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雪烹茶,古人竟将冬天过得这么浪漫有情趣

煮雪烹茶,古人竟将冬天过得这么浪漫有情趣

我喜欢下雪,也问过身边的许多人,上到老人下至孩童,都同样喜欢下雪。特别是,第二天一早,一开门,雪竟拥进堂屋,银装素裹的美景让人抑制不住的兴奋,这一刻欢喜和快乐快不分老少。一年之中,倘若是有下过一场大雪,便觉冬天索然无味,更觉得没什么年味。

俗话讲“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冬天更是四顾茫然,人鸟俱绝。而把壶言欢,闲话暖阳,偷得浮生半日闲,应该是冬日里最享受的事了。要说懂生活会生活,很早之前,古人就把这雪天雅事做尽了。不禁让人惊叹,旧时之人竟将时日过得如此精致。

煮雪烹茶,古人竟将冬天过得这么浪漫有情趣

那么,你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冬天的吗?今天就带你了解一下古人浪漫过冬的方式。

古人多喜欢用雪煮茶。雪洁白,代表了文人的洁身自好;茶清淡,像极了谦谦君子之风。雪与茶结合,一听就让人感觉到超凡脱俗。古人用雪烹茶很有讲究,花瓣之上的雪,或者是未落地之雪,用来煮茶,最为美妙。清代震钧就曾说过:“雪水味清,然有土气,以洁瓮储之,经年始可饮。”

煮雪烹茶

煮雪烹茶,古人竟将冬天过得这么浪漫有情趣

《红楼梦》中,妙玉招待黛玉、宝钗的体己茶就是雪水煮出来的。黛玉问她:“这也是雨水煮出来的?”妙玉冷笑道“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煮雪烹茶,这符合妙玉的高洁心性。

听雪敲竹

煮雪烹茶,古人竟将冬天过得这么浪漫有情趣

晚明文人高濂的《山窗听雪敲竹》里说,“ 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忽尔逥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毡增冷。暗想金屋人欢,玉笙声,恐此非尔欢。”然而此等风味,我辈只怕是无福消受了。

雪中访友

煮雪烹茶,古人竟将冬天过得这么浪漫有情趣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徽之雪夜起兴,驾舟访戴逵,天亮到了戴家门口,又因兴尽而返回。发生在雪夜的友情,也是如此的雅致、率真和不染尘埃。

湖中看雪

煮雪烹茶,古人竟将冬天过得这么浪漫有情趣

张岱《湖心亭看雪》中说“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水苍苍,大雪茫茫,人世间的烦恼与忧愁似乎都不入此间。再遇一志同道合之人,浅酌几杯,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踏雪寻梅

煮雪烹茶,古人竟将冬天过得这么浪漫有情趣

有雪怎可无梅?《红楼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一就是关于雪天赏梅的了。“(宝玉)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卢梅坡的诗里也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它们出现在这数九寒冬里,似乎自带一种清冷态度。天然一种断然的清绝与令人不敢逼视的风雅,可谓是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冬日访友

煮雪烹茶,古人竟将冬天过得这么浪漫有情趣

一说到雪天友聚,很容易就联想到白居易的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三五好友,围炉而坐,暖上一壶好酒,好不惬意。

说起雪夜访友,《世说新语·任诞》中有一则故事很有趣。说某个大雪之夜,王子猷醒了之后就一直失眠,正在喝酒吟诗赏雪之时,突然想起了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好友戴安道。于是不顾天黑路远,连夜乘舟前往,在雪中赶了一夜,来到好友家门前,却连门都没敲就直接掉头回去了。趁兴而来,兴尽而归,如此境界,非文艺青年可是永远不懂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