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Doris妈妈说育儿”。

有的人说,孩子的一生就像是一部电视剧。每一集都是慢慢成长的过程,而每一集中的人物关系都在慢慢变化。如果我们跳过了前20集再看一部电视剧,是肯定无法看懂的,其实哪怕跳了前三集也是如此。

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隔壁的宝妈也是这么想的,宝宝虽然还小,才三岁,不过她也很注重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举动,想要从小给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所以每当孩子做出一些“捣蛋”的举动时,她总会也会责令制止。特别是最近经常乱扔玩具,还很认生,这让这位宝妈有些心烦,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其实我们不应该盲目地把孩子变成自己心目中想要的样子,而是应该先去了解三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会出现哪些特征和表现,再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1、三岁其实是一个很特殊的年龄

一般三岁左右的孩子,都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但是还不能有效地理智思考。而这个时候他们的主观意识其实已经开始慢慢苏醒,在做一些事情上面都有自己的习惯和节奏。

特别是这个年龄的宝宝对于父母的情绪和表现都极其敏感,会觉得父母的爱就是一切,是不能和别人分享的。

而三岁左右的宝宝已经开始模仿大人的行为举止,吃饭、睡觉、上厕所等等都会模仿,也会想自己处理这些事情。这个时候孩子的智力发育可是相当快的,而且记忆力也非常好,对于周围的事物也抱有极大的兴趣。

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三岁这个阶段孩子所拥有的特性,针对性地教育他,或者对他的一些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进行更专业的分析。特别是一些我们大人认为孩子在捣蛋的举动,比如:扔玩具、认生、撕纸等。

其实家长们不知道的是,这些我们所认为孩子在捣蛋的事,其实是孩子在发展自我。

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2、孩子在发展自我时,却让家长觉得在捣蛋的行为

扔东西

三岁时候的孩子其实正是处于手的敏感期,这个时候宝宝就喜欢不断扔东西,因为他可以通过“扔”的这个动作来锻炼到自己的手脑协调的能力,同时扔东西还可以帮助宝宝感知周围的空间,比如前后左右高低等概念。

自言自语

很多家长会说自己的宝宝经常在玩玩具的时候自言自语,其实不用担心,这个时候的宝宝其实是在锻炼自己的想象力。他们经常把自己当作正义的使者,就好像在演一部电影一样,随着剧情的推进,宝宝的想象力也越来越强,逻辑思维能力也同样在不断提高。

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认生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认生是内向、害羞的表现,其实并不是。这个时候的宝宝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了简单的分辨能力,但是这种分辨能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在看到陌生人的时候他都会仔细观察,并且比较陌生人和熟人的面孔有什么区别。

其实认生只是宝宝先天自我保护的本能,家长们不要过多担心,这是孩子在智力发展阶段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撕纸

很多宝宝都擅长撕纸、破坏等事情,这让家长们很是头疼。其实撕纸对于宝宝是很有益处的一件事,别看撕纸这个过程很简单,但是要双手肌肉、手臂肌肉还有手腕这几个部分相互配合,再加上大脑的指令才可以完成。

这对宝宝的好处就在于撕纸能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手部运动的能力等,毕竟在破坏东西时,宝宝所能运用到的肌肉越多就越能更好的锻炼到自己的协调能力。这里要注意的是,孩子要主动锻炼,被动挨打不叫锻炼。

可是我们就这么放任孩子?随便扔东西随便撕纸?到最后收拾屋子的还不是我们这些做家长们的吗,再有就是一些玩具啊都摔坏了,我们家长是否应该引导一下呢?答案是是的,只不过怎么引导如何引导,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3、如何引导宝宝的这些“坏习惯”

针对于扔东西这件事,很多家长可能都是倾向于直接斥责,而不是好好地沟通和教育,因为我们根本不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所以在宝宝扔东西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主动陪伴宝宝一起玩,并且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哪些可以扔哪些不可以扔。

家长们应该主动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对于空间的认知,前后左右等方向上的认知。比如在做这种扔东西的游戏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孩子朝着不同的方向扔,在一边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的同时还可以给孩子灌输空间的概念。

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在孩子自言自语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完全可以融入进去,扮演孩子脑海剧本中的一个角色,并且对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事情发出疑惑,并且请求孩子主动给我们解释他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剧情。

有时候孩子的角度和大人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些可能和我们大人认知所不相符的剧情也不要过多质疑或者表示否定,让孩子自己天马行空,不给孩子带上枷锁,这才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

像一些咬手、认生等孩子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家长们不用过多担心。对于咬手完全可以找一些替代物,比如奶嘴、牙胶等。孩子这种协调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行为,对他自己本身是很有益处的。

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而孩子认生的话,家长们也大可不必强迫孩子叫人,完全可以在事后和孩子好好沟通,毕竟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语言能力,虽然逻辑上和我们大人不同,但是沟通是完全可以满足的。我们要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再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是最正确的。

以上就是孩子的一些捣蛋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家长们又该如何引导。对于此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建议吗?请在下方评论出来吧,我们一起讨论!

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想了解和学习更多育儿知识吗?那就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搜索栏输入你想要找的如“育儿知识”,然后就会看一系列你要找的内容。

扔东西又捣蛋?孩子“三岁叛逆期”,妈妈要科学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