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把脈有方法!40歲以上要學會給自己號脈,掌握自己的健康

我國中醫看病的技巧有望聞問切,其中切就是切脈的意思,也稱為摸脈。摸脈可以讓我們探知自己的心臟是否健康,因為脈搏是反應心臟跳動情況的晴雨表,心臟出現問題時往往通過摸脈就能首先發現。對於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心臟方面的發病率會大大提高,如果能夠學會自己每天摸脈,就可以提前知道自己的心臟情況,做好預防工作,可以降低心臟方面的疾病。

中醫把脈有方法!40歲以上要學會給自己號脈,掌握自己的健康

有人說摸脈那麼專業,自己很難學會,其實不然,給自己摸脈並不難學。

首先,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端正坐好,將一側手臂手心向上平放在桌面上,可以在手腕下面墊一個小小的枕頭,這樣脈搏會更加清晰容易摸脈。

然後,用另外一側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尖輕輕放到該手腕上,如果沒有感受到脈搏,可以多換幾個位置稍加尋找自己的脈搏,如果反覆多次都摸不到脈搏,最好去醫院請醫生就診。

最後,摸到脈搏後最重要的就是記錄脈搏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所以每次摸脈的時間不能少於一分鐘,同時還要感受脈搏跳動是否規律、脈搏的強弱情況,兩邊的手腕都要進行摸脈,可以作為一個對比。

健康人群的脈搏跳動情況是怎樣的呢?一般情況下,休息時的正常脈搏每分鐘約在

60-90次之間,高於100次就可能意味著心跳過速,低於50次則可能是心動過緩。過高或過低都是代表心臟出現心律失常,應該引起重視。

中醫把脈有方法!40歲以上要學會給自己號脈,掌握自己的健康

那麼,怎樣的脈搏是疾病的徵兆呢?

一、脈搏跳動過慢

如果在摸脈時發現自己的脈搏跳動次數過慢要引起注意,當脈搏跳動次數在40-60次左右時,而且越來越慢,脈搏較弱時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這是中老年人非常兇險的疾病,尤其是原本就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發現脈搏跳動過慢,還伴有胸悶、心悸的話最好馬上就醫。

二、脈搏跳動過快

老年人很容易發生心律失常,也叫做房顫,是導致老年人中風的主要因素,摸脈可以提前預知房顫的發生,它的脈搏特點是脈搏跳動過快,而且脈搏跳動非常不整齊,如果有經常摸脈習慣的人應該很容易就能判斷出心律失常的脈象。

中醫把脈有方法!40歲以上要學會給自己號脈,掌握自己的健康

老年人應該養成摸脈的好習慣,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人更加要注意,最好每天都能能夠抽幾分鐘的時間來摸脈。中年人現在壓力越來越大,猝死等心臟疾病也時有發生,如果發現自己有胸悶、胸痛、心悸等症狀時,最好也試試摸脈。如果發現自己的脈搏跳動異常不一定代表出現心臟問題,但如果長期脈搏跳動都有問題的話就要及時就醫了。

【想免費學習中醫,或諮詢健康問題,私信回覆:中醫,即可諮詢。】

【您的諮詢與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讓我們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