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古“詩”,1993年的新發現,器物件件精美

“我們偉大的祖國,被稱為“詩國”,自古以來產生無數的詩篇”——《詩刊》

傳奇古“詩”,1993年的新發現,器物件件精美

仙人臺邿國遺址出土的寶石項鍊

這裡所說的“詩國”當然指的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我們民族都非常喜愛“詩”,它,成了古人宴會上的常客,成了現代附庸風雅的重要渠道。詩情畫意、七步成詩、橫槊賦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酒風流等等成語述說著我們對詩歌的鐘愛。

“詩”,在我們中華文化中有著深刻的烙印。這不,我們不僅僅出現了跟詩有關的成語,還出現了以詩為名的國度——詩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詩國”。

傳奇古“詩”

不少人會疑問,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有以“詩”為名的國度?

真的有,就是山東長清的古邿國,在《春秋公羊傳》中又被稱為“詩國”。可能是那個時候的“詩”與“邿”通用的吧。現在,一般稱這個國家為“邿國”。

傳奇古“詩”,1993年的新發現,器物件件精美

邿國遺址出土的文物

雖然,邿國是一個國家,但是,現在對邿國的記載卻是少之又少。

在《春秋·左傳詞典》中記載:“邿,國名,妊姓,在今山東濟寧市南五十里。”又云:“邿,齊邑,在今山東平陰縣西十二里。”

連地址都記載得不清楚,可見這個“詩國”確實夠默默無聞的。因為史記載很少,所以現在我們連這個邿國是在什麼時候建立的,立國多長時間都不清楚,只是知道它的國君是妊姓,國君有邿伯、邿伯祀、邿公典等人。

不過對於邿國,他的滅亡。歷史記得很清楚。

《左傳·襄公十三年》:“夏,邿亂,分為三。師救邿,遂取之。”

也就是說,在魯襄公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60年的夏天,邿國發生叛亂,被一分為三,包藏禍心的魯國打著救援旗號,吞併了邿國。

傳奇古“詩”,1993年的新發現,器物件件精美

古“詩”重現

“邿國”就這樣被埋沒於歷史硝煙中兩千五百多年。直到1975年。

山東濟南長清縣仙人臺,因為雨水沖刷,仙人臺成了孤島,一位村民想游過去種莊稼。靠近仙人臺時,揮動鋤頭鋤下去,想借力上仙人臺。一鋤頭下去,一個青銅鼎就出來了。之後,青銅鼎被鑑定為周代文物。但是因為條件不成熟,沒有對這個地方大面積挖掘。

1995年,一個考古隊來到仙人臺。對遺址進行發掘。震驚當時考古界的發現開始了:

發現了周代墓葬共計6座,自東向西依次排列。

傳奇古“詩”,1993年的新發現,器物件件精美

仙人臺邿國遺址出土的文物

隨葬品的種類也較為齊全,有銅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及玉器、陶器、骨器等320餘件(組)。考古人員經研究後認定,仙人臺的6座墓葬最早的約為西周晚期,較晚的約為春秋晚期偏早階段。結合在這次出土的7件有銘文的銅器中,其中4件銘文中都刻有“邿”字,專家斷定這是“邿國”墓葬。在清理墓室裡隨葬品的過程中,考古人員還驚奇地發現,隨葬品中有鼎、簋(音鬼)等青銅器、禮樂器 108件。其中編號為6號的墓葬中象徵權力和地位的鼎竟然出了15件,從其大小、形制和紋飾等分析,這應是天子級別的葬制,所以判斷該墓主人應是國君級別的人物。

傳奇古“詩”,1993年的新發現,器物件件精美

亡國不冤

在周代,制度森嚴。標誌身份的“列鼎”制度,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享用銅鼎的數量有一定限制,即周天子用九鼎,諸侯以下分別為七、五、三、一鼎。六號墓居然隨葬十五鼎,雖然除一件特大者外,其十四件都是兩兩相同,但是很明顯僭越禮制,這邿國國君也真是無法無天了。

傳奇古“詩”,1993年的新發現,器物件件精美

仙人臺邿國遺址出土的文物

傳奇古“詩”,1993年的新發現,器物件件精美

仙人臺邿國遺址出土的文物

傳奇古“詩”,1993年的新發現,器物件件精美

仙人臺邿國遺址出土的文物

正是因為邿國不守禮法。政治混亂,才導致魯國有機可趁,滅亡邿國。

同樣,作為禮儀之邦,魯國竟然趁人之危,攻滅他國。完全無視周禮,也難怪魯國國事日蹙,最終被楚國所滅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圖片的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