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服軟同意交數字稅,美國政府卻反對,互聯網企業的關鍵點

昨天,扎克伯格,臉書(Facebook)首席執行官,“服軟”,同意交數字稅,卻遭到美國政府了反對,數字稅有可能使之前欣欣向榮的互聯網行業第一次遭到阻礙。

數字稅是美國和英國服務貿易戰的“導火線”。


扎克伯格服軟同意交數字稅,美國政府卻反對,互聯網企業的關鍵點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數字稅?


數字稅簡單的說就是對數字經濟互聯網企業所徵收的一項特別的稅。具體的規定在下面,這裡不多贅述,我們只需要知道這個稅率大概是2%


扎克伯格服軟同意交數字稅,美國政府卻反對,互聯網企業的關鍵點

資料來源:MBA百科


為什麼要給互聯網企業單獨加這個稅?


這也是美國和英國雙方的矛盾點,舉個例子:騰訊毫無疑問是個互聯網企業,假如騰訊的王者榮耀這款遊戲出了一個皮膚,而這個皮膚被一個英國玩家在英國購買了,那這個利潤的所得稅算誰的?算我國的?可是是英國公民消費而得來的利潤。算英國的?可騰訊是一家總部在中國深圳的企業。於是英國政府說不行,你不把這部分所得稅上交給我政府也好,但是你要交一個“過路費”,畢竟是英國公民給你創造的這部分利潤,這就是為什麼要收這個稅的原因。


扎克伯格服軟同意交數字稅,美國政府卻反對,互聯網企業的關鍵點


美國政府為什麼反對?


1.第一個原因很好理解,因為臉書是美國的互聯網企業,簡單的說就是護犢子。而且美國不止是反對,更是揚言要採取實際行動,徵收報復性貿易關稅,因為美國政府覺得英國的做法實則是對美國互聯網的歧視。

  1. 第二個原因是,如果英國開始收數字稅了,那美國收不收?不收難道看著英國白白掙錢嗎,那美國收了其他國家呢,日本、韓國、歐盟收不收,大家都不是傻子,那可都是錢,但是要是全收了就相當於互聯網企業到哪都要交過路費,那互聯網企業還怎麼活下去。而要知道美國可是個互聯網大國,坐擁亞馬遜、谷歌、臉書,美國受到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其次是中國的阿里巴巴。


扎克伯格服軟同意交數字稅,美國政府卻反對,互聯網企業的關鍵點


互聯網企業板塊的表現?


在這個數字稅概念被提出的時候是2018年11月左右,可以看到臉書12月總體跌幅6.77%。

扎克伯格服軟同意交數字稅,美國政府卻反對,互聯網企業的關鍵點

Facebook月k


谷歌跌幅5.83%,大互聯網企業中跌幅最低。


扎克伯格服軟同意交數字稅,美國政府卻反對,互聯網企業的關鍵點

谷歌月k


亞馬遜跌幅11.3%。


扎克伯格服軟同意交數字稅,美國政府卻反對,互聯網企業的關鍵點

亞馬遜月k


而阿里巴巴最為慘烈,12月跌幅達到14.79%。


扎克伯格服軟同意交數字稅,美國政府卻反對,互聯網企業的關鍵點

阿里巴巴月k


互聯網企業的“罪行”?


互聯網企業被要求收取數字稅,一方面是如上面所說的,英國政府覺得互聯網企業在自己國土盈利,卻沒有交稅,另一方面,是因為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全球性的大互聯網企業,長期沒有受到有效的法規制約,互聯網企業變著法的“合理避稅”,導致互聯網企業交的稅比其他傳統企業低不止一倍,互聯網企業平均交稅9.5%,而傳統企業平均交稅23.2%。


扎克伯格服軟同意交數字稅,美國政府卻反對,互聯網企業的關鍵點


舉個蘋果公司“合理避稅”的例子,我在之前的文章也講過這個例子,具體操作如下:


蘋果在1980年代首創的避稅架構被稱為“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


第一片吐司:一家愛爾蘭銷售公司,總部設立在海外;愛爾蘭政府為吸引國際企業,只要實際營運位於海外原則上可以不用繳稅,這家公司享有零稅率優惠。

第二片吐司:實際在愛爾蘭營運的公司,適用愛爾蘭12.5%企業稅率;蘋果運作的方式是將海外營收匯到第二片吐司。但如果直接由第二片吐司轉給第一片吐司,會被課稅。所以要在荷蘭設立另一家公司成為中轉站。由於歐盟間交易享有免稅或低稅的優惠,最後由荷蘭子公司將營收轉給享有零稅率的第一片吐司——蘋果愛爾蘭子公司,節稅三明治就完成了。只要這筆海外款項不匯回美國就不必課稅。

此架構讓蘋果公司的海外稅率僅為約2~3%

是不是很複雜但是很有趣,沒明白的朋友可以看多幾遍細品裡面的精妙之處。

扎克伯格服軟同意交數字稅,美國政府卻反對,互聯網企業的關鍵點


18年的時候,扎克伯格其實已經服軟過一次,然而那一次並沒有引起很大的轟動,因為當時臉書在英國交了2850萬英鎊(約合3720萬美元),然而那一年臉書在英國的營業收入卻是16.5億英鎊,真真是九牛一毛。但是前前後後歷經了一年時間,今天扎克伯格還是真正的服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