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脊樑——長城

中華民族的脊樑——長城


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長城代表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奮鬥精神,作為一名驕傲的中國人,我們一定要去親身感受一下它雄偉和壯麗的雄姿!

先睹為快

我國的萬里長城,以它舉世罕見的浩大工程、雄偉的氣魄和悠久的歷史著稱於世,被列為世界奇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世界各地的旅遊者,都想前往攀登,一睹長城的雄姿。可是,你知道長城的修建歷史和主要構成嗎?下面就慢慢講述:

毛主席的“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我們早已耳熟能詳。而長城的修建,則應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隨後,到了秦朝時,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他把前人遺留的長城連成了萬里長城。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為了加強統治,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帶著30萬軍隊和很多的勞力將原來北方的燕、趙、秦長城連了起來,並加以擴充,歷時9年修築了一條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綿延萬里的長城,這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道萬里長城。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蹟。

此後,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漢武帝為了抵禦外強,修築了一條近兩萬裡的長城,漢長城是秦長城的一道前沿陣地和防線,它西起新疆,東到遼東,是中國歷史上修築長城最長的朝代。

而明長城修建則達到了長城修建史上的頂峰,就其工程之大,技術之精來說,堪稱獨一無二。當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時,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朝廷為了抵禦元朝殘餘軍事勢力的進攻和女真族的侵擾,開始修築長城。明朝大規模修築長城達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東起遼寧丹東鴨綠江邊的虎山,西到甘肅嘉峪關的明長城全長6350千米。

在我國古代,除了這三次龐大的修築長城的工程外,據統計,先後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都修建過長城。

接下來,再來了解一下長城構成。長城由關隘、城牆、城臺和烽火臺四部分組成。關隘一般都建在形勢險要之處,居庸關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它是抵禦外敵的屏障。長城的城牆都非常高大,它的城牆不是一般的土牆,而是整齊的條石和結實的青磚砌築的。

有人計算,如果把明長城所用的磚、石和土方,築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圍牆,可以繞地球一週。居庸關和八達嶺附近的長城,城牆平均高7.8米,最高達14米,城牆的外側一般都選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的困難。城牆頂寬達5.8米,可容得下五馬並騎;城臺是每隔300至500米的一組高出牆頂的方形建築,是巡邏放哨的地方。烽火臺專門傳遞軍情。比如: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如此傳遞,千里之外的敵情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就能夠讓朝廷知道。

修建長城的地域一般比較險峻,所以,先不用忙著去討論如何去燒製這些磚石,就是單單把它們通過崎嶇的山間小路送達修建工地,已經是一項十分龐大的工程。這樣龐大的工程就是放在現在也稱得上大工程、大手筆了。在古代交通運輸工具極其落後的情況下,勞動人民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實在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如今,長城在經過幾次修整之後,基本恢復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防禦性城牆,它遍佈我國16個省區,全長達到了10.8萬里。

長城是中華民族攀登的縮影,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徵。如今,當我們再次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置身於群山峻嶺的景色中,不僅深深地為中華兒女的聰明智慧所折服,為他們的偉大氣魄和堅毅精神所感動。

我們今天見到的是明長城,雖然它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軍事價值,可是,它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外遊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我們看到,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長城作為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和中華人民的驕傲,煥發出新的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