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海南解放70週年 | 林樹芹:革命青年灑熱血

■ 海南日報記者 餘小豔

林樹芹,字泮元,1902年出生於海南瓊東縣(今瓊海市)塔洋鎮簪馬村。成婚後的林樹芹為謀生計,與朋友郭經緯在嘉積鎮上合開了一間照相館。然而好景不長,照相館開辦不到一年便倒閉。

為了尋找出路,林樹芹到處走訪同學、朋友,交換對當時局勢的看法。他看到廣東革命的大好形勢,決心重返學校繼續讀書,尋求革命真理,於是報考了師生思想較活躍的廣東省立第六師範學校。1924年,林樹芹被六師錄取。林樹芹入讀六師後,接觸了新思想,苦悶了多年的個人問題、家庭問題,以及整個社會問題,逐漸清晰,其革命人生觀也在此期間逐步確立。

林樹芹由於對舊社會的深刻不滿,接受新思想又比較快,在六師的左派學生中,是活躍分子之一。

1926年1月,廣東國民政府終於發出討伐南路軍閥的命令,並派國民革命軍第十二師進攻瓊崖,兵鋒所指,盤踞瓊崖的封建軍閥鄧本殷迅速崩潰,雷瓊的封建軍閥勢力,很快就被摧毀。革命軍佔領海口幾天後,黨組織立即派陳垂斌、許俠夫、羅文淹等一批優秀黨員幹部進入六師執教,並以此為基地,發動和領導全區青年學生運動。在此期間,正在六師讀書的林樹芹和其他一批先進學生表現非常突出,在學生中有較大的影響。

六師學生會成立時,林樹芹當選學生會領導人之一。他和郭儒灝、李順平、魏宗周、符明經、雷永業等在六師被吸收加入黨團組織。

1927年4月22日,瓊崖國民黨反動當局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中共瓊崖地委及其領導下的各級黨委及革命群眾組織,被迫從海口、府城、嘉積及各縣城撤至農村。林樹芹也跟隨瓊崖地委書記王文明等同志撤離海口,返回嘉積附近的東定交界山區活動,發動組織農村群眾。6月,中共廣東省委派楊善集以特派員的名義返瓊,召開地委緊急會議傳達省委關於組織和堅持長期武裝鬥爭及與此有關的各項工作指示,林樹芹在會上被任命為青年部長兼《紅光報》主編。10月,共青團瓊崖特委改選,林樹芹被選為團特委書記。

1928年1月,林樹芹被瓊崖特委派到瓊東縣,主持召開該縣黨的代表會議。次年在中共瓊崖特委代表大會上被選為特委委員,同年又被選為瓊崖蘇維埃政府委員。

1930年8月,為適應鬥爭的形勢,瓊崖特委搬至瓊東四區一帶領導鬥爭,林樹芹被任命為瓊崖特委秘書長,成為馮白駒同志處理各項工作的得力助手。1932年,廣東軍閥陳漢光向我紅色根據地大舉進攻中,林樹芹因身患重病,未能跟隨領導機關轉移,不幸被反動派逮捕,囚禁於海口監獄,因久病無醫,卒於獄中,時年30歲。(海南日報金江4月20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