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這種藥要70萬,國外只要41美金?這究竟是為什麼?

這個文章標題其實有點問題:國內70萬不假;但是所謂“國外41美元”,其實只有澳大利亞是這麼便宜。文中也提到了,從德國買入的藥,比國內更貴,最終落地價約82萬港幣,摺合人民幣約74萬。

首先,這藥並不是國內賣得貴,而是澳大利亞賣得便宜。

為什麼文章要拿澳大利亞舉例,因為目前只有澳大利亞在2018把“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納入了醫保體系——藥品福利計劃(PBS)中。

所以,在澳大利亞,患者之所以可以用如此低廉的價格拿到特效藥,並不是藥真的賣得便宜,而是因為澳洲政府負擔了絕大部分藥價。

在其他主流發達國家,諸如美國、英國、德國等等,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都不在醫療保障範圍內,都是超級貴的。

其次,這種針對罕見病症的特效藥,註定價格必然會十分昂貴。

很多老鐵不理解:研發藥品,不就是為了治病救人,現在把藥賣出天價,使絕大多數患者都無力承受,那所謂的“醫者仁心”在哪裡呢?

很遺憾,從經濟學角度出發,註定了這種針對罕見病症的特效藥,必然會特別昂貴。

1、因為是罕見病症,所以樣本小,可參考的資料也少,藥品的研發試驗都需要特別針對性的定製,導致藥品本身的成本就要遠高於普通藥物。

2、因為藥品是針對罕見病症,患者數量稀少,對藥品的需求量就會遠低於普通常見藥;這又決定了藥品的銷量不會太高。

那麼,大家想想,一樣商品,別管是藥還是什麼其他別的,如果它成本極高而銷量又極低,那麼它該如何操作才能衝抵成本,使得研究所的運營得以繼續維持呢?

只有一條路,就是高昂的定價。

第三,我國雖然沒有將“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納入醫保,但也為降低患者負擔作出了重大努力。

在國內,有專門針對這種脊髓性肌肉萎縮患者的援助項目。在該援助項目下

*在治療階段,患者可以享受買一針贈三針的優惠;

*在維持階段,患者可以享受買一針贈一針的優惠。

通過這種買贈的形式,國內患者在治療階段支付的實際價格約為每針17.5萬,雖然聽著還是很貴。但患者的負擔其實已經遠遠低於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主流發達國家了。

綜上

類似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這種針對罕見病症的特效藥,價格昂貴才是常態。

因為如果價格再低了,這種藥物研發勢必入不敷出;研發不無法繼續,那麼之後就更不會再有人會針對其他罕見病症做特效藥研發了。

到那時候,患者就算拿著再多錢,也無處買藥了。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一聽藥品貴就開始義憤填膺,相信市場,相信經濟學。有時候貴反而是一種雙贏。

另外也希望媒體發文的時候,不要總想著用標題吸引眼球,實事求是,客觀分析問題,才能得到更多讀者的認可和關注。

國內這種藥要70萬,國外只要41美金?這究竟是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