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精神,做自作主張的大英雄

收拾精神,做自作主張的大英雄

復旦大學教授王德峰老師講課

世界的哲學沒有統一,西方一支,印度一支(已經衰落了),中國一支。比起西方的知識哲學,中國的哲學是人生哲學,強調反觀自我,注重道德修養。

一、征服世界易 征服自己難

孔子有言:“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何為不仁者?即沒有安頓好內心的人。人心有兩個層次,一是有限的層次,即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這個時候,解決外部世界的麻煩往往較為容易;二是無限的層面,超越了現實,超越了外部因素,關乎自己的內裡的探究。而這個層次的心最是難安頓。然而凡是都有限度,我們沒有辦法在有限的生命力安頓無限的心。於是西方哲學開始尋找宗教,有罪的靈魂需要拯救,需要天國來安頓;中國的哲學開始尋找出世。現實生活中,物質的不滿足導致了精神上的不安定,這是整個社會的病態。中國的哲學傳統,尤其是儒家告訴我們,應該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比如說,開店鋪,要童叟無欺,醫院就應該救死扶傷,生命至上,民辦學校也應有教無類。不以什麼為目的和手段,“無所為而為”,而不是“有所為而為”,爭取超出個人利益得失去想事情。

二、各家的精神

道家講出世,是無為而無不為,反對過多的人為,王老師舉了個很有意思的例子,人加為,不就是“偽”了嗎,偽就是造作,造作則生禍亂。儒家後來講天人合一,人類生活幸福在天,而煩惱憂愁則是自找的。列子說,生非貴之所以能存,身非愛之所以能厚。不愛不貴,無為處之,還是要把人為的東西剔除。

而佛家講“無心而為”。人生在世,不可能不做事情,要先出世再入世。我們都帶著各的業力來到世上,因為各自的業力不同,而做事情的結果不同。而我們做事情就是為了消業,艱難也不要抱怨。不要關心結果,“除心不除事”,這是關鍵。

王老師還講了一句話“學而問之,用師傳道;學而習之,同門參之;學而行之,標杆學習;學而用之,知行合一”。

三、儒家心學的發端

春秋戰國時期,戰亂不斷,人身無家;百家爭鳴,心靈無家。雖然有各種盟誓,各種約定,各種道德規範,然而不濟於是。孟子就開始思考了:他提出了人性本善之說,人心有善端——仁義禮智分別對應惻隱、善惡、辭讓、是非之心。這四性人皆有之。往後發展,這裡面就包含著心是社會基礎的意味,孟子強調以德服人,既不同於莊子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不關注道德責任;也不同於秦始皇以力服人。後來王陽明講,我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把心養得向天一樣大。兩者是有繼承的。

四、禪宗、佛教中的心學

宗教是修行的法門,指點我們修行的道路。般bō若rě法門是最高的智慧,般若智就是領會虛無的智慧。而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從心而來。智慧和德性是同類的,有大智慧的人就是有大悲憫的人。然而佛家也講究宿慧。悟不可以言說,慧根好的人不用折騰也能領悟。當我們的生命情感不斷昇華,悲喜交加,因為生煩惱生智慧。最終之悟,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禪宗有十六個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要打破對文字的執著,即使一個不識字的人也可能很有慧根,一個高學歷的人未必就有智慧。佛性本無南北,心如菩提樹,身如明鏡臺。

而心本應該是給出的。可擁抱眾生的煩惱,而不困於方隅之煩擾。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本無生滅,本不動搖,本自具足,能生萬法。無論怎樣的生活處境,都不會撼動他。萬事萬物的真實面目只向佛法。陸王心學講宇宙真心,宇宙之事即分內之事,分內之事即宇宙之事。

五、結語

陽明講,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要正,意要誠,修身養性,而後齊家平天下。

我們應該收拾精神,做自作主張的大英雄。

人心如日方中,萬物都向他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