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鸚鵡、烏鴉能有多聰明?江蘇“愛鳥周”生態講壇帶你瞭解

虎皮鸚鵡、烏鴉能有多聰明?江蘇“愛鳥周”生態講壇帶你瞭解

現代快報訊(記者盧河燕/文施向輝/攝)智慧的虎皮鸚鵡更具吸引力;烏鴉會“喝水”,善於使用工具獲得美食……4月20日,江蘇省“愛鳥周”系列活動——生態講壇舉行,首場講座由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忠秋開講。據瞭解,近20萬網友在線觀看,讓愛鳥護鳥的正能量傳得更遠。

虎皮鸚鵡、烏鴉能有多聰明?江蘇“愛鳥周”生態講壇帶你瞭解

“鴉科鳥類和鸚鵡類都是鳥類中認知能力較高的類群。”李忠秋介紹,2019年美國《科學》雜誌曾發表一項研究成果,證明了虎皮鸚鵡的認知能力在挑選伴侶時發揮了作用。

“科學家準備了9組實驗對象,每組包括1只雌鳥、2只雄鳥。每組3只鳥都會被放入一個三隔間的實驗籠。雌鳥在中間,雄鳥在兩旁。”李忠秋說,研究人員首先會觀察,雌鳥更青睞哪一隻異性。第一階段,研究人員沒有介入,只記錄雌鳥在哪邊停留的時間更久。

初次選擇結果出來後,科研人員對那隻不太被喜歡的雄鳥技能培訓,教它自己取食,打開一個需要三步驟才能打開的小抽屜。培訓後,雌鳥的選擇發生了變化,轉而喜歡上更有“技術”的雄鳥。李忠秋表示,“這表明,取食技巧可以影響到虎皮配偶的選擇。”

虎皮鸚鵡、烏鴉能有多聰明?江蘇“愛鳥周”生態講壇帶你瞭解

△紅太陽錐尾鸚鵡

虎皮鸚鵡、烏鴉能有多聰明?江蘇“愛鳥周”生態講壇帶你瞭解

△花冠皺盔犀鳥

大家都學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它們能有多聰明呢?李忠秋介紹,“新喀鴉可能是最聰明的一種烏鴉。”曾有研究人員進行實驗,新喀鴉能把一根鐵絲彎成一個鉤子,來撈出夠不到的食物。

同樣地,在一個透明的瓶子裡裝上部分水,水面漂浮一隻新喀鴉愛吃的蟲子,瓶子周圍放置很多石頭。新喀鴉很快地叼起石頭塞進瓶子把水填滿,使蟲子上升,順利吃到蟲子。“此外,新喀鴉還可以區分輕重的物塊,知道輕的物塊沒用。可以區分實心和空心的物塊,知道空心的效果不好。”李忠秋說。

虎皮鸚鵡、烏鴉能有多聰明?江蘇“愛鳥周”生態講壇帶你瞭解

△“烏鴉喝水”相關研究視頻截圖

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南大生命科學學院野生動物行為與保護實驗室正在以“烏鴉喝水”為模本,探討灰喜鵲的自我認知能力。

“灰喜鵲是鴉科鳥類的一員,比較聰明。目前廣泛分佈於東亞,是一種大家非常熟悉的鳥兒。而且具有群體性,加上壽命也比較長,生存10年不成問題。”李忠秋介紹,“國內對動物的認知研究不多,我們希望能夠在這個方向做一次較為全面的嘗試。”

李忠秋表示,實驗室從去年開始對探討灰喜鵲是否會叼石取物進行實驗。開展合作實驗,比如2只灰喜鵲在各自的籠子裡,只有互相將石頭投入對方籠裡才能吃到麵包蟲。”李忠秋表示,受疫情影響目前實驗中斷。可以說灰喜鵲有善於使用工具的傾向,但還不能簡單定論。今年,實驗室還將繼續通過賭博實驗探討灰喜鵲的認知行為。

來源:現代快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