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這一鄉鎮的幹部有福了,租金1元一平方米住上安置房

站在業已建好的週轉房前,肇慶市廣寧縣排沙鎮的幹部陳穎聰對自己未來的鄉鎮生活充滿了憧憬。再過幾日,他將告別一直居住的破舊不堪、甚至漏水的宿舍,搬進寬敞明亮的樓房。從舊宿舍搬到新宿舍,距離雖不到30米,陳穎聰卻感覺自己在排沙鎮有了“家”。

廣東這一鄉鎮的幹部有福了,租金1元一平方米住上安置房

站在業已建好的週轉房內,這兩位幹部幢景著美好的生活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落實“三農”工作幹部隊伍關愛激勵政策。為穩定鄉鎮幹部隊伍,肇慶市於2017年啟動建設鄉鎮幹部週轉房2511套,並要求2018年底全部建成。目前,部分週轉房已分配入住,鄉鎮幹部真正實現了“有得住、住得好、能安家”。

漏風漏雨 幹部宿舍危房多

排沙鎮距離廣寧縣城33公里,共有60多名鄉鎮幹部,其中半數以上非本鎮人,四分之一干部是非廣寧縣籍人,今年30歲的陳穎聰便是其中之一。他家在肇慶市端州區,他2017年到排沙鎮工作。由於是外地幹部,加之當地要求鄉鎮幹部一週至少在鎮上住3晚,不能“走讀”,陳穎聰只有週末和節假日才會回端州。對他和其他外地幹部而言,排沙鎮其實就是自己另一個“家”。

“牆壁上長滿了青苔和其他綠色植物,像植物園一樣。”陳穎聰如是描述自己剛住進排沙鎮宿舍的情景。不得已,他自己買了石灰,重新粉刷了一遍宿舍,“這才像個住人的地方”。日前,南方農村報記者走進陳穎聰的住處:三層頂樓,兩室一廳,房屋陰暗潮溼,屋頂有幾處滲水的痕跡;外牆牆體多處剝落、發黑發黴,有一處甚至長滿了蕨類植物,綠油油的。陳穎聰同事住的隔壁房間更為糟糕,室內多處牆體剝落,泥土散落一地,廚房一處牆面塗層搖搖欲墜。

宿舍陳舊不堪,帶來的是諸多安全隱患。陳穎聰告訴記者,他所居住的宿舍樓建築年代久遠,線路雜亂,像“蜘蛛網”一樣。去年10月,由於線路老化,線路總開關著火,導致整棟樓停電。幸運的是,沒有造成更大損失。但過了不到一個月,總開關再次著火。“說實話,當時有點害怕。”陳穎聰說。

和陳穎聰相比,28歲的紀業浩剛來排沙鎮時的“家”更破敗不堪。紀業浩告訴記者,2014年他剛來排沙鎮時沒宿舍,只能住在辦公樓上的空房間。辦公樓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設施配備十分簡陋,房間用木板隔成“一室一廳”,沒有衛生間。晚上只能自己燒水,在陽臺洗澡,“夏天還好,冬天洗澡,陽臺封閉不嚴,漏風,很冷”。一到下雨天,紀業浩更是發愁,屋裡總是漏水。有一次下雨,他事先拿一個盆、兩個桶接漏的雨,但沒想到雨水還是滴到了電腦上,導致鍵盤、顯示器損壞。“我女朋友來過一次後,就再也不願意過來陪我了。”紀業浩說。

無獨有偶。懷集縣汶朗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鄧志強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根據上級要求,鄉鎮幹部不能“走讀”,工作日必須在鎮上居住。而汶朗鎮原有的幹部宿舍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建築,房梁還是木頭做的,早已是危房,閒置多年,無人居住。全鎮50多名鄉鎮幹部只能充分利用空置辦公室,“見縫插針”地安排住處,一個單間甚至住兩到四個人,“房間沒有衛生間、沒有熱水,居住很不方便”。

據廣寧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16年統計,全縣1221名鄉鎮幹部中缺口404間宿舍,16個鄉鎮中有17棟234間幹部宿舍樓屬於危房。“鄉鎮幹部是服務群眾最前沿的隊伍,如果他們平時住宿都成問題,那怎麼保持激情和動力做好工作?”廣寧縣住建局黨組成員李顯池說。

只住不售 最大不超過80平米

2018年底,懷集縣汶朗鎮的幹部週轉房建好,王子聰搬進了新宿舍。27歲的王子聰家在封開縣,只能週末回去。原先沒有宿舍,他和同事一起住在鎮便民服務中心大樓閒置的辦公室中,沒有獨立衛生間,洗澡要跑回鎮政府的公共洗澡間,“人多時要排隊”。如今,30平方米的新宿舍,一室一廳一獨衛外加小陽臺的住宿格局,讓他喜出望外,“房間安靜舒適,終於可以在自己的小房間靜靜地讀書寫東西”。

和懷集縣的單一房型不同,廣寧縣的鄉鎮幹部週轉房設計更為人性化,有一室一廳、兩室一廳等多種戶型供鄉鎮幹部選擇,每個房間還多了一間廚房。“主要考慮到鄉鎮幹部家屬的問題。鄉鎮幹部平時和家人聚少離多,家屬在鎮政府附近工作的,可以合住,生活更便利點。”李顯池說。

廣東這一鄉鎮的幹部有福了,租金1元一平方米住上安置房

未復建的週轉樓已破舊

根據2017年印發的《肇慶市鄉鎮幹部週轉房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肇慶市共建2511套鄉鎮幹部週轉房,各縣(市、區)政府負責以劃撥方式提供建設用地,每套房建築面積原則上以40-60平方米為主,最大戶型不超過80平米;確實無建設用地的,可考慮長期租賃社會房屋、購買存量商品房或通過發放住房租賃補貼方式解決住房問題。鼎湖、高要、四會等區(市)的建設資金全部由本級政府財政承擔,懷集、廣寧、封開、德慶等縣則由市級財政補助70%,縣級財政承擔30%,鄉鎮政府不負擔配套資金。據肇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開信息顯示,懷集等四縣最終採取省新增債券的方式落實建設資金。

本文編輯:林無敵說事

如涉及侵權或內容有誤,請聯繫本頭條號編輯,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