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閱讀社會

汪曾祺先生曾說:“晚上燈下讀書,不知身在何世。”此語道出了讀書的至高境界——忘我。與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有異曲同工之妙。經史子集,浩浩典籍,足以皓首窮經。東漢時蜀郡人王阜,“少好經學,年十一,辭父母,欲出精廬。以尚少,不見聽。後阜竊書誦盡,日辭,欲之犍為定生學經,取錢二千、布二端去。母追求到武陽北男謁舍家得阜,將還。後歲餘,白父升曰:‘令我出學仕宦,儻至到今,毋乘跛馬車。’升憐其言,聽之定所受《韓詩》,年七十為食侍謀,童子傳授業,聲聞鄉里。”王阜對於知識的渴望、百折不回的精神,令人敬佩。

據《東觀漢記》載,曹褒,“篤學有大度,常慕叔孫通為漢禮儀,晝夜研精沉思,寢則懷鉛筆,行則誦文書。當其念至,忽忘所之。”張玄,“專意經書,方其講論時,至不食終日,忽然如不飢渴者也。”高鳳,“誦讀晝夜不絕聲。妻嘗之田,曝麥於庭,以竿授鳳,令護雞。鳳受竿誦經如故,天大雷,暴雨流淹。鳳留意在經史,忽不視麥,麥隨水漂去。”歷史上如此這般一心向學的故事,不勝枚舉。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講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此語道出了從惆悵迷惘到上下求索再到豁然開朗的學習過程。治學不可能是所有人的職業,但讀書卻應該成為每個人的終身愛好。隨著時間的流逝,增長的不應僅僅是春秋,還應有清識。

走向閱讀社會

誠然,讀書的過程苦樂參半。

讀書,我們可以瞭解騷賦之華美、唐詩之壯美、宋詞之秀美。讀書,我們可以知曉大夫屈原悲憤深沉的愛國之心、魏晉名士飲酒談玄的灑脫不羈、邊塞詩人白日放歌的舒闊豪邁。讀書,我們可以與各個朝代的人對話,聆聽先賢的教誨;也可以與不同國別的人溝通,領略別樣的風情。《文心雕龍·神思》總結為“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

讀書人身處斗室而胸懷天下,形在江海而心存魏闕。只有多讀書,才能瞭解歷史變遷、人性善惡,在變幻無常、來來往往的世事中披沙揀金、洞若觀火,在紛繁複雜、熙熙攘攘的生活中不役於物、內心堅定。“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知春秋五霸之興衰則知任何一國不可能永遠稱雄,知諸子百家之求索則知人生的最大意義在於濟世濟人。

我國自古崇尚讀書治學,形成了懸樑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管寧割席等成語故事,甚至“書卷氣”也成為對一個人外貌頗具情懷的讚美詞彙。《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即便如此,孔子仍有遺憾。《論語·述而》載:“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讀書,於個人可以豐富學識、提升素養;於國家可以延攬人才、清明世風。兩漢的察舉制、魏晉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降的科舉制,考核的都是才學。漢代的博學鴻儒有“問難”的傳統,而所謂的“清流”,他們的意見、議論有時也足以影響朝局,歷代帝王都要有意無意表現出愛惜人才、禮賢下士的樣子來。《史記·留侯世家》記載,漢朝初期,高祖劉邦“欲廢太子,立戚夫人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留侯張良向呂后推薦了商山四皓。劉邦之所以“高此四人”並放棄了廢除劉盈太子之位的想法,是因為他們是秦始皇所設70名博士官中碩果僅存的四位,有學富五車的學識和義不為漢臣的氣節。

讀到好書是人生樂事,在科技、媒體發達的今天,讀書的方法日趨多樣化,出現了微信讀書、手機聽書等滿足快節奏生活的碎片化讀書方式。信息來源渠道多樣化、信息量巨大的科技時代,作為傳統閱讀方式的紙質圖書如何突出重圍,獲得讀者青睞?如何才能出版令人讀來如沐春風、擊節而歌的好書?出版工作者如何與讀者有效銜接,出版既讓人感興趣又有內涵的圖書?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物質大繁盛的背景下,必須要有與經濟實力相對應的文化軟實力,這是綜合國力的體現。作為文化繁榮不可或缺的部分,多出好書,是出版工作者的職業責任、社會擔當和歷史使命。特別是在我國經濟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形勢下,出版業作為圖書產品的供給側,也應加大改革的力度,優化資源配置,找準自己的定位、突破口與著力點。

出版管理部門近兩年削減書號數量、緊抓圖書質量,就是在倒逼出版機構力爭好鋼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出好書。所以,出版業必須從以前的粗放型發展向集約型發展轉變,從以前的泥沙俱下、蘿蔔快了不洗泥、以數量求效益向精耕細作、如琢如磨、提高單品種效益轉變。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成為一名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出版工作者,必須一專多能,既要成為對出版知識充分了解的專家,又必須是多學科、寬領域廣泛涉獵的雜家,還要能夠沉下心來,甘心做一名書籍匠人,做好讀者興趣和圖書內容的平衡。

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又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這是讀書人與出版人共同的節日,希望書籍可以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希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早日實現。

(作者:曹美娜,系光明日報出版社編輯)

來源:光明日報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