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大禹崑崙

字數 3892 · 閱讀 20

2020-02-10 16:37

讀山海經解上古之謎八百四十一:九丘

作者:大禹崑崙

日期:2019年12月2日

海內經中記載了一群建築:

有九丘,以水絡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參衛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百仞無枝,有九【木屬】,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白皋】爰過,黃帝所為。

其中這個“九丘”到底是怎麼回事?

“丘”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如下: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之前我已破解這個“丘”指的就是一對兒金字塔。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九丘”分別是“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參衛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這些名字到底指的是誰?

海內北經中曾有這麼一段記載:

海內北經: 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崑崙東北。

由於海內經與海內北經的地理範圍我已破解定位在非洲大陸,這些“丘”應該都位於埃及,而且這些“丘”的主人裡面應包括“嚳、堯、舜、丹朱”這四位。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1)陶唐之丘,指帝堯之丘。

“陶唐”即“帝堯”。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堯”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如下: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根據這個“堯”字金文象形圖形,可以確定埃及著名的階梯形金字塔就是要破解的“陶唐之丘”,見下圖: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帝堯: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2)叔得之丘,指太康之丘(哈夫拉之丘)。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二字象形圖形分析後得到如下圖示: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尼羅河三角洲地形: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得”字:

對比一下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的王名圖案: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可以看出“得”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就是哈夫拉的王名圖案中的“雙層面包➕雙角蝮蛇”象形。而這個哈夫拉我已破解就是“太康”,見我的《太康就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Khafre )》一文。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3)孟盈之丘,指帝嚳之丘(哲爾Djer)。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對比一下帝嚳的王名圖案: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其中孟字中的“子”,也指獻祭的小牛犢。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哲爾(帝嚳):

哲爾(Djer),古埃及第一王朝(約公元前3100年)第二任或第三任法老。哲爾的荷魯斯名解作“救助人的荷魯斯”(Horus who succours)。

在阿拜多斯王名錶上,第二任法老的名字為“特提”(Teti),都靈王名錶上的則是“伊特提”(Iteti),而曼涅託的記載則是“阿託提斯”(Athothis)。然而,部分學者對古埃及第一王朝時期的第一位法老到底是美尼斯(或那爾邁)還是荷爾-阿哈仍有爭議(亦有學者認為二者其實是同一人)。假如那爾邁及荷爾-阿哈指的分別是兩位法老,那哲爾就是第一王朝的第三位法老。

哲爾或其妻子被製成木乃伊後剩下的手腕曾被發現,但後來卻遺失了。

(1)統治年期

根據公元前3世紀的古埃及史官、祭師曼涅託,哲爾統治埃及長達57年。根據杜比·威爾金森(Toby Wilkinson)於《Royal Annals of Ancient Egypt》的研究,他強調較接近當時的文物(即巴勒莫石碑)會較為可靠,是以哲爾統治埃及的時期為“41年有餘”(41 complete and partial years)

(2)墓地遺址

哲爾的墓地群組中在阿拜多斯中是最大的,面積達70米x40米(計及附屬墓地)。

以下為哲爾生平及統治的證據:

阿拜多斯烏姆·卡伯的墓地

薩卡拉2185號及3471號墓地的印章

薩卡拉3503號、3566號及3035號墓的銘刻

赫勒萬的印刻及銘刻

於圖拉(Turah,亦作Tura)發現刻有哲爾名字的瓶

於阿拜多斯發現的編號UC16182象牙板,哲爾附近編號為612的墓地

刻有哲爾名字的銅製扁斧(阿拜多斯編號461墓),於蘇丹哈拉法幹谷(Wadi Halfa)發現刻有哲爾的銘文

(3)在位事蹟:刻於象牙板及木板的文字屬於非常早期的象形文字,這妨礙了破譯的進度,然而於薩卡拉的木刻板似乎顯示出古埃及古王國時期有活人獻祭的傳統。一塊出土自阿拜多斯的象牙板提及哲爾曾到達尼羅河三角洲的布托及塞易斯。在他統治的其中一年被記錄為“打敗塞捷特國土的一年”,有學者認為“塞捷特”指的可能是西奈半島或更遠的地方。

與前任法老荷爾-阿哈相似,哲爾葬於當時的聖地阿拜多斯。在他的墓地發現了300個陪葬的僕人。在他的墳墓附近亦發現了他女兒美麗奈茨(Merneith)的陵墓。她亦以法老之名被埋葬,墓中亦有不少陪葬者。美麗奈茨是繼任法老杰特的妻子,以及他們兒子登的母親,美麗奈茨很可曾在登繼承杰特的王位時攝政(如果她不是繼任杰特,成為女法老的話)。自第十八王朝起,人們奉荷爾-阿哈的墓地為歐西里斯的陵墓,當地(包括哲爾的陵墓)對古埃及宗教傳統來說非常重要。

曼涅託指出第一王朝的法老自孟斐斯統治埃及,而哲爾的其中一位妻子赫爾奈特(Herneith)埋葬於薩卡拉。曼涅託亦認為“阿託提斯”(有時被認為與哲爾是同一人)曾撰寫過一部關於解剖學的論著,此作品直至自當時至二千年後,即古希臘時代仍然存在。

〖古埃及君王譜〗古埃及早王朝時期:埃及第一王朝(二)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阿拜多斯王名錶上,第二任法老的名字為 “特提”(Teti),都靈王名錶上的則是“伊特提”(Iteti),而曼涅託的記載則是“阿託提斯”(Athothis)。然而,部分學者對古埃及第一王朝時期的第一位法老到底是美尼斯(或那爾邁)還是荷爾-阿哈仍有爭議(亦有學者認為二者其實是同一人)。假如那爾邁及荷爾-阿哈指的分別是兩位法老,那哲爾就是第一王朝的第三位法老。


山海經之九丘


孟盈之丘,帝嚳之丘。

(4)昆吾之丘,顓頊之丘

這個“昆吾”不是之前我破解的第十四王朝法老雅克比姆.塞克哈恩涅(Yakbmu Sekhaenre)。這個“昆吾”指的是夏朝的“顓頊後人,夏伯昆吾”。

《世本·帝系》:“顓頊娶於勝濆氏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顓頊生僻,儒生卷章,卷章生黎。老童娶於根水氏,謂之驕福,產重及黎。老童生重黎及吳回,生陸終。陸終娶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脅,獲三人焉;剖其右脅,獲三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其四曰求言,是為鄶人;其五曰晏安,是為曹姓;其六曰季連,是為羋姓。”

《國語·鄭語》載:

“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佐制物於前代者,昆吾為夏伯矣,大彭、豕韋為商伯矣。當週未有。己姓昆吾、蘇、顧、溫、董,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矣。彭姓彭祖、豕韋、主動稽,則商滅之矣。禿姓舟人,則周滅之矣。”

《大戴禮記·帝系》載:

顓頊娶於滕氏,滕氏奔之子謂之女祿,氏產老童。老童娶於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謂之高緺氏,產重黎及吳回。吳回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氏產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啟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是為彭祖;其四曰萊言,是為雲鄶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曰季連,是為羋姓。昆吾者,衛氏也;參胡者,韓氏也;彭祖者,彭氏也;鄶人者,鄭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連者,楚氏也。

《漢書·地理志》:“故春秋經曰“衛俁於帝丘”,今之濮陽是也。本顓頊之虛,故謂之帝丘。夏後之世,昆吾氏居之。”

“濮陽”二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如下: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對比一下埃及吉薩地區的地圖地形: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可以看出“濮陽”二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與上述地區圖形一致。

吉薩高地集中了許多帝王陵墓及金字塔,所以又稱“帝丘”。

從古埃及第三王朝法老左賽爾(帝堯)開始興建金字塔,最初的金字塔形制是階梯型的。帝顓頊比帝堯更古老,所以帝顓頊的金字塔應與帝堯階梯形金字塔形制相同。以此線索在“濮陽”地區搜索階梯型金字塔,經過搜索、比對、分析,最終找到了這個“顓頊之丘”,也就是“昆吾之丘”,見下圖: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5)黑白之丘,指黑色、白色金字塔,阿蒙涅姆赫特二、三世金字塔


“黑白”二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如下: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十二王朝:

山海經之九丘


黑金字塔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黑金字塔,也稱為阿蒙涅姆赫特三世金字塔,是位於埃及代赫舒爾(Dahshur)的一座金字塔,為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阿蒙涅姆赫特三世所建造的首座金字塔,雖然是一座真金字塔,不過現在已經崩塌了,只剩下核心部分。

中文名稱:黑金字塔

地理位置埃及代赫舒爾(Dahshur

別名:阿蒙涅姆赫特三世金字塔

所屬人物: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AmenemhatIII(約前1842年~前1797年在位)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之子。在正式即位之前,他大約有20年時間是與父親共治。

在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統治時代,埃及各省權貴發動叛亂的危險被徹底消除。他在埃及境內各地興建了一系列大規模水利工程用於灌溉,又動員農民開墾土地。他在位時期興修的水利設施中最有名的是位於法尤姆省的美里多沃湖水庫。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也大大增加了對礦物的開採。在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統治時,埃及的商船隊穿梭於紅海與地中海之上,最遠抵達了塞浦路斯。

白色金字塔:

白色金字塔有兩處地址,其一在哈瓦拉地區,如下圖:


山海經之九丘


其二在達赫夏爾地區,如下圖:


山海經之九丘


白色金字塔:

建造者:阿蒙涅姆赫特二世

考古學者在阿蒙涅姆赫特二世的白色金字塔附近進行文物發掘時,發現了這些木乃伊。阿蒙涅姆赫特二世是埃及第十二王朝的一位法老,死於公元前19世紀早期。白色金字塔是建於代赫舒爾王室大型墓地的幾座金字塔之一,其白色的石灰石塊遭到開採,內部的文物遭到嚴重洗劫,如今金字塔已所剩無幾。


(6)赤望之丘,指紅色金字塔,帝舜紅色金字塔。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赤”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上土下火,寓意燒紅的土堆。在這裡指紅色金字塔。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

“望”字是意形,指遠遠的看見。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這個紅色金字塔就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斯尼夫魯的金字塔,斯尼夫魯我已破解就是帝舜,見我的《山海經之舜》一文。

(7)參衛之丘,少康(門卡烏拉)金字塔

“參衛”二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如下: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8)武夫之丘,胡夫之丘,大禹(胡夫)之丘。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二字分析後得到如下圖示: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武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來源於大禹王名圖案中“帝王舉權杖擊打敵人”的畫面。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第一個夫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代表了最大金字塔之意。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第二個“夫”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來源於大禹王名圖案,如上圖。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9)神民之丘,指丹朱之丘,阿涅德吉布(Anedjib)之丘

神民二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如下: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比一下古埃及第一王朝法老阿涅德吉布(Anedjib)的王名圖案: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可以看出“神民”二字與丹朱的王名圖案高度一致,可以確定神民就是指丹朱。丹朱就是阿涅德吉布(Anedjib),見我的《丹朱就是古埃及第一王朝法老阿涅德吉布(Anedjib)》一文。

塞加拉還是左塞爾繼承者塞肯凱特的毀壞階梯埋沒金字塔(BuriedPyramid)的所在地,考古學家認為這座毀壞的金字塔曾經被完工,甚至還比佐澤爾著名的階梯金字塔大。

丹朱金字塔遺址: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山海經之九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