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心者得天下,千古帝王劉邦

人心,一把懸在統治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正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心可以助國家從逆境中振奮,同樣也可以將國家從興旺中墜入深淵。

秦之強大前所未有,始皇帝的雄韜偉略也叫後人難望其項背,嬴政的政治夙願是世代相傳,只可惜的是,不可一世的大秦只存活了14年。

得人心者得天下,千古帝王劉邦


人心,使始皇帝一手建立起來的大秦帝國幾乎在一夜間崩塌;同樣是人心,卻可以助屢戰屢敗的劉邦,建立起興盛了三百年之久的漢王朝。

偉人毛澤東曾評價劉邦:“封建社會里最厲害的皇帝。”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是歷史上堪稱千古一帝的君王,但“最厲害的皇帝”偉人卻給了劉邦。

劉邦確實強大,強大到已經不需要什麼文韜武略。劉邦可以在與項羽的作戰中屢戰屢敗,只需要一場勝利就可以致項羽於死地。

得人心者得天下,千古帝王劉邦


許多人對此都是大惑不解,究其原因不外乎“人心”二字。

劉邦人心所向,即使作戰失敗了,兵員也會迅速補齊,輜重也會由百姓供給;項羽心胸狹窄,性格暴虐,秦人都怕項羽,不得人心。作戰後,只有消耗沒有補充,日子久後項羽雖然屢有勝績,自身的消耗也在潛移默化中,一但失敗,等待楚軍的就只有滅亡。

世人皆知人心所向,可獲得人心的辦法可不是輕易而舉的,那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

《史記》記載高祖曾為韓信解衣推食的故事,若是一般人做出來,搞不好就被扣頂惺惺作態,拉攏人心的帽子,但劉邦做起來竟十分自然,雖然不知道細節,但是韓信很受用。

得人心者得天下,千古帝王劉邦


某種程度來說,也因此事,韓信多次想反叛,最後都覺得對不起劉邦才作罷。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在洛陽南宮的一次犒賞宴會上問:“寡人為何能一統天下,而項羽卻失掉天下?”

有人答曰:“漢王願意跟功臣分享勝利果實,分封土地和爵位,所以人們都支持漢王。”

劉邦搖了搖頭說:“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寡人不及張良;安撫民眾,供給糧草寡人不及蕭何;奮勇殺敵,戰無不勝,寡人不及韓信。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卻不信任他,豈有不敗之理。”

劉邦說的極是,這正是劉邦的長處,知人善用。但有一點值得思考,得有人可用,有人願意為你所用,這就是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千古帝王劉邦


掌控人心於無形中,顯然劉邦正是這方面的天才。就以上面事件為例,看似普通的對話,卻在無形中收買了功臣們的人心。

劉邦的話表面看是分析自己和項羽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實際上是向功臣表示劉邦沒有忘記大家的功勞,作為一國之君,心裡永遠放著跟劉邦打天下的功臣們,如此一來,人心自然歸一。

劉邦確實是位人心所向的皇帝,在劉邦百年之後,朝中一些重臣,一直沒忘自己漢臣的身份,呂后一死,這些大臣便剷除呂氏,重振劉家江山。

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