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商业案例」优衣库和他的创始人,如何在服装市场逆势上扬?

马云说:他最佩服两个人,一位是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一位是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先生。


「每周商业案例」优衣库和他的创始人,如何在服装市场逆势上扬?


而年轻时候的柳井正先生却是混吃等死的废青,他在十几岁时,不爱工作,不爱读书,只爱混吃贪耍。

而现在的他却创造了服装界奇迹,几十年前在他在大学时代,还是一标准的“颓废”青年,信奉不工作主义。

那时的柳井非常喜欢去电影院、电玩厅,认为怎么混日子,又不用工作才好,并把这种状态信奉为人生最好的标准状态。

就连当时在日本校园兴起的反日美安保协定运动,也未能感染到他,他利用这段时间去环游了世界。

从美国到欧洲,从印度到阿拉伯半,柳井正全世界周游以后,看到世界上大多数人,不分国籍、民族,大家每天都在忙着工作,忙着生活,会为五斗米奔波。这时候柳井正想,自己也需要工作了。

因为曾经荒废了学业,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的柳井正,并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最后迫于生计,不得不到父亲的小服装店帮忙。

他不喜欢这份工作,并且经常向父亲抱怨,而事实证明,他确实是没有天分。在他经营的时候,这家仅有六名员工的小服装店,半年之内走掉5人。


「每周商业案例」优衣库和他的创始人,如何在服装市场逆势上扬?


柳井正是怎么转变,开始认真工作,富有野心的呢?

柳井正在自己的书中也提到:“当时我觉得爸爸只会骂我,但现在想起来,那可能是在激励我。”从小他父亲就要他“当第一名,什么第一都可以”,这个观念对他日后拓展事业有很大的影响。也因此1999年他父亲去世时,柳井正在丧礼上泪流满面地对着遗照说:“爸爸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竞争对手”。

几十年后,柳井正将优衣库发扬光大,一度成为首富,他将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一胜九败》,书里写“创业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资质。我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创业,关键是要走出第一步。你也许会经历很多次失败,但是不要气馁。失败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能锻炼出真正的经营者来。”


「每周商业案例」优衣库和他的创始人,如何在服装市场逆势上扬?


优衣库的光辉战绩是:90年代,优衣库在日本站稳脚跟之后,逐步向海外扩张,最终,成为了全球第四大大众服饰品牌,创造了服装快销界的商业奇迹。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经历过步步惊心,优衣库也不也例外,从发展到成熟,总结起来是四个阶段:

1963-1997年是起步期:创新仓储卖场式销售方式快速成起步期。

1998-2001年是成长期:高性价比产品+品牌连锁实现快速增长的成长期。

2002-2003年是调整期:快速调整经营策略,加快产品革新稳定调整期。

2004以后是成熟期:完成从本土品牌到全球品牌的蜕变。


「每周商业案例」优衣库和他的创始人,如何在服装市场逆势上扬?


柳井正步步为营,在而后的自传型书籍《一胜九败》曝露了自己的经营经验,很多都是他的经营优衣库一路的经历,倒是值得我们学习。

优衣库的第一家店,过于火爆,他们为早上排队的人提供早饭,将顾客看着朋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直到现在那家店都火爆异常。

日本的大多数优衣库店家是开在城市的近郊的,因为在日本,有许多年轻人喜欢一次性购买齐衣服,那么开在近郊,可以减少房租,增加店面面积,让驱车而来的顾客一次性购买齐全。

很多销售都是有地域性的,优衣库先在日本的关西地区火爆,而后关东也是如此开店,但是关东的顾客想法不一样,他们喜欢质量好,价格高的产品。在一开始优衣库开店开始,关东的顾客只以为这是关西来的廉价店,丝毫不感冒。所以入乡随俗,到别处开店的时候,要知道那里顾客的爱好。

国内和国外的情况也不是一样的,优衣库率先在伦敦地区开店,高薪聘请了英国的管理者,结果英国的管理方式等级森严,不符合优衣库打成一片的本土管理模式,因此举步维艰。最后优衣库壮士断腕,开除了整个伦敦管理层,从日本派出日本这边的管理人员。而以后优衣库要在海外开店,一律启用日本管理者排遣过去。

柳井正在纽约开设服装设计工作室,期望让设计者观察纽约最流行的东西,带领日本的设计风格,但是得到的结果不是很好。因为观念不同,尤其是东亚与欧美的审美观是不同的。

柳井正在优衣库系统内也是之行优胜劣汰的观念,开得好的店能存活下去,不能盈利的店就关门。


「每周商业案例」优衣库和他的创始人,如何在服装市场逆势上扬?


就因为这些经验教训,优衣库一路开挂,当优衣库一路开挂的时候,佐丹奴却陷入了关店潮,2017年营收仅剩下43.8亿元,不到优衣库的1/20。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何真维斯,佐丹奴们纷纷关闭店铺,优衣库可以逆势强升。

我们遇到商业问题,总喜欢去竞争对手那里观望,可是竞争对手却死盯顾客,就像是,班级50个人,你喜欢一个女生,而这时班上有另外10个男生也喜欢这个女生,你该做的不是打败这10个男生,而应该死盯这一个女生的心思,因为哪怕打败了其他10个男生,这个女生完全有可能喜欢隔壁班的,这时刘润老师讲的一个故事。

其实,《一胜九败》这本柳井正写的书里,就是死盯顾客,反而没有去过多的考量对手。


(参考了部分网络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