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3大都市圈,其中1個GDP超2.3萬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最近兩年,都市圈和城市群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重要推動力量,被國家一再提及;而區域協調發展則是推動城市和都市圈發展的重要手段,從這去年到今年國家分別出臺《區域協調發展指導書》和《都市圈發展指導書》可以看出,國家對於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建設,是非常重視的。根據我國最近規劃,全國將建設34個都市圈,而中部六省則有6個都市圈,即武漢都市圈、長沙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鄭州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和太原都市圈。而中部這6個都市圈,其中最大的3個都市圈無疑是武漢城市圈、鄭州都市圈和長沙都市圈,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3大都市圈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看看未來誰會發展的更好?


中部3大都市圈,其中1個GDP超2.3萬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中部3大都市圈,其中1個GDP超2.3萬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首先我們來看看武漢都市圈。根據武漢的最新規劃,武漢都市圈比武漢城市圈要略小一些,主要包括武漢、黃石、黃岡、鄂州、孝感、咸寧和仙桃7個城市;而距離較遠的潛江和天門則出局了(都市圈一般以1小時通勤圈為半徑,即60至80公里之間)。武漢都市圈7個城市,總面積約53433平方公里,約佔湖北省總面積的28.74%;18年常住人口約2996.57萬,佔湖北全省常住人口的50.64%;18年武漢都市圈的地區生產總值為23548億元,佔湖北省GDP的59.86%。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武漢都市圈的人口密度明顯高於湖北省的平均水平,以28.74%的面積,創造出59.86%的GDP,對於湖北經濟貢獻度是非常大的!


中部3大都市圈,其中1個GDP超2.3萬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中部3大都市圈,其中1個GDP超2.3萬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位於湖南省的長沙都市圈。我們知道,2007年和武漢城市圈一起被國家批覆為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的還有湖南的長株潭城市群;而新的長沙都市圈其範圍,依舊是長沙、株洲和湘潭3個城市。可能有些人會說換湯不換藥,但是長株潭都市圈規劃出臺後,它的一體化進程必將加快,區域協調能力將得到提升!長沙都市圈總面積約28086平方公里,約等於湖南省的13.26%,只有武漢都市圈的52.56%;18年常住人口1507.05萬,約等於湖南的21.84%,只有武漢都市圈的一半人口;18年長沙都市圈GDP15795億元,約等於湖南省的43..36%。由此可見,長沙都市圈經濟發展的還是不錯的,以1/8的面積、1/5的人口,創造了湖南43.36%的GDP!


中部3大都市圈,其中1個GDP超2.3萬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中部3大都市圈,其中1個GDP超2.3萬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下面再看看河南的鄭州都市圈。鄭州都市圈和武漢都市圈有點相似,也是處於原來的大中原城市群的核心,不過相比中原城市群30個城市的規模來比,範圍弱小了不少;鄭州都市圈由鄭州、開封、許昌、新鄉和焦作5個地級城市組成,總面積約30988平方公里,為河南省面積的18.55。18年鄭州都市圈常住人口約2847萬,佔河南省的29.64%;18年鄭州都市圈GDP為19872億元,約佔河南省GDP的41.35%。從數據來看,雖然鄭州都市圈的面積不足河南省的1/5,但是GDP卻超過了河南省的40,經濟發展水平比全省要高出不少,在整個中原城市群來說,絕對是起著主導作用的城市群核心圈!


中部3大都市圈,其中1個GDP超2.3萬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中部3大都市圈,其中1個GDP超2.3萬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最後我們來綜合看看中部3大都市圈哪個未來會更有發展潛力?武漢都市圈、鄭州城市圈和長沙都市圈,作為中部地區最大的3個都市圈,在未來城市群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必將起到主導和輻射引領作用,那麼這3個都市圈的發展潛力到底如何呢?3個都市圈中,武漢都市圈的體量明顯是最大的,長沙都市圈體量最小;所以整體力量長沙處於弱勢。而人均GDP方面,長沙則是最高的,武漢次之,鄭州最低,這說明長沙都市圈城市與城市之間發展的比較均衡!而地均GDP方面,鄭州最高,達到0.64億/平方公里;其次是長沙都市圈,武漢都市圈最低,說明鄭州都市圈和長沙都市圈的城市分佈密度更高,更有利於一體化發展;這從年初發改委的34個都市圈一體化程度報中長沙都市圈和鄭州都市圈的一體化程度比武漢都市圈高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中部3大都市圈,其中1個GDP超2.3萬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中部3大都市圈,其中1個GDP超2.3萬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因此綜合來看,長沙都市圈城市密度大,區域發展比較均衡,一體化程度比較高,而且綜合實力高於其他兩個城市,未來發展潛力比較大;鄭州都市圈除了城市密度大,一體化程度高外,還佔據著人口優勢,後發力量也不錯;武漢都市圈綜合實力偏弱,區域發展不均衡,但是創新能力強於其他兩個圈,且在爭取國家政策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而這一點恰好是長沙都市圈的短板,另外武漢都市圈的區域協調影響能力也要強於長沙都市圈!科技創新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區域產業分工和協調能力則是都市圈發展的重要倚仗,而武漢都市圈可以說兩者兼備;因此中部地區三大都市圈未來發展的潛力是武漢都市圈→鄭州都市圈→長沙都市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