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瞭解古代的“免戰牌”嗎?高掛免戰牌後,對方就不再進攻嗎

看過古典小說的,或者聽過歷史評書的,在印象當中都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詞彙:免戰牌。而且,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楊家將》、《隋唐演義》等古典評書,無一例外都出現過“免戰高宣”的說法。那我們就奇怪了,免戰牌為什麼會這麼有約束力?怎麼一掛敵人就不再進攻了呢?

你真正瞭解古代的“免戰牌”嗎?高掛免戰牌後,對方就不再進攻嗎

免戰高宣只是一定年代的國家禮儀,你要當成福氣可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如果說出實話來,可能很多人都大跌眼鏡,因為這所謂的免戰牌不過是一種時代的象徵,而小說中也好,評書裡也罷,絕對是將這免戰牌的功效神化了。

首先,我們必須要清楚這樣一個事實。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社會雖然傳統,但卻有著非常嚴格的禮儀標準。哪怕是打仗,如果對方沒說準備好,另一方也絕對不會出其不意地進行攻打。因為這樣的出戰,有違儒家禮數,不被世人認可。

說起這個按禮制出戰的典例,宋襄公絕對是不能不提的一個人。他本人對於戰爭也好,還是治國也好,一直是禮貌有加的。但當時各國已經開始利益私有化,在戰爭面前開始講求戰術戰略。

但在這方面,宋襄公就如同木頭疙瘩一塊,由始至終不曾改變過,結果,當他與楚國對戰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他排兵佈陣等待楚國宣戰,當時他是有先機的,但奈何就是要守禮制。最後,他只看禮制了,人家楚國來了個先兵後禮,將宋襄公打得落花流水。

你真正瞭解古代的“免戰牌”嗎?高掛免戰牌後,對方就不再進攻嗎

當然,這屬於是個案,我們只是想通過宋襄公的遭遇告訴大家,在春秋時期,禮制一度領導所有潮流。輿論幾乎是萬能的,可以讓所有人卻步。在這樣的前提下,各國交戰時,只要掛出免戰牌,那還真的有用,至少對方不會窮追猛打。不然他們會被世人所不齒,如此贏了比輸了還難看。

可問題是,這種免戰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是隻適合在春秋時期,而且也不是整個時期,只不過是一段時間內。假如你以為備好軍糧,堵好城門,來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死守,將對方軍士給活活等回去,那你就太過天真了。

你真正瞭解古代的“免戰牌”嗎?高掛免戰牌後,對方就不再進攻嗎

為什麼這樣說?你想在視禮數為生命的春秋時期都有可能讓人違背禮制,那在禮崩樂壞的年代不就更不值一提了嗎?

你想免戰,想以等待來乾耗人家的糧草?做夢去吧。人家又不傻,大軍一到,國家就要消耗成千上萬的軍資費用。明明可以快點打完收兵的,會為著什麼禮制而讓你享受“免戰”的福利?哪個時代也沒有純傻子不是?

所以,免戰牌這種東西,說起來是一項戰爭福利,但有時候很可能給自己留下無窮的後患。因此,有免戰牌是真的,管不管用就完全要看當時你的對手如何來看待它了。如果遇到宋襄公式的禮數之人,那就恭喜你了,假如不是,對不起,你掛十塊免戰牌也無濟無事。

你真正瞭解古代的“免戰牌”嗎?高掛免戰牌後,對方就不再進攻嗎

免戰牌不是免死牌,掛出來之後的後果,可能是你所想不到的

說起這免戰牌,它是在哪個時代出現的還真不好說,但清朝時期的評書講演中就非常受人關注了。比如《說岳全傳》裡就有這樣一段:城上即將“免戰牌”掛起,隨你叫罵,總不出戰。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掛了免戰牌,其實並不等於人家認可不戰,不然也不會有罵陣一說了。對方也就是實在攻不進你的城中,不然連罵也不罵,直接就攻進來了。

但在古代的時候,純樸的民眾對這個免戰牌是非常相信的,因為他們處於相對樸實的年代,信用是一種被看成尊貴無比的東西,所以深信只要大家都認可免戰牌,那肯定不會在掛了免戰牌之後還發動人馬。

你真正瞭解古代的“免戰牌”嗎?高掛免戰牌後,對方就不再進攻嗎

可事實上,這樣理解免戰牌是不對的,古時候有免戰牌不假,而且也一度真的受到實用與尊重。可隨著儒家思想的消褪,這種免戰牌就相當於雞肋了。

比如說清軍初入關時,明朝軍隊沒少掛免戰牌,但人家該搶搶,該打打,不擄掠個盡興絕不收兵。有的時候,清軍看著明朝軍隊不敢動,還會非常挑事地用木牌子寫上“各官免送”的免戰牌,然後直接送去明朝軍中。

看看,這免戰牌都成了反作用了,直接被人家清軍拿來羞辱你大明江山,如此免與不免的戰牌還有什麼意義?最初掛免戰牌可是非常禮貌的一種避免戰爭的行為。


你真正瞭解古代的“免戰牌”嗎?高掛免戰牌後,對方就不再進攻嗎

因此,在後來朝代的對戰之中,免戰牌已經不是最初的意義,他本身不再是等候合適的機會出兵對戰,而成了一種心理上的屈辱。一旦將免戰牌掛出去,那就勢必說明一個問題:我們打不起了。這給自己家的隊伍最直接的心理弱勢,勢氣一無,自然也就只剩下捱打的份兒了。

另外,免戰牌在後來其實根本就變成了投降的意味。因為打不打那是勝利者一方的事情,他如果要打你,你掛一百塊也不管用。而且後來的戰爭中,通常免戰牌一掛,那都是在醞釀投降條件的基礎,之所以先把免戰牌掛出來,就是要求你不要再傷害無辜了。

所以,免戰牌這種東西,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戰不假,但想要免死,卻是不現實的。只要你不投降,那你就只有被迫迎接戰爭,被迫受死的份兒,其他的,那都是假的。

你真正瞭解古代的“免戰牌”嗎?高掛免戰牌後,對方就不再進攻嗎

據說清軍在甲午戰爭中曾特別向日本求“免戰牌”,結果卻因此中了日本的計,當時逃跑的清軍“死屍遍地,血水成渠,慘目傷心,不堪言狀”。這其實也就說明了免戰牌這種東西的本質意義:它的用途全在勝利的一方,至於如何用則是人家的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