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晶呼籲的教育公平越來越遠 最強摧毀者並不是政策或教育工作者

苟晶實名舉報的,不只是邱姓班主任,而是其背後在山東、在全國各地,藐視法律法規,破壞教育公平的徇私舞弊團伙。

苟晶無懼死亡威脅,堅持要真相,堅持要讓頂替不再發生,讓其他孩子不再重複她的遭遇。

苟晶呼籲的教育公平越來越遠 最強摧毀者並不是政策或教育工作者

兩次被頂替上大學的苟晶

然而,導致教育不公平的,除了教育政策、教育系統執行人員,更嚴重、更可怕的是家長的意識和教育方法。

因為教育政策,不斷有專家研究、糾錯,群眾監督、提意見,所以會不斷調整、進步。

因為教育系統執行人員,有相關規定約束,有輿論的監督,所以即便有頂替苟晶這樣的不法行為,但是我們還是相信大部分的老師、教育工作者是合法合規的。

但是,家長的意識和教育方法,是屬於私人行為,不能用任何法律、法規進行干涉;而在一些特定地區,家長已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很難改變。

這,才是教育公平的最大阻礙。

農村小孩的快樂教育

我最近接觸最多的兩個小孩,一個六年級,每天回來第一件事是玩遊戲,然後快速把作業寫完,繼續玩遊戲,直至睡覺;最近期末考試,也是如此。作業如此之少,也是刷新了我對農村教育的新認知。

同時,不會幫家裡做家務,不會去下田、下地做事,也不會去學任何的才藝,也不看書。

苟晶呼籲的教育公平越來越遠 最強摧毀者並不是政策或教育工作者

一個幼兒園,5歲,現在連1數到10都不太順;我嘗試鼓勵他數,他數到3就放棄了。每天跟6年級孩子一樣,差不多5點到家,一直玩到睡覺。老師佈置的作業,偶爾會在外婆的監督下完成;但是非常不情願,所以外婆在輔導的時候,基本是替他完成的。

他倆每天看起來非常開心,玩著自己想玩的東西。這是不是就是很多人呼籲的“快樂學習”呢?

苟晶呼籲的教育公平越來越遠 最強摧毀者並不是政策或教育工作者

我喜歡他們的快樂。然而,坦白說,我非常替這兩個孩子的未來擔心。

以他們的家庭條件,成年之後的生活,父母給不了太大的幫助,完全只能靠他們自己。而他們,農村的耕田鋤地不會,城裡的人情世故、一技之長也沒有,學歷也因縣裡的教育質量比不過城裡而落人之後。

壓力比山大比海還深的城市小孩

我在廣州做兒童影視和教育這幾年,接觸的孩子,家庭條件都算是中產及以上。父母非常重視孩子教育,幫孩子挑選好的學校、好的班級;也會根據孩子的特長,選擇相應的學校。比如,擅長體育的,就進有體育特招的學校;擅長唱歌跳舞表演的,就進有藝術特招的學校。孩子的學校成績也都很不錯,基本都在前10%以內。

苟晶呼籲的教育公平越來越遠 最強摧毀者並不是政策或教育工作者

更可怕的是,這些孩子並不是高分低能。他們除了學習刻苦,做事也很認真、能吃苦。就以我們拍戲來說,夏天最熱的天氣,成年人都叫苦連天,他們穿著厚厚的戲服,即便不舒服,也都會堅持。因為他們記著父母教的道理:答應了的事,就要做到最好;不能因為你一個人,影響了整個團隊的進度。

在與人溝通的人情禮儀方面,他們更主動地與陌生人交流和相處,他們更懂禮節,更會討人開心。

苟晶呼籲的教育公平越來越遠 最強摧毀者並不是政策或教育工作者

當然,這些孩子是非常辛苦的。每週所有時間安排滿:學校學習、校外輔導班、才藝/體育學習、才藝/體育表演或比賽等等。

家長絕不會給孩子太多空閒時間,讓他們玩遊戲、看電視。

誰破壞了教育公平?

農村孩子的教育,更像美國普通公立學校的平民教育,老師質素相對差一些,對學生要求也是“佛系”;一切看孩子的天分和自我監督。作業少,老師少改一些;與家長聯繫少,少了聯絡的繁瑣,更少了家長的埋怨。

城市孩子的教育,更像美國私立學校的精英教育,老師素質高一大截,對學生也各種要求,作業很多,家長聯繫緊密。當然,遇到不想管孩子的家長,老師也會在多次嘗試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國家盡力推動教育的公平,卻因為城鄉老師和家長的差異,讓教育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不公平。

苟晶呼籲的教育公平越來越遠 最強摧毀者並不是政策或教育工作者

很多農村家長最愛說的:我們農村人沒文化,什麼都不懂,信息閉塞,事情多,真的無能為力,真的是別無他法。

城市家長的文化,也是靠學校和校外不停學習學來的,信息是靠勤奮找出來的,繁忙的工作中抽出的時間,無能為力也盡全力創造能力,別無它法也要想出辦法。

苟晶呼籲的教育公平越來越遠 最強摧毀者並不是政策或教育工作者

我的一個演員的家長,小升初,從5年級就開始收集廣州各個學校的招生條件、要求、特招生需要的材料、考試時間等等;初升高,從初一就已經在開始對比各個學校,不斷根據女兒成績變化調整方案策略。當年小升初,她給女兒做的個人簡歷的PPT,非常精彩、仔細、詳盡,而且是根絕不同學校做了不同的側重點。

苟晶呼籲的教育公平越來越遠 最強摧毀者並不是政策或教育工作者

而很多農村孩子的家長在幹嗎?以我的一個親戚而言,在廣州工作的時候,一有空就上陌陌、網上打牌、玩遊戲。每天工作9小時都覺得累到不行,稍微加班就各種抱怨,沒時間跟孩子視頻了云云。

苟晶呼籲的教育公平越來越遠 最強摧毀者並不是政策或教育工作者

很多家長,給孩子提要求的時候,義正言辭、耀武揚威、無所不能的樣子,覺得都是孩子的錯,孩子努力不夠;到了讓他們為孩子多規劃未來的時候,擺出一副可憐兮兮的無能為力的樣子,或者就是一副看破紅塵和人生的樣子,來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反正就是

不願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不願意去扶孩子一把。

有句俗言,又想要牛產奶,又不給牛吃草;說的就是這麼一些家長。

教育者的窘境

這樣的家長,叫得醒嗎?叫不醒的,打都未必打得醒。

我剛入行的時候,還會對這樣的家長循循善誘;現在已經視而不見了。

我現在唯一會做的,就是會找機會跟孩子溝通,給他講講外面的世界,講講他需要:

  1. 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2. 找到和培養自己的特長
  3. 用自己的特長,讓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苟晶呼籲的教育公平越來越遠 最強摧毀者並不是政策或教育工作者

然而,實際上,能聽懂這個道理的孩子,年齡已經比較大了,已經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根本不是我一席話就能讓他完全改變的;他的原生家庭,無時無刻不在把他拉回原來生活的怪圈。

這也是我最近迴歸農村的一個原因。我想做的教育,最需要的人,卻是最不在意的人。


大家覺得,我是否應該去做這些家長和孩子的思想工作?還是尊重他們對人生的規劃,或者說任由他們接受沒有安排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