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掌上蘭州
時光倒流至幾十年前,眼前這數萬件的老物件件件都是過去那個時代家家戶戶司空見慣的生活器物,然而幾十年後,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再普通的東西如果分門別類數以萬計地收藏在一起,也就變得不普通起來。近日,位於天水市麥積區二十里鋪一個小巷道里的一家正在布展的農耕民俗博物館,未展先火。那些老器物身上,講述著一個個家的故事,承載著一代代人的鄉愁。
光陰的故事在這裡靜靜流淌
“我收藏的老物件與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有關,是當時每家每戶都在用的東西。”9月28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順著收藏達人王世祥手指的方向看到,被歸整到不同展區的老物件從外到裡,從一個個落滿灰塵的盆盆罐罐、犁耙篩倉中,依著窯洞狀四通八達的展廳向左右前後延伸。
土的地面、土的展臺、土的牆面,置身其中,除了一股濃濃的土味撲鼻而來外,另一個感覺是與別家裝潢考究、極盡“奢華”的高大上博物館相比,這家展廳很“土”,但土得讓人心懷感動,極度舒適。
“作為一名60後,當時自己經歷過的生產生活場景仍歷歷在目,之所以設計成這樣,就是想把過去那個時代的民俗、農耕文化元素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複原再現,讓每一位親歷者從中找尋到逝去的記憶,同時也讓後輩兒孫從中瞭解到一個時代曾經的生活印記。”王世祥說。
細一打量,過去幾十年老百姓日常所用的生產生活物品,在這裡幾乎都能找到。不同樣式的木匣、老式的木桶、竹編的簸箕、鋬籠,以及各式搓衣板,老舊家電、古建雕花橫樑、木工墨斗等,種類繁多不一而足。這些器物一個緊挨一個,就在地面上、展臺上、牆面上、屋頂上,上下左右的擺放、懸掛著,其中大多數物件已經從當下的生活中消失了。
王世祥說,每每看著其中任何一件東西,眼前都會不自覺的顯現出老百姓使用這件東西時的生活場景,對於他來說,每一件都來得不容易,同時每一件的背後都有一段屬於器物本身的故事,彌足珍貴。
近10年訪遍隴右收藏數萬件
王世祥說,這裡收藏品已超過10萬件,是自己花費近10年時間走遍隴右村落到處蒐羅來的,這些四五十年前、甚至更早的老物件,反映了那個時代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也見證了人們生產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物質、精神水平的不斷提高。
“我生長在農村,對於農耕文化有著特殊的情結,辦農耕博物館就是想為此做點事情。”他說。
他大致給這座民俗博物館分為兩個主題板塊,包括百姓生活器物展示和紅色主題展覽。在百姓生活器物展示區,有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的生活用具、服飾等;而紅色主題展示區裡,一些勞動工具等藏品可以讓人感受到時代的發展和變遷。另外,博物館內還設置了場景復原區,過去時代特徵明顯的老式理髮店、供銷社、打鐵坊、織布坊、照相館等一一再現,這些頗具時代印記的場景,讓參觀者一經到訪,便有種重新回到那個年代的感覺。
觸摸不可複製的地域特色讓文化傳承
記者採訪當天,巧遇一波外地客人慕名前來參觀。他們說,不同類別的博物館參觀過很多,但像這家博物館這樣的,還是首次見到,直言震憾。該博物館的建設,將為農耕文明展示、尋找鄉愁記憶、留住人類生活文化遺產發揮重要作用。
王世祥說,五千年的農耕文化是我國文化傳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一些舊物件不可避免地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同時,社會上也就很少見到有一定規模的農耕博物館,這是激發他傾注所有精力打造這家博物館的初衷。
從2011年開始四處回收老物件至今,王世祥一路走得很辛苦,因耗資巨大,他把大半生的鉅額積蓄全部投入還有短缺,最後不惜賣掉房子,對此,他無怨無悔。
“建一所具有一定規模的反映農耕時期的,從耕種播收到打碾貯藏到粉碎加工,從衣食住行到琴棋書畫到習武娛樂,從工匠製作到非遺表演等綜合性農耕廣義博物館,是一件極為有意義的事情。”他說。
對他而言,雖說現在這處館址是臨時的,但館內文化載體所具有的時代意義卻是永恆的、不可複製的。
將10多萬件物品一一擺放到位,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僅布展工作於2018年開始至今,已耗時近3年時間。
“預計再有2個月,布展工作就能完工,屆時將對遊人開放。”談起未來,王世祥的臉上又立馬展露出笑容。
文圖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王蘭芳
《責任編輯: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