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承惠和於海,兩位既同姓又同是山東煙臺人都是宗師級高手專業戶

關於於承惠和於海兩位前輩,他們實在有太多共同點了。他們不但都姓於,都是山東煙臺人,在影視作品中都是宗師級高手的專業戶,而且年齡相仿,都是從武術學校走出來,都擔任過省級武術隊教練,都出道和成名於人生首部作品—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很多網友都曾懷疑他們是否親兄弟,其實並不是,只是諸多巧合罷了。

於承惠和於海,兩位既同姓又同是山東煙臺人都是宗師級高手專業戶

首先介紹一下於海大師。他於1942年7月18日出生於山東省煙臺市,著名的武術家、演員。今年他已經是78歲高齡。於海12歲時便投身七星螳螂拳大師林景山先生門下學習正宗的螳螂拳。14歲便因為武藝超群而被山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招收,成為國家正式的武術運動員。同年多次代表山東武術隊獲得劍術、棍術、螳螂拳冠軍及全能冠軍。

於承惠和於海,兩位既同姓又同是山東煙臺人都是宗師級高手專業戶

對於全國很多老觀眾來說,認識他大多是因為1982年他出演由張鑫炎導演執導的電影《少林寺》,在片中他飾演的是李連杰的師父曇宗大師。而對於小編這個80後來說,認識他卻是因為多年前其代言的一個武術學校的廣告,小編最記得他的那句經典臺詞“要練武,不怕苦。”曾多次任中國武術代表團教練和隊長的他其實並非專業演員。對於為武術事業拼搏,活躍在武術教育第一線的他來說發揚中華武術之教育事業才是他的“正職”。

於承惠和於海,兩位既同姓又同是山東煙臺人都是宗師級高手專業戶

一身正氣,頗具武林宗師風範,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被譽為"武學字典"的他是擔演正派高手的不二人選。從1982年《少林寺》以來,飾演的經典角色無數,除了他的成名角色曇宗大師以外,無論是《太極宗師》中的楊昱乾師父太極拳高手陳正英、還是《功夫小子闖情關》中的試兒子武功時被兒子抽了一鞭的楊崇武或是《太極張三丰》中的大師伯、《新少林寺》中的方丈等等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戲裡戲外都是高手的他單單從形象上就足以秒殺馬保國之流了。

於承惠和於海,兩位既同姓又同是山東煙臺人都是宗師級高手專業戶


接著聊一下於承惠前輩。於承惠(1939年8月16日——2015年7月4日),出生于山東煙臺蓬萊,比於海年長3歲。他早期出身于山東省體育學院武術隊,在他24歲時參加華東地區武術比賽,以一套颯沓如流星的“醉劍”而獲得冠軍。不久後,因為在訓練中腿部受傷,離開武術隊進入山東某造紙機械廠工作。1979年,寧夏武術隊邀請於承惠擔任武術教練,從此,開始在武術界嶄露頭角。

於承惠和於海,兩位既同姓又同是山東煙臺人都是宗師級高手專業戶

同樣在1982年的電影《少林寺》中,他飾演反派“王仁則”而成名,該片也是成為於承惠走向影壇的開始 ;同年在山東電視臺攝製的電視連續劇《武松》裡擔任武打設計和主要演員。在他的幾十年從影生涯中,和於海大師一樣從來飾演的角色都是武林高手。不同的是,他的角色中不但有正派,還有有反派,演技高超的他正邪角色都駕馭得十分出色。風清揚、黃河大俠、葉問、張三丰、紫陽道長、梅念笙等等在劇中幾乎最能打的角色他都演過遍。

於承惠和於海,兩位既同姓又同是山東煙臺人都是宗師級高手專業戶

武術冠軍—機械廠工人—到武館教練—到武打明星—到劍術大師等等,於承惠一生可謂多姿多彩。他的一生從武術表演到武術影視,從武術影視到武術文化,一切皆源自武術。作為傑出的武術家,於承惠老師尤以劍術為最精,是以“武魂”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學長者,他能在影視中全方位地展現其武學精髓及哲學思想。令觀眾最為惋惜的是北京時間2015年7月4日20時40分,於承惠與世長辭,享年76歲,永遠的離開了大家。

於承惠和於海,兩位既同姓又同是山東煙臺人都是宗師級高手專業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