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一个人的人生里藏着原生家庭的模样

《杨绛传》:一个人的人生里藏着原生家庭的模样

《杨绛传》:一个人的人生里藏着原生家庭的模样

她被钱钟书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她被周国平称赞为可敬可爱的人。


她的才情卓然于世界,她的爱情琴瑟和鸣,她的家庭美满幸福。


常常令人感叹,世上竟有这样一位美好的女子,始终明媚从容,淡定优雅,灵魂散发着香气。


很多人都渴望活成她的样子,究其原因,也许我们可以从她的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1.童年得到的爱与尊重,是长大后的光


杨绛,出生在江苏的一个书香世家。


《杨绛传》:一个人的人生里藏着原生家庭的模样


她的父亲杨阴杭,是一位文采斐然,刚正不阿的律师。杨绛家中四个孩子,父母亲都一样疼爱,没有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


他的父亲一辈子行事低调,但对于教育孩子,自有一套方法。无论家庭富足还是贫穷,他都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杨绛上学时并不是一个满分的好学生,念高中时还分不清平仄音,父亲安慰她,不要紧,到时候自然就会了。


他更多时候是鼓励孩子自己探索和了解世界,而不是告诉你该怎样去做。


杨绛读书的时候,各科成绩都比较平均,即可学文科也可以学理科,杨绛的老师建议她学理科。

杨绛去问父亲,父亲告诉她,你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最后杨绛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文学。


在教育这条路上,杨绛的父母更多的是给予孩子尊重与支持,让其按兴趣发展自己,顺其自然的成长。而不是给予压力让孩子不堪重负。


由此可见,杨绛能有如此好的性格,不得不说与家庭氛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小就不缺爱的杨绛,以至于内心始终像个小宇宙一样,一直有能力去爱自己、爱别人。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杨绛酷爱读书。杨绛的阅读习惯就是深受父母的影响。

杨绛的母亲唐须嫈,知书达理,持家有道。也特别喜欢看书,看到开心处会开心的笑。遇到一些疑惑的内容还会和杨绛谈论一番。

杨绛的父亲日日读书,杨绛喜欢什么书,他的父亲一定给她买回来。

父亲曾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不好过。”杨绛说。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星期都白过了。”

杨绛直到100多岁,依然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

常常听到很多人抱怨,孩子不愿意阅读,不爱看课外书。其实有些习惯是耳濡目染熏陶出来的。

现在的父母都是手机控,因此孩子小小年纪就可以把手机玩的很好,解锁各种技能。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你是什么样,孩子自然学什么样。

与其说教孩子,不如从改变自己开始,以身作则。

3.孩子的婚姻里藏着父母爱情的模样

杨绛和钱钟书的幸福婚姻可谓羡煞了旁人。

《杨绛传》:一个人的人生里藏着原生家庭的模样

二人相敬如宾,琴瑟和鸣,温柔了岁月,也惊艳了时光。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杨绛的婚姻观得益于她温暖的原生家庭。


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曾提到了父母的关系:

“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们子女从小到大,没听到他们吵过一次架。


旧式夫妇不吵架的也常有,不过女方会有委屈闷在心里,夫妻间的共同语言也不多,我父母却无话不谈。


他们谈的话真多,过去的、当前的、有关自己的、有关亲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气的......


两个人长河一般的对话,听起来甚至好像在阅读拉布吕耶尔的《人性与世态》。


后来我父亲辞职做了律师,他把每一件受理的案子,都会详细地向母亲诉述,比如为什么事,涉及什么人等等。


他们俩还会一起分析、一起讨论,现在想来,那些案件都可补充《人性与世态》作为生动的例证。”


由此可见,杨绛生活在一个父母感情稳定、特别和睦、充满着自由民主气息浓郁的家庭。

他们相处的方式成了儿女婚姻的榜样。

《杨绛传》:一个人的人生里藏着原生家庭的模样

以至于她和钱钟书两个人一辈子有说不完的话。


我们的原生家庭已经无法选择了,但是我们的现在,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可以从现在开始选择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