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實施一攬子宏觀政策穩預期 存款基準利率先不調整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日前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線上舉辦的第127期經濟每月談上表示,宏觀政策應從短期分散化政策轉向實施一攬子政策。一攬子宏觀政策能夠向社會傳遞恢復和振興經濟的信心,也能夠對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發揮積極作用。

具體而言,第一,要加大財政政策力度,一是可以進一步提高財政赤字率,如果在去年2.8%的基礎上提高1個百分點,預算可以增加1萬億元,彌補財政增支減收壓力,增加穩定經濟的資金支出。二是發行特別國債,具體發行規模可以在綜合評估疫情對經濟影響的基礎上而定。三是要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的規模,考慮今年再擴大到3.5萬億元,同時擴大專項債的使用範圍,提高用於資本金的比例,以更好發揮專項債撬動社會資金的槓桿作用。

第二,穩健的貨幣政策也要發揮積極作用。考慮將分步驟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與發行特別國債有效結合起來,並且通過定向降準工具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引導金融機構下調貸款利率,幫助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不過,在當前居民收入下降、物價維持高位的情況下,降低利率應該是不對稱的,存款基準利率先不調整。

第三,要充分挖掘國內消費需求。疫情對線下消費衝擊非常明顯,要進一步採取措施復商復市,同時繼續發揮好線上消費穩定居民消費的作用。此外,還應增加政府公共消費支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低收入群體提供生活保障。

第四,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要加快推動在建項目復工,啟動已開工已批准的項目建設。同時,考慮到對沖疫情衝擊和影響,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老舊小區改造。二是加強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三是新基建,加快啟動5G基站、大數據中心、雲計算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四是結合十四五規劃,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啟動一批支撐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比如正在規劃中的沿江高鐵。值得注意的是,擴大投資一定要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用好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也非常重要。

第五,要把保企業、保就業、保民生放在核心位置。保住了企業就保住了就業崗位,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涉及到千千萬萬人的就業。所以,要抓好社保階段性減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就業補貼等政策,促進落地見效;還要抓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降低利息負擔等政策,讓中小微企業能夠生存下來。就業關係到千千萬萬的家庭,要通過減負、穩崗、擴就業等政策的實施來穩定就業,特別是特定人群的就業。要強化對困難群體的救助,特別是對其基本生活的保障,提高普惠補助標準,啟動相關價格補貼聯動機制。

第六,要加快實施產業鏈、供應鏈補短板工程。一是下決心推動實現一些關鍵環節國產替代,比如半導體設備,支持國產化應用和進口替代,依託龍頭企業帶動供應鏈本土化,培育國內供應商。二是制定好應對國際供應鏈中斷的預案,對國內短期內難以替代的進口中間品和設備要增加“備胎”,對國內可以替代的要儘快啟動國內供應商生產。三是要採取措施保障出口企業海外訂單的交付能力,加快國內航空物流公司發展。四是要深化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鼓勵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拓展發展空間;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特別是推進土地制度改革,釋放農村存量集體建設用地,增加城市土地供給,降低土地價格;擴大金融、電信等服務業對外開放;實施好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更好保護外資的合法權益,繼續壓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增大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