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養寵物的那些事兒:這待遇,讓你羨慕嫉妒恨

養寵物已經成了現代人流行的生活方式,隨便走入一個小區,遛狗、溜貓的人成群結隊,甚至因為寵物還形成了一個交際圈。而那些不喜歡小動物的人,反倒成了異類。

但是,如果你認為養寵物是現代才有的事兒,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中國人養寵物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兩千多年以來,這個風氣一直在貴族社會中流行。這些掌握著權力和財富的人,為心愛的寵物提供了極高的待遇,絕對令普通人“羨慕嫉妒恨”。

衛懿公:給寵物配豪車

這位春秋時期衛國的國君,是文獻記載中最早的寵物愛好者。

在那個時代,中國的畜牧業尚且不算髮達,貓和狗這類寵物自然是沒有。 但是不要緊,衛懿公養的是“鶴”。在他看來,鶴這種動物高貴美麗,配得上他的身份。

古人養寵物的那些事兒:這待遇,讓你羨慕嫉妒恨

衛懿公好鶴,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

這個在位不到八年的國君,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政績,但因為好鶴,而“名留青史”。《左轉》記載:

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

這個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告訴我們,衛懿公不但給鶴配上了專車(軒),讓他跟大臣們享受同樣的出行待遇,還給鶴封了爵位、官職,甚至給鶴髮工資。

古人養寵物的那些事兒:這待遇,讓你羨慕嫉妒恨

因此,外敵入侵時,衛國的人都說:您讓鶴去打仗吧,我們哪兒行啊?滿滿的諷刺之下,是衛國臣民對國君的忍無可忍。衛懿公最終在眾叛親離之下,慘死於亂軍之中。

臧文仲:給寵物蓋豪宅

魯國大夫臧文仲,在歷史上算是一位賢人。他擔任魯國大司寇,掌管司法律令,為國為民都做了不少好事。然而,這樣一個人卻遭到了孔子的批評。原因就是他飼養寵物,而且做得太荒唐。

《論語·公冶長》載: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zhuō),何如其知也?”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蔡”其實就是大烏龜的代稱,因為當時的蔡國(今河南上蔡縣)是烏龜的盛產地。看來,臧文仲是一位養龜愛好者。

古人養寵物的那些事兒:這待遇,讓你羨慕嫉妒恨

烏龜常常用於占卜,是古人迷信的一種載體

而後一句“山節藻梲”,形容的是給烏龜蓋的房子:房梁雕刻成山形,房柱上還紋上了水草。這可是天子宗廟才有的裝飾,別說普通人,就連臧文仲自己都沒有資格享受這種待遇。但一隻大烏龜,竟然就住上了這樣的豪宅。典型的“人不如龜”。

臧文仲荒唐的事情還不止這一件。《國語》中就記載道:

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

“爰居”這種鳥,可能比較罕見,屬於珍稀動物。偶然間飛到魯國城門外,停留了兩天,臧文仲就讓國人去祭拜他。此事引起軒然大波,在輿論的壓力下,臧文仲不得不停止了這種行為。

古人養寵物的那些事兒:這待遇,讓你羨慕嫉妒恨

臧文仲為烏龜“蓋豪宅”

在我看來,臧文仲養寵物,源於他對鬼神的極度迷信。大烏龜是祭祀用的神物,必須要用豪宅給供養起來;而爰居,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更應該去祭拜。因為迷信產生了種種荒唐的舉動,可見臧文仲也是病得不輕啊。

漢武帝:搞一個“動物園”

漢武帝的權力和財富,可不是前面兩位能比的。至於養寵物的手段,更要上一個檔次。只養一種動物,不過是小打小鬧,不成體統,不如搞一個“動物園”,把所有奇珍異獸都網羅起來。

這個“動物園”,肯定不能隨便讓人參觀,只有皇家的人才能進。環境也得搞好,有山有水有情調,不能髒兮兮的。建好之後,還要取一個響亮的名字:上林苑。

古人養寵物的那些事兒:這待遇,讓你羨慕嫉妒恨

廣袤的上林苑

上林苑有多大呢?西漢揚雄《羽獵賦》中寫道:

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旁南山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瀕渭而東,周袤數百里。(據說方圓有四百餘里,這哪是“動物園”,叫“動物城”才對。)

上林苑裡面有啥呢?《漢書》記載:

苑中養百獸,天子春秋射獵苑中,取獸無數。其中離宮七十所,容千騎萬乘。


古人養寵物的那些事兒:這待遇,讓你羨慕嫉妒恨

上林苑中的奇珍異獸

不僅如此,其中還有各色娛樂場所。如:宜春苑、宜曲宮,供人休閒;犬臺宮、走狗觀、走馬觀、魚鳥觀,有各類動物表演;葡萄宮、扶荔宮,能夠欣賞特色植物;還有昆明池、太液池,可供泛舟。這不就是一個大型的遊樂場嗎?

上林苑中有這麼多動物,不能放任不管啊,還得有專業的“飼養員”。

每一塊區域、每一種動物,都有專人負責。這些“飼養員”身份低賤,通常都是奴隸。西漢著名的音樂家李延年,早年就因為犯法,被充入宮中養狗,稱為“狗監”。

唐朝:最愛養鳥

相比漢朝的上林苑,唐朝統治者就收斂了許多,只佔用一些空閒的地方,設置了“五坊”。哪“五坊”呢?分別是:雕、鶻、鷂、鷹、狗。除了“狗坊”,其他四種都是鳥類。

“五坊”剛設置的時候,並不是為了玩樂,而是有正經的用途:狩獵。你看這五種動物,都是比較兇狠、善於捕獵的類型,就知道它不是鬧著玩的。

古人養寵物的那些事兒:這待遇,讓你羨慕嫉妒恨

鷹和犬是古人狩獵的重要幫手

有人說,狩獵不也是玩樂嗎?非也,狩獵對於帝王來說,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能夠彰顯國家武力的強盛,因此,它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

初衷是好的,但日子過得一舒服,味道就變了。到了唐朝中後期,五坊裡面收集了很多民間的鳥雀,不分種類,一律網羅,許多奇異、漂亮的鳥兒,就成了王公貴族們的心愛玩物。

《明皇雜錄》中就記載,唐玄宗有一隻心愛的白鸚鵡,名叫“雪衣娘”。據說,這隻鸚鵡非常聰慧,對它吟誦詩文,只消幾遍,它就能背誦無誤。玄宗與人下棋,稍有一招不慎,“雪衣娘”就會飛到棋盤上,幫助玄宗攪局。這隻鸚鵡死後,玄宗傷心不已,並給予厚葬。

古人養寵物的那些事兒:這待遇,讓你羨慕嫉妒恨

唐玄宗的愛寵“雪衣娘”

唐玄宗愛鳥歸愛鳥,但不滋擾百姓,無可厚非。到了唐順宗的時候,情況就糟糕了。韓愈所撰的《順宗實錄》裡,描繪了當時“五坊”的亂象:

五坊小兒張捕鳥雀於閭里,皆為暴橫,以取錢物。至有張羅網於門不許人出入者;或有張井上者,不得汲水。近之,輒曰:“汝驚供奉鳥雀!”痛毆之,出錢物求謝,乃去。

為了給皇家網羅鳥雀,五坊的官吏在民間橫行霸道。試想,沒有統治者的縱容和默許,他們能夠這麼囂張嗎?可見,貴族們愛寵物,更甚於愛百姓啊。

結語:對飼養寵物的一些個人思考

馴養,是人類的特有行為。在寵物還未普及的時代,大大小小的奴隸就扮演著“寵物”的角色。原因很簡單:人的天性裡,始終有著對溫順、忠誠這類品格的喜愛和推崇。

一個社會越是缺乏這類品質,養寵物的風氣就會越濃厚。早有研究表明,養寵物是緩解精神焦慮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古代,精神焦慮最嚴重的的群體,便是貴族或統治階級;而在現代,最愛養寵物的群體,是壓力巨大的上班族,和孤獨的老年人。可見,存在即合理。

然而,萬事都應該有度。

古代統治者沉溺於寵物,往往勞民傷財,天怒人怨。對現代人來說,養寵物固然是合理的生活情趣,但也不能因此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甚至生命財產安全。

近年來,寵物傷人的事件屢見不鮮,不正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嗎?拿我來說,每天走在小區裡,看見一群小狗迎面衝來,總是感覺心驚膽戰,倘若遇到兇猛的大犬,就連動也不敢動了。動物愛好者自然無法理解這種心情,但我想,每個人在飼養寵物時,都應該考慮一下週圍人的感受才對。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