨子裡不屑商業氣息的導演都在這樣做,只不過從編劇出家的岸西老師,對待電影裡的角色顯得更加含蓄而剋制。

《月滿軒尼詩》我在你的日子裡找自己的影子

我在2102年的時候看了這部影片,當時寫了這樣一句評價:故事非常簡單平淡,不知道導演想要表達什麼。

而六年之後重新看一遍,才明白原來電影裡所傳達的情感,足夠細膩而飽滿。都說電影看的是一種心情,能在《月滿軒尼詩》裡找到一些人物情感的共鳴,那就它就足夠是一部好電影。

可能不瞭解這部電影的人,第一次看,影片中粗糲的膠片畫面和濃厚的粵語,會讓人覺得這是一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老電影。和同一年上映的《歲月神偷》不同,從岸西老師口中得知,當時以悲情故事為背景的《歲月神偷》獲得了高額的票房,而《月滿》則落得慘淡收場。所以說,世事難料,即使有因《色戒》紅透半邊天的湯唯,也依然沒辦法挽回《月滿》在商業上的頹勢。

即使《歲月神偷》口碑甚好,但其實細細回味起來, 《月滿》中所展現的平淡如水的生活,卻顯得更加歷久彌香。

《月滿軒尼詩》我在你的日子裡找自己的影子

《月滿軒尼詩》用市井小人物的生活瑣事,交替著香港的街頭、天橋、樓宇和人群車流,去表現一個香港底層百姓的生活和愛情。

阿來四十歲了,相親多次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他貪睡,懶惰,愛看小說,愛幻想,在自家的店裡上班,也偷閒。他會不記得母親已經60多歲了,甚至因為睡覺起不來而見不上父親一眼。在電影裡他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一樣,他說:其實我就想這樣無憂無慮地過一輩子。

其實我們不能去評判導演所塑造的這個軟弱男性形象的用意所在,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活在三四十歲的人,有太多不記得父母到底多少年紀了。

我也不記得我爸媽的年紀多大,我奶奶的年紀多大,只是想起來的時候翻一下記事本才能想起來。而生日就跟別說了,估計是從小就不在他們身邊長大的緣故,很少能夠有機會一家人過一次生日。

《月滿軒尼詩》我在你的日子裡找自己的影子

電影裡的阿來就是這樣一個把日子過得“沒心沒肺”的人,而這樣一個沒心沒肺的人卻將整個社會人群的縮影展現得淋漓盡致:大齡未婚、事業平庸、懶惰軟弱,骨子裡卻有著幻想和追求。

同樣的,一個是阿來的前女友:離婚、事業有成、金錢、忙碌;一個是相親對象愛蓮:單純、倔強、幻想愛情、文藝;一個是愛蓮的前男友:暴力浮躁、憤世嫉俗、一事無成。還有阿來的媽媽和她老相好的金婚等等。

就像導演岸西自己所說的:希望每一個觀眾都可以從電影裡找到自己的影子。

《月滿軒尼詩》我在你的日子裡找自己的影子

有些電影不是它不好看,而是你選錯了看它的時機。《月滿軒尼詩》可能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吧,將習以為常的故事和人物分享給觀影者,而且這樣的電影歷久彌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