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谷地群:不止是絕妙的風景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黃河選擇了在青海東部眾多山戀間穿行,在青海境內造就出了一條長約300多公里的黃河谷地,這些谷地構成了大黃河萬里畫卷中最密集、最美麗的峽谷群和谷地群。

黃河水將這些明珠般的谷地從西到東串聯起來,給黃河留下了貴德谷地、尖扎谷地、循化谷地和官亭谷地四個名字。雖然它們之間距離並不算遠,乘車沿著公路一趟,一天就可以把這4個谷地轉個來回,但品味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四種人文風情。

黃河谷地群:不止是絕妙的風景

貴德谷地:觀賞清清黃河

讓貴德谷地倍感驕傲的是黃河水。俗語說:天下黃河貴德清。在貴德谷地,這一段的黃河水清得讓人不敢相信。

黃河自西向東穿越而過,複雜的地質和氣候條件,造就了這裡夢幻般的地貌景觀:丹霞地貌與風蝕地貌合體,而溫泉會從懸壁中噴出來。

位於著名的龍羊峽外口南面的扎倉溫泉,是貴德溫泉的代表。這裡三面都是危巖疊峰,山石焦黑,植物稀少,整個泉區的地表溫度達33℃至47℃。在山岩下共有20多個湧泉,其中3處是從懸壁岩石裂隙中噴流出來的,還伴著有節奏的噴吐聲。沸泉水不但可以泡茶,甚至還可以煮食雞蛋、牛羊肉。泉水含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吸引著周邊省區的人們前來這裡治病健身。

上億年的歲月滄桑,使紅色的地層被埋在了地下,高原的風和黃河流水又讓它重新展露出來,大量的紅色山峰構成了碧水綠地中的丹霞地貌,阿什貢峽就是這種丹霞地貌的代表。走進峽谷,數十里奇形怪狀的火紅山峰,重重疊疊,像一條紅色的地毯一直鋪到了黃河邊。

貴德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各民族文化在這裡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貴德古城、臧蓋古城、尕讓古城和寧河古城,訴說著歷史的秘密;《格薩爾王》在拉脊山下的尕讓鄉亦什扎村千古傳唱;賽馬會、社火、六月會等文化活動,是中原文化和高原文化在這裡融合的完美體現。

黃河谷地群:不止是絕妙的風景

尖扎谷地:領略“五彩神箭”

黃河流出松巴峽,在貴德谷地和循化谷地之間,形成了尖扎谷地,這是四個谷地中海拔最高的一個。去往尖扎的大路只有一條,這條大路在火紅的丹霞山峰中蜿蜒向前,彷彿一個手執魔杖的嚮導,將前往者帶進一個魔幻的丹山碧水之地。境內的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更是將這一地貌演繹得淋漓盡致。

這裡生活的主體民族是藏族,虛誠的宗教信仰、刻寫在谷地四周的生活印象,瀰漫著濃郁的民族風情。

2007年9月8日至11日,首屆“五彩神箭杯”中國民族傳統射箭邀請賽在尖扎縣馬克唐鎮舉行,這是“五彩神箭”這一古老而充滿活力的青海民族傳統射箭運動,第一次呈現在世人面前。沿襲多年的“五彩神箭”是一種深受以藏族為主的各民族群眾歡迎的古老而充滿活力的民族傳統射箭運動。藏語稱射箭為“達噴”,相傳松贊干布雖身為藏王,但武藝高強,擅長騎馬射箭,他將射箭這個古老的技藝發揚光大。

全國唯一的“中國民族射箭運動之鄉”,這個榮譽促進了尖扎射箭項目的發展,使其成為一項具有廣大群眾影響的綜合性民間競技娛樂活動。在這裡,幾乎每個男人都會射箭,每個村莊都會參與。尖扎“五彩神箭”成了藏族同胞的競技和魂魄,更是這片土地揮之不去的情結和生活。

黃河谷地群:不止是絕妙的風景

循化谷地:聆聽動人傳說

黃河相遇在循化境內,構成了循化谷地的地貌。谷地的開端處是一個叫拉木峽的大峽谷,峽谷兩旁,群峰因自然的變遷和運動生成奇特岩層。由於它們呈紅色,山體看上去更加神秘而壯觀。

民諺有“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的說法。其實,僅在青海境內,黃河之彎的數量至今也沒有具體數字。一個河流拐彎處就形成一處美麗的灣,灣裡的人家靠山依水生息著。當黃河流到循化谷地時,積石山和黃河的邂逅使黃河水在一道道灣裡顯得清澈、純淨、溫順。清水灣就是其中之一。

黃河流水像個丹青高手,將這裡繪成了一幅立體油畫,這幅大自然的傑作也在青海贏得了“高原江南”的美譽,而這幅畫中的主體民族是在這片土地上生息了800多年的撒拉族。

站在駱駝泉邊,細聽泉水叮咚,一個民族的背影逐漸清晰:相傳,800多年前,在中亞撒瑪爾罕地區,阿合莽和尕勒莽,威望極高,因此遭國王的忌恨迫害,他倆便率領同族18人牽著一峰駱駝,帶了一部《古蘭經》,馱上撒瑪爾罕的一瓶水和一袋土,尋找樂土。他們每到一處,就稱一稱當地的水土,如果與所帶的品質不符,就又繼續前進。歷盡艱辛,他們終於找到了和隨身攜帶的水土和當地水土一致的地方。從此,撒拉族的先民在循化谷地開拓了自己的家園。

說撒拉族是園藝達人,是房屋營造高手,一點都不假,這在撒拉族庭院內盛開的鮮花和撒拉族古籬笆樓上得以體現。

官亭谷地:感受土族狂歡

官亭谷地是黃河留給青海的最後一塊谷地,位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南段黃河岸邊,與甘肅省積石山縣隔黃河相望。這也決定了真正的官亭谷地是腳踏甘青兩省的,官亭谷地完全扮演了青海東緣人文句號的角色。

官亭谷地在青海境內的面積約60平方公里,谷地中的喇家村,因為一場至今仍籠罩在一層謎團中的龐貝古城式的突發災難和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碗麵條,而在中國考古界具有重要地位。

生活著400多口土族人的喇家村,看上去和周圍的村莊沒什麼兩樣,但這裡文化底蘊深厚,穿行其中,就能感受4000年前的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村民們談起自己的祖先,往往也只能說到明清時期。他們不知道4000多年前,這裡出現了一段很長時間的人類活動的空白期。

如今走進官亭谷地,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土族風情。這裡是青海省土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這個民族所創造的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土族納頓”,在這裡有著標本意義。

儘管來回只需要一天時間,但一天時間絕對不夠穿梭,因為誰也無法在一天時間內,去品味一塊土地4000年的歷史和4種人文民俗巨大差異產生的不同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