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藝界追憶導演吳貽弓:上海電影的一座豐碑

《巴山夜雨》《城南舊事》《闕里人家》……作為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貽弓一生導演的作品不多,卻影響力巨大。

9月14日,吳貽弓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享年80歲。吳貽弓曾擔任中國影協和上海市文聯主席,10月25日, “心繫電影 德藝雙馨——吳貽弓導演藝術與文化精神紀念座談會”在上海市文聯舉行,與會嘉賓從不同角度,分享了和這位電影人相處的時光,回顧他一生的藝術成就。

上海文藝界追憶導演吳貽弓:上海電影的一座豐碑

座談會現場

詩意的電影美學風格在當時獨闢蹊徑

吳貽弓的電影,有其獨特的美學風格。在1980年代,他就以細緻入微的風物、綿長的意蘊、悠悠瀰漫開的情感營造出無形又有形的意象氛圍。其藝術風格在當時國內主流電影中顯得獨闢蹊徑。

“吳老師是一名個性鮮明的藝術家,如同一道清流在時代的洪流中留有自己清晰的印記。“上海市文聯主席、著名演員奚美娟回顧了吳貽弓的三部代表作《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和《闕里人家》。

奚美娟記得,在1980年,中國電影事業還處在“撥亂反正”階段,揭露“傷痕”的社會悲劇成為時代主流。然而吳貽弓獨闢蹊徑導演了《巴山夜雨》,在山河美、人性美、抒情美的電影敘事中,描寫出黑暗時代的一線光明,讓人在惆悵中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和生活的暖意。

上海文藝界追憶導演吳貽弓:上海電影的一座豐碑

《巴山夜雨》海報

1980年代,文學創作越來越強調思想的深刻性和內容的尖銳性,甚至成為一個時代的影評標準。吳貽弓又一次別開生面地奉獻出懷舊電影《城南舊事》。“這部電影跨越海峽兩岸,把作家林海音的懷舊之作搬上銀幕,通過呈現老北京的日常生活細節,推出了‘文化電影’的新視野。”

1990年代,電影開始走向市場,出現了多元發展的探索格局。1992年的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上,奚美娟憑電影《蔣築英》獲最佳女主角獎,那一年上海獲獎的電影是吳貽弓導演的《闕里人家》,在那一次頒獎會上,奚美娟第一次近距離與吳貽弓分享了藝術創作的榮譽和喜悅。

“《闕里人家》直面當下社會生活,描寫了市場經濟發展與古老中華文化傳統之間的衝突,影片題材是重大的、尖銳的,但一如既往地寄託了‘淡淡哀愁’的敘事風格,顯現了文化電影所達到的高標水平。”奚美娟評價。

“吳貽弓導演想與理想親近,與生活親近,他具有這樣的天性。這讓我想起舒婷早期的詩歌《童話詩人》有這樣一句詩,‘你相信了你編寫的童話,自己就成了童話中幽藍的花’。” 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任仲倫認為,吳貽弓的電影總是有一種純粹,總是喜歡過濾太多的黑暗,去尋找生活的暖色。《巴山夜雨》雖然是描寫“文革”的苦難,卻沒有戲劇般的劍拔弩張,而是溫潤的人性復甦和化解。

“吳貽弓等第四代導演,是有童話情懷的一代。”任仲倫總結,“他們與前輩的電影表達出強烈的政治激情有區別,與後來者頑強的表達自己的藝術傾向也有不同。”

法國電影美學家馬賽爾·馬爾丹《電影語言》曾說:“電影語言含有各種言外之意,又有各種思想延伸,因此我們更應該將電影語言同詩的語言相比。”

復旦大學教授汪湧豪認為,吳貽弓的電影是真正做到了這一點的,較之於故事的生動與情節的新奇,他更重視人物情感的詩意演繹和溫情浪漫的氛圍營造,“《城南舊事》有意調用‘藝術上的重複’,包括讓《驪歌》音樂不斷唱響,伴著井臺打水、學生放學等鏡頭的多次出現,同時長鏡頭特別多,空鏡頭的運用特別成熟,都很完滿地實現了導演‘要留出時間讓觀眾去想”的初衷’。”

上海文藝界追憶導演吳貽弓:上海電影的一座豐碑

吳貽弓

以“工匠精神”熱愛和雕琢電影

在對電影藝術的追求之外,與吳貽弓有過交往的人,亦都深深折服於他的人品。

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陳東曾與吳貽弓在文聯共事,她說,吳貽弓親切、平和,沒有架子,文聯同事們不論官職大小都親切地稱呼他“老吳”。

在陳東印象裡,吳貽弓有一股不論幹什麼都要成功的勁頭,“他拍電影,就獲得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他當導演,就成為第一個可以‘走出去’為中國國產電影爭光的導演;他當主席,就可以把活動搞得很好。有事找到他,只要他有時間,只要他身體吃得消,他一定去‘站臺’,他不是為某個人‘站臺’,他是為文聯‘站臺’。他要幹什麼就能成什麼,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永遠值得我們緬懷。“

上海影協原副主席,上影集團原副總裁汪天雲對吳貽弓在電影教育上親力親為的開創性貢獻印象深刻。汪天雲在上師大期間請吳貽弓去上師大擔任碩士生導師。

“當時還不像現在這樣熱烈地學習電影,我們根本不知道這能不能培養出研究生,這個專業能不能成為一個大專業。”讓汪天雲沒想到的是,吳貽弓欣然同意,在上師大招了第一屆研究生,認真備課、講學。

“今天我們紀念吳貽弓的方方面面,他對電影教育的貢獻我們也是不能忘懷的。當時他幫助我們年輕人走上電影的道路,教育我們的年輕人從事電影產業、電影文化、電影事業,我覺得吳貽弓永遠是我們的老師。”汪天雲說。

上海文藝界追憶導演吳貽弓:上海電影的一座豐碑

《城南舊事》海報

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江海洋跟隨吳貽弓導演拍攝了《城南舊事》《姐姐》《流亡大學》,完成了從場記、助理導演,到副導演的過程。

他回憶,自己和吳貽弓學到的終身受用的第一課是:熱愛電影。在江海洋印象裡,吳貽弓是一個絕少發脾氣的導演,他師從吳貽弓拍攝了三部電影,僅僅看到他發過一次火,是因為一根馬車韁繩。《城南舊事》拍攝中,吳貽弓特意囑託道具組準備考究的韁繩,因為是富人家的馬車,但現場準備的是一幅麻繩。吳貽弓氣得摔了茶杯,顫抖著說:“可以怠慢我,你們不可以怠慢電影。”

而江海洋見到吳貽弓沮喪,是因為他“升官”了,被任命為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得知這個消息,吳貽弓沒有絲毫開心,而是抽著煙,沮喪地說,“這件事終於來了。”比起職務的上升,他更願意擔任一個導演,一直在他熱愛的電影第一線。

“他曾經對我說‘真不知道為什麼,我是那麼的喜歡電影。’”江海洋感慨,“ 一個人一生最幸運的事,莫過於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初心。因為喜歡,所以百折不撓,矢志不渝;因為喜歡所以虔誠敬畏,初心不改。”

上海市文廣局原藝術總監吳孝明則用“工匠精神”形容吳貽弓對電影的熱愛,他說:“吳貽弓導演是上海電影的一座豐碑,幾十年來,他就做了一件事——電影,而且把這件事做得那麼好,這就是一種工匠精神,是我們當下要弘揚和學習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