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的由來有什麼典故?

北京天壇的由來有什麼典故?


北京天壇的由來有什麼典故?


“天壇”現稱“天壇公園”。位於北京市的東南部,即故宮正南偏東的城南,正陽門外東側。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築群,是國內眾多祭祀建築中的珍品。“天壇”集中華民族古代哲學、歷史、數學、力學、美學、生態學於一體,有著頗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更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天壇”不僅是我國古代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

天壇是明朝永樂年間修建的,是皇帝祈谷祭天的地方,開始叫天地壇。永樂皇帝是怎麼想起建天地壇的呢?傳說永樂皇帝進京時,治了山治了水,就是忘了治治老天爺。定都北京後,年景一年不如一年。老天爺就是不肯下雨,大地幹 得裂開了口子,種子撒在地裡,只有烤熟的份,哪出得了芽啊!莊稼顆粒無收,老百姓急得直罵老天爺。


北京天壇的由來有什麼典故?


永樂皇帝看到各地報來 的鬧饑荒的奏摺,心裡別提多彆扭了。說來也巧,這天皇上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在地上跑著,他邊 跑邊看,這大地怎麼是白茫茫的一片啊?!再仔細一看,他嚇了 一跳,原來這大地乾的呀,都泛出了白毛。頓時,他覺得渾身發燙口發乾,想找水喝,可這幹 |涸的大地哪有水啊?他雙手向上,仰望蒼天,大聲喊著老 丨天爺,下場雨吧!”話音剛 落,“轟隆隆”一個霹靂,從|電光中閃出一個大漢,渾身通紅通紅的。

他張開大嘴叫:“娘 娘求雨,方可降雨!”說完, 大漢沒了蹤影。等皇上醒來, 才發現一場夢。他想,這興許是天賜良!言!於是,傳下聖旨:“娘娘求雨三日,天不降雨,不準回宮。”可是到哪求雨好呢?群臣議論開了,有的說:“就在宮裡找個 清靜的地方,搭個臺子,意思意思得了。

北京天壇的由來有什麼典故?


”有的說:“那可不行,求 雨得心誠,這大明江山的興衰,就在娘娘身上了。”這時,一位白 發蒼蒼的老臣,捋了一下白鬍子說:“《左傳》上記載:天子當陽, 左,陽道;右,陰道,依老臣之見,這臺子必搭在國門外的南面, 南為陽;正陽門外右道的左邊,左為上。

”聽了這老臣的話,皇上 覺得有理,便說:“依卿之言,娘娘求雨即在南郊國門之左。”這下可忙壞了風水先生,他們選西選東,最後選中了現在天 壇的南邊,環丘臺那塊地方。當時那裡有個小黃土山,遠遠看去, 那小山像塊金疙瘩,土硬邦邦的,瓷實極了。風水先生說,全城 就數這塊地通天氣。


北京天壇的由來有什麼典故?


這一天可熱鬧了,就在這小土包上搭上了臺子,接著,就見 鳳輦把娘娘接來了。再說這娘娘,終年被鎖在宮中,哪有機會出宮啊,今天這事 雖說是個苦差事,倒也可落個出宮看新鮮!這會,她人在拜臺上, 可眼卻東瞧西看,心不在求雨上,你看她還挺開心的!就這樣,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天黑了下來,娘娘的玩興已過, 肚子也“咕咕”叫了。

她想回宮,可天就是不下雨,她想起了皇 上“天不降雨,不準回宮”的話,聖旨不能違呀,娘娘只好咽咽 唾沫沒敢動彈。到了第三天,娘娘再也熬不住了,玩的心也沒了,只想著: 老天爺,行行好,下場雨吧!救救我吧,我快累死了,餓死了, 可說了一遍又一遍,這老天爺就是不下雨。

北京天壇的由來有什麼典故?


到了晚上,皇上也急 了,這樣下去,也不是事啊?便親自來到了拜臺。娘娘看見皇上 從遠處而來,這委屈的眼淚便“刷刷”地流了出來,只聽“轟隆” 一聲,天裂開了大縫,一場大雨降了下來,大家這個高興勁兒就 別提了。後來,皇上想:看來這求雨還管事,可總不能年年讓娘 娘這樣辛苦吧,他認為這塊“金疙瘩”黃土山接天氣,於是就降 旨,就在娘娘求雨的地方建一座祭壇,皇家年年來祭天、祈谷, 求上天保佑五穀豐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