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石別村是位於雲南省丘北縣清水江岸的一個壯族村落,“石別”是壯族語言,大意為石頭上的樹。早就聽說石別村有保存完好的壯族“幹欄式”建築,可就是沒有機會去看看。不久前,有機會親臨石別村,瞭解石別村古老的“幹欄式”建築,探秘壯族的古老文化。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在丘北縣溫瀏鄉幹石洞石頭村拍攝後,前往雲南省丘北縣清水江岸的一個壯族村落:石別村,途中經過清水江猴爬巖大峽谷風景區。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全部是人工開挖的清水江隧道。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猴爬巖大峽谷位於丘北縣東北,由峽谷、動植物、瀑布、暗河、溶洞構成。因猴子常在絕壁上嬉戲,少者數十隻,多者百餘隻,故名猴爬巖。具有“險於峽,趣於猴,魂於綠,遊於幽”的特點,是觀光、漂流、探險之佳地。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清水江由南向北貫穿整個大峽谷,巍峨群山到這裡被無情的劈成兩半,一邊在東,一邊在西,近在咫尺,卻永遠相望。上蒼鬼斧神工使天塹變通途,讓清水江水順利流向南盤江。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猴爬巖古木參天,蒼滕掩蔽、枯木倒掛,植物基本保持原始群落狀態。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猴爬巖奇峰奇石奇水、幽洞幽谷幽徑隨處可見,很多洞穴點綴峭壁,稀疏的千年古樹牢牢的定根懸崖,天地間就是奇,奇就奇在人不能造就,而又像人工雕刻,這就是大自然的傑作。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石別村位於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東北面,石別村坐落在南盤江支流清水江畔的半山腰上,坐北朝南,村子背靠綿綿大山,村前則是滔滔不絕的清水江,清水江奔流到石別村突然繞了一個彎,如一道彩虹。水流湍急,氣勢磅礴,十分壯觀。就是這條江,造就了沿岸河谷地帶的形成,時寬時窄的河谷,一丘丘稻田彎彎曲曲,一塊塊田壟無規無矩,就是這些田地,養育了石別村一代代壯家兒女。

視頻加載中...

視頻: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190多座上百年曆史的吊腳樓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山坡上,寨腳是平整的田疇,石葵河呈“S”型繞村而過。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由於壯族先民選這樣的環境建村落,所以許多村寨有“村前一曲水,村後萬重山”之美,體現了壯族選擇優秀環境建立村落的文化觀念。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壯族稱居住的房屋為“幹欄”,壯族的這種民居也稱為“幹欄”民居,這種住房形式,宜於潮溼多雨,夏日酷熱,地勢不平的南方山坡地。房屋的前面或後面,建有曬臺,以晾曬物品和納涼;從地面進入中層住人的大門,用方塊石條或木板砌成一級一級而上的階梯。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石別村陡峭的山樑上依山勢而建的200餘棟房子從上往下層層疊疊,一直延伸到清水江邊,灰土土的瓦屋面透視出黑黝黝的色調,偶爾有炊煙從瓦片裡竄出,形成菸絲,搖搖晃晃,輕曼於棟棟房屋之上。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公路恰好從石別村寨子背後的山樑上經過,這條公路是石別村與外界溝通聯繫的主要通道。站在寨子後高高的山坡上俯瞰,江對面的山高大雄峻,呈東西走向綿綿數十公里,把石別村包圍在狹小的河谷一隅。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石別村主要取決於地基所在位置的山勢,地勢較高而且很陡的房子,除了在正面設置木樓梯外,還在最上層的靠山背面開一道門,方便出入。有的人家開兩道門,或者更多。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石別村的古老“幹欄式”建築風格大體相同,房子坐向正面都建有吊腳樓,二樓正面除了雕上蘇樓外,其它基本沒有什麼裝飾,外觀卻不盡相同。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這些房子都建在陡坡上,高熊熊的,如建在懸崖峭壁上。每棟房子在建蓋平整地基時,都要花大氣力往山肚子裡挖,硬生生挖出半塊宅基地。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由山頂順勢而下進入村子。石別村入村路是一條3米左右寬的陡坡水泥路,高高低低,彎彎拐拐,雖然有些地方用水泥砂漿填滿,但光滑裸露的古老石頭還依稀可見,房子拐角的石牆被牛擦的光亮。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村子被鳳尾竹、芭蕉林環抱,水車在清水江裡唱著古老的歌謠,走過鐵索吊橋,兩株高大筆直的木棉樹挺立在江邊,神奇的大榕樹一年分別於春、秋季節發兩次葉,江裡有農人在撒網捕魚,人文和自然景觀組合成一幅田園牧歌式的秀美畫卷。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枝繁葉茂的古榕樹和密密的竹林棚裝點著古村落,清水江邊火紅的攀枝花樹與之遙相呼應。古村、古房、古樹構成了一幅優美的風景畫,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緊挨窄路的就是壯家民宅了,這些民宅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樓盤下是用石頭壘砌的牆,樓盤上有的是用土舂的牆,有的是用木板修建的牆。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為什麼入村的道路會是彎彎拐拐的呢?仔細觀察,原來這路是因房子的落向而修的,房子怎樣轉,路就怎樣轉。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當年石別村的祖先們是先修好路才蓋房子,還是先蓋房子才修路,不得而知。古老的東西有時候是一個秘密,後人因為不知道這個秘密,石別村的路就是一個秘密。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有的地方路窄得牛車都很難調頭,進入各家各戶的路更窄,只能一個人過,似乎有些像城市裡的死衚衕。可拐一個彎,又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瞬間的壓抑又馬上得到釋放,走在這樣的村路上很有意思。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我以為,一個村就應該有一條寬寬的主街道,大車小車、牛車馬車都方便過。可在石別村找不到,我問村裡的老大爹,他說:“我們村從老祖先搬來時就是這個樣子。”我恍然大悟:哦,這就是古村,如果有我想象的那些大街道,還不現代了嗎?怎麼還叫古村落呢。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房子的橫樑都搭在靠山面的地板上,用木樁固定,另一頭則用六棵直徑在40釐米以上的大柱子支撐,用大木柱子支撐的這面正好是房子的正面,一半懸空吊腳,猶如空中樓閣。像這樣高難度的建築,我在國內幾個名山聖地見過,而石別村的民宅建造得如此完美,工藝如此精湛,我還是第一次見過,我被石別村有這樣巧奪天工的工匠折服了。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有的因地基寬窄不等,長短不一,建蓋的房子也就成了這種形狀。我走馬觀花地看了很多間房子,發現各棟房子雖然都是瓦屋面,但房子的大小都不一樣。也許,這就是石別村古老建築的另一特色。

探訪普者黑最具特色的壯族古村落.石別村

石別村的“幹欄式”建築為什麼保存得那麼完好,就是因為這種建築非常適合石別村的壯族群眾居住。好的東西會被人們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不好的東西會被人們遺棄,但願石別村的“幹欄式”建築能永遠保留下來,成為當地壯族群眾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