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七律選讀31首附評

白居易七律選讀31首附評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

銀臺金闕夕沈沈,獨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心。渚宮東面煙波冷,浴殿西頭鐘漏深。猶恐清光不同見,江陵卑溼足秋陰。

集評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二:次聯本色語,屬對卻極工後來惟蘇軾深得此妙,他人效顰,則淺率無味。

〔清〕紀昀《刪正方虛谷瀛奎律髓》:白居易《八月十五夜禁中寓直寄元九稹》,通體修潔,結尤深至,異香山他作之潦倒。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樑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集評

〔清〕胡以梅《唐詩貫珠》:詩之上界,直敘流離之苦。五、佳,雁行本兄弟事,用得自然。“辭根”、“九秋”皆沉著。

〔清〕楊逢春《唐詩繹》:末二折到望月,一語總攝,筆有餘情。

〔清〕孫洙《唐詩三百首》:一氣貫注,八句如一句,與少陵《聞官軍》作同一格律。

◎放言五首並序(選二)

序: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而體律,意古而詞新。予每詠之,甚覺有味;雖前輩深於詩者,來有此作,唯李頎有云:“濟水至清河自濁,周公大聖接輿狂。”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潯陽,未屆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獨吟,因綴五篇,以續其意耳

其一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但愛臧生能詐聖,可知寧子解佯愚?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不取燔榮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

其二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集評

〔宋〕王禹《放言詩小序》:元、白謫官,皆有《放言詩》,著於編集,蓋騷人之道味也。

〔清〕恆仁《月山詩話》:明劉定之《雜誌》引王介甫詩云:“周公恐懼流言日,……”且曰“其意謂己嘗辭館職出於真,異己者若司馬君實辭樞副、範景仁辭翰長出於偽,為莽之徒云云”。愚按:此四句乃樂天《放言》詩,非介甫詩也。當是介甫嘗引此詩以譏君實、景仁,而定之因誤以為介甫自作。

〔清〕黃周星《唐詩快》:真正幹古名言。佛說真經,不過 如是。

◎歲晚旅望

朝來暮去星霜換,陰慘陽舒氣序牽。萬物秋霜能壞色,四時冬日最凋年。煙波半露新沙地,鳥雀群飛欲雪天。向晚蒼蒼南北望,窮陰旅思兩無邊。

集評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三:倚天拔地,字字奇警,與杜甫《閣夜》詩極相似。

◎庾樓曉望

獨憑朱檻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霧曉籠銜嶺月,蘋風暖送過江春。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三百年來上庾樓,曾經多少望鄉人!

集評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三:“中兩聯寫景,一遠一近。結十四字如生鐵鑄成,有千鉤之力。

◎送客之湖南

年年漸見南方物,事事堪傷北客情。山鬼跳趼唯一足,峽猿哀怨過三聲。帆開青草湖中去,衣溼黃梅雨裡行。別後雙魚難定寄,近來潮不到湓城。

集評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三:青草湖、黃梅雨,時地醒出,屬對工切渾成。

〔清〕吳旦生《歷代詩話》卷五十六:杜子美詩:“山鬼獨一腳。”黃魯直箋雲:“山魈出江州,獨足鬼。”白樂天詩:“山鬼跳趼惟一足”,正所謂夔也。

◎百花亭晚望夜歸

百花亭上晚徘徊,雲影陰晴掩復開。日色悠揚映山盡,雨聲蕭颯渡江來。鬢毛遇病雙如雪,心緒逢秋一似灰。向夜欲歸愁未了,滿湖明月小船回。

集評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三:次聯有氣勢,蘇軾詩:“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二句本此,而下字更奇。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

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後文章合有名。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集評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三:自負語,實是苦心語。末學詆訶居易,殆杜甫所謂“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也。

〔清〕何焯評校《白香山詩集》:雖自負,實自傷,徒以文章為勳績,豈始願哉!

◎題岳陽樓

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欄。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集評

〔明〕焦竑《焦氏筆乘》續集卷五:樂天《題岳陽樓》“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張芸更用為詞:“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人善誦之,不知實出樂天也。

◎入峽次巴東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萬里王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一:杜子美雲:“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風。”白樂天詩:“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全用之。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四:量移涉險,非樂境也。中兩聯寫舟行之苦,落句偏結得有氣色。

◎喜張十八博士除水部員外郎

老何歿後吟聲絕,雖有郎官不愛詩。無復篇章傳道路,空留風月在曹司。長嗟博士官猶屈,亦恐騷人道漸衰。今日聞君除水部,喜於身得省郎時。

集評

[宋]胡仔《著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一:蔡寬夫詩話雲:“官各有因人而重,遂為故事者。何遜為水部員外郎,以詩稱。至張籍自博士復拜此官。樂天詩賀之雲:“老何歿後吟詩絕……”籍答詩亦云:“幸有紫微郎見愛,獨稱官與古人同。”自是遂為詩人故事。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四;一氣呵成,句句轉,筆筆靈,章法亦本杜甫,不襲其貌,而得其神,故佳。…方回日:何遜以詩名,老杜頌之日;“能詩何水曹。”張籍是除,樂天賀之五十六字,如一直說話,自然條暢。

◎夜歸

半醉閒行湖岸東,馬鞭敲鐙轡瓏璁。萬株松樹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樓角漸移當路影,潮頭欲過滿江風。歸來未放笙歌散,畫戟門開蠟燭紅。

集評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白樂天雲:“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又云:“歸來未放笙歌散,畫戟門開蠟燭紅。”非富貴語,看人富貴也。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四:次聯已盡西湖之景。五、六從中摹擬而得。“潮頭欲過滿江風”較許渾“山雨欲來風滿樓句更為闊大。

〔清〕方東樹《昭味詹言》卷十八:起句平點,三四遠景,五六警妙非常,以歸後事收。只八句說去,往復一氣中,層次情事,有一幅畫圖,令人一一可按而見。固非小才能辦。

白居易七律選讀31首附評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潮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集評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十八:章法意匠與前詩(《西湖留別》)相似,而此加變化。佳處在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

〔清〕金聖嘆《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前解先寫湖上。橫開則為寺北亭西,豎展則為低雲平水,濃點則為早鶯新燕,輕烘則為暖樹春泥。寫湖上,真如天開圖畫也。後解方寫春行。花迷、草沒,如以戥子稱量此日春光之淺深也。“綠陽陰裡白沙堤”者,言於如是淺深春光中,幅巾單袷款段閒行,即此杭州太守白居士也。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盧橘子低山雨重,棕櫚葉戰水風涼。煙波澹盪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集評

〔清]金聖嘆《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前解如寫美人,後解如寫美人影。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卷十五:孤山一路風景,即名畫家亦不能到。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十八:此題已如畫,詩寫景工而真,所以為佳。姚光生雲:非至西湖,不知此寫景之工。起二句點題,中四句小大近遠分寫,皆回望中所見。卻以結句回點明,復總寫一句收足,所謂加倍起稜也。起不過敘點歸字,而以密字攢鏈出之。

[清]謝望《春草堂詩話》:曹子建“朱華冒綠池”,“冒”字餘知其佳。白樂天“棕櫚葉戰水風涼”,“戰”字餘不知其佳。及在全州道上,見兩岸棕櫚晚風過處,始服古人用字之妙。

◎杭州春望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誰開潮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集評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三:錢塘風物湖山之美,自古詩人標榜為多。……城中之景,惟白樂天所賦最多。所謂“潮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大屋簷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燈火萬家城田畔,星河一道水中央。”至今尚有可考。

〔明〕楊慎《升庵全集》卷五十六:“無端春色上蘇臺,鬱郁芊芊草不開。無風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拂過來。”此初唐人《詠姑蘇臺》詩也。白樂天詩:“草綠裙腰一道斜。”祖其意也。

〔清〕黃叔燦《唐詩箋註》:濤聲夜入,何等悲壯!柳色春藏,何等嫵媚!有此嫵媚,不可無此悲壯;有此悲壯,不可無此嫵媚。若一味悲壯,或一味嫵媚,吾不欲觀之矣。

◎江樓夕望招客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樓銷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集評

[宋〕趙令時《侯鯖錄》東坡雲:白公晚年詩極高妙。餘請其妙處,坡雲:如“風生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時不到也。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五:高瞻遠矚,“坐馳可以役萬景”,他人有此眼力,無此筆力。

[清〕方東樹《昭味詹言》卷十八:起點敘,次句中聯皆夕望中景。招客收。姚先生摘末句雲:但俗不可耐。愚謂此尚無妨,清切有真趣。較《夜歸》末句富貴氣象為優。

◎江褸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

淡煙疏雨間斜陽,江色鮮明海氣涼。蜃散雲收破樓閣,虹殘水照斷橋樑。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好著丹青圖寫取,題詩寄與水曹郎。

集評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五:起句便是極好畫景,中四句四面摹寫,總為“鮮明”二字設色,落句以圖結足,歸到寄詩之意,篇法極緊。

白居易七律選讀31首附評

◎西湖留別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絃。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集評

[清〕方東樹《昭味詹言》卷十人:《西湖留別》用筆用意,不肯使一直筆,句句迴旋,曲折頓挫,皆從意匠經營錘鍊而出,不似夢得、子厚但放筆直下也,先斂後放,變化沈約,浮聲切響,此等足取法矣,然猶“經營地上”語耳。

〔清〕屈復《唐詩成法》:題是“西湖留別”,卻先寫行色管絃之慘咽,已含不忍別意。三寫翠黛之留,四寫不得留,五六方寫西湖。以“回頭”結五六,“難別”結前四,白公雅愛西湖,遷官亦所不願也。

◎故衫

暗淡緋杉稱老身,半被半曳出朱門。袖中吳都新詩本,襟上杭州舊酒痕。殘色過梅看向盡,故香因洗嗅猶存。曾經爛熳三年著,欲棄空箱似少恩。

集評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五:所味止一衫,而衫之色香襟袖,衫之時地歲月,歷歷清出,並著杉之人身分性情,亦曲曲傳出,卻又渾成熨貼,無一點安排痕跡,亦絕不假一字纖巧雕琢,此香山擅長處,李商隱輩出能辦此。

[清〕方世舉《蘭溪叢話》:感懷詩必有點眼處,然有點眼不覺者。如白香山《故衫》七律,點眼在“吳都”、“杭州”兩地名。故衫本不足以作詩,作《故衫》詩,非古人裘敞履穿之意,蓋慨身世耳。斥外以來,已遷忠州,荷邀眷顧,可以召還。乃忠州不已,又轉杭州,杭州不已,又轉蘇州,是則衫為故物,而人亦故物矣。如此推求,乃得詩之神理。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集評

〔宋]樂史《李翰林別集序》雲:嗚呼!以翰林之才名,遇玄宗之和見,而乃飄零如是。宋中丞薦於聖真雲:“一命不沾,四海稱屈。”得非命與!白居易贈劉禹錫詩云:“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斯言不虛矣。

〔宋〕胡仔《若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一:《洪駒父詩話》雲:世傳樂天詩云“文誇蓋世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予見李侍郎家收得樂天墨跡詩草,乃“病壓人頭”。

◎送敏中歸豳寧幕

六十衰翁兒女悲,旁人應笑爾應知。弟兄垂老相逢日,杯酒臨歡欲散時。前路加餐須努力,今宵盡醉莫推辭。司徒知我難為別,直過秋歸未訝遲。

集評

〔清〕查慎行《白香山詩評》:“弟兄垂老相逢日”二句,只消直敘,自爾情到。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五:情景一湧而出,清空如話,倍覺沉著深摯,惻惻動人,棣華雁影,浮詞不掃自去。

◎晚桃花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閒人豈得知。寒地生材遺較易,貧家養女嫁常遲。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

集評

〔清〕查慎行《白香山詩評》:“寒地生材遺較易”二句為晚字生波,寄慨絕遠。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五:比意深婉,總從一晚字生情。“寒地生材”句自是主意,以“貧家養女”句更切桃花,故仍以上句作陪,律法極細。

〔清〕黃培芳《香石詩話》卷一:白太傅《晚桃花》雲;“一樹紅桃亞拂池,……”手腕柔和,極層折吞吐之妙,與王右丞《酌酒與裴迪》,皆七律中進一格者。

◎題岐王舊山池石壁

樹深藤老竹迴環,石壁重重錦翠斑。俗客看來猶解愛,忙人到此亦須閒。況當霽景涼風后,如在千巖萬壑間。黃綺更歸何處去,洛陽城內有商山。

集評

〔清〕查慎行《白香山詩評》:往往於後半首自作轉折,章法獨創。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六:一氣相生,珠圓玉潤,此七律正宗也。“況當”一聯開宋調而氣味自厚。

◎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酬李二十侍郎

筍老蘭長花漸稀,衰翁相對惜芳菲。殘鶯著雨慵休囀,落絮無風凝不飛。行掇木芽供野食,坐牽蘿蔓掛朝衣。十年分手今同醉,醉未如泥莫道歸。

集評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六:頷聯似賦,似比,意致纏綿,深入無淺語。

〔清〕何焯評校《白香山詩集》;白詩中最有餘味者。三四兩句畫出“衰”字。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禍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顧索素琴應不暇,憶牽黃犬定難追。麒麟作脯龍為醢,何似泥中曳尾龜。

集評

〔宋]蘇軾《仇池筆記》:白樂天為王涯所讒,謫江州司馬。

甘露之禍,樂天有詩云:“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不知者以為幸禍。樂天豈幸人之禍者哉?蓋悲之也〔明〕瞿佑《歸田詩話》捲上:樂天晚年,優遊香山綠野近乎明哲保身者。甘露之禍,王涯、賈悚、舒元輿輩,皆預焉。晉潘岳贈石崇有“白首同所歸”之句。及遭刑,俱赴東市,崇顧嶽曰:“可謂白首同所歸矣。”樂天蓋用此事

◎哭劉尚書夢得二首

其二

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同貧同病退閒日,一死一生臨老頭。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游。

集評

〔清〕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卷一:樂天稱夢得為詩豪,又謂其詩在處應有神物護持。予讀其集,唯律絕過人,……其詩鋪寫宏富,詞意華美,略與元、白長律相似,吾不知樂天喜夢得詩而極稱之者,此等詩耶?抑第美其律絕耶?

◎寄韜光禪師

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從一寺分。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前臺花發後臺見,上界鐘聲下界聞。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集評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二:白公《天竺》詩,本皇甫孝常《秋夕寄懷契上人》詩,而出以連珠體,自令人不覺。此等處,皆足見古人之脫化。

近人陳衍《石遺室詩話》卷十九:此七言律創格也。惟靈隱、韜光兩寺實一寺,一山門實兩山門者,用此格最合。其餘“東西澗”、“南北峰”、“前後臺”、“上下界”無一字不真切。故此詩不可無一,不能有二。惟東坡能變化學之。《遊西菩寺》次聯雲:“白雲自佔東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略翻樂天意說之也。……王摩詰《訪呂逸人》詩云:“城上青山如屋裡,東西流水入西鄰。”又樂天詩所自出。

◎覽盧子蒙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感今傷昔,因贈子蒙,題於卷後

早聞元九詠君詩,恨與盧君相識遲。今日逢君開舊卷,卷中多道贈微之。相看掩淚情難說,別有傷心事豈知。聞道咸陽墳上樹,已抽三丈白楊枝。

集評

〔清〕汪立名《白香山詩注》:《北夢瑣言》雲:白太保與元相國友善,以詩道著名,時號元白。其集內有《哭元相》詩云“相看掩淚俱無語”等句。及自撰墓誌銘雲:“與夢得為詩友。”殊不言元公,人疑其隙終也。按……白晚年哭微之之作甚多,…感悼悽愴,如在初歿,隙終之語,豈不太謬焉。

〔清〕《唐宋詩醇》卷二十六:清空一氣,直從肺腦中流出,不知是血是淚,筆墨之痕俱化。

◎從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

承華東署三分務,履道西池七過春。歌酒優遊聊卒歲,園林蕭灑可終身。留侯爵秩誠虛貴,疏受生涯未苦貧。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僱我作閒人。

集評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香山歷官所得俸入多少,往往見於詩。……此可當《職官》、《食貨》二志。

——靜廬整理

白居易七律選讀31首附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