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能養蚯蚓 山東農村垃圾分類接上了“地氣”

目前山東省垃圾分類仍面臨資金投入不足,分類投放、運輸、收集處置設施配套不足的問題。困難雖多,但最關鍵的仍然是人們對垃圾分類的意識還不夠強。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健康與環境衛生實驗課,希望人們能夠意識到優良環境衛生的重要性,認識到垃圾分類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眾人一條分類心,垃圾也能變成金。”行走在單縣鄉村,經常可以看到牆上刷著這樣的標語。這條標語出現的背景,是山東在全國最早開展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單縣則是山東的試點縣之一。

疫情還沒過去,記者來到單縣龍王廟鎮劉土城村,見家家戶戶門前擺放著兩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打開一看,一個裝著菜葉果皮,另外一個則盛放著日用品包裝紙、垃圾袋等。

“我們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垃圾分為可漚和不可漚兩種,辨識度高也能充分回收。”龍王廟鎮人大主席王彬告訴記者,2018年底剛開始推行垃圾分類的時候,老百姓都不理解,工作很費勁,只能家家戶戶做工作,還選拔了街長天天督促檢查,天天講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指導村民分類。“現在老百姓養成分類的習慣了,蠅子少了、蚊子少了,村子乾淨、利索了,心情也舒坦了。”村民王金義是劉土城村的14名街長之一,他告訴記者,自從上任以來,每天6點準時挨家挨戶檢查,即使疫情發生後也沒有中斷過。

“今年疫情發生恰逢年關,回村的人多了,垃圾也多了,很多外地回來的對垃圾分類不熟悉、意識也不夠,街長髮現分類不對的,就會立刻督促著改。”王彬告訴記者,“如今通過分類,村裡垃圾減量四分之三。”

在村西頭,標有廢棄口罩、手套專用的紅色垃圾桶格外醒目。單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劉蜜向記者介紹,為切實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單縣組織各鄉鎮(街道)所有村居在醒目位置增設了廢棄口罩、手套等特殊垃圾專門垃圾箱(桶)共1.2萬餘個,實行“專車、專人、專袋、專點”統一收集轉運,日產日清。“得益於老百姓養成了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增設的口罩專門垃圾桶易於被接受,為疫情期間公共衛生管理奠定了有效基礎。”

單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城鄉環衛服務中心的段國毅向記者介紹,對於各村產生的可漚垃圾,每天由保潔員收集運至村外漚肥池,經過發酵變成肥料集中還田。目前,全縣已經在427個行政村、1837個自然村推廣漚肥返田,年可減少垃圾外運量60%以上。

還有一部分廚餘垃圾則被挑出來,再與植物秸稈、調和劑等混入攪拌機粉碎,變廢為寶,成為蚯蚓、黃粉蟲等養殖動物的食物。“粉碎處理後的廚餘垃圾混在牛糞裡養殖蚯蚓,不僅能降低養殖成本,而且蚯蚓吃了之後長得更大更快。”單縣蚯蚓養殖研發基地負責人胡振躍說。

“以往,生活垃圾全部採用填埋、焚燒等處理方式,既浪費資源又容易造成二次汙染,用垃圾養殖蚯蚓這種新的垃圾處理方法,可以有效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段國毅介紹,目前單縣已建成70餘畝蚯蚓養殖基地,每週可消耗廚餘垃圾約30噸。

而對於傳統垃圾處理方式形成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單縣按照“三布一網一膜”的技術要求進行封閉覆蓋,通過栽植綠化樹木和草坪實施生態修復。“以前就是一座垃圾山,氣味刺鼻,根本沒人靠近,現在這裡變成市民週末休閒遊玩的去處,還有專門來玩滑翔傘的。”曾在原生活垃圾填埋場工作5年多的計量員王安見證了這裡的變化,如今他已調到垃圾焚燒發電廠工作,“工作環境好了,衣服也沒有臭味了,不用天天換了。”

單縣高標準建設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築垃圾處理廠、糞便無害化處理廠、垃圾分類主題公園等,初步形成“易腐垃圾漚肥、建築垃圾循環、餐廚垃圾利用、可用垃圾回收、其他垃圾焚燒發電”的垃圾分類格局。

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包括單縣在內的山東省5個農村垃圾試點縣(市、區)所轄的90個鄉鎮(街道)、3050個行政村中,有67個鄉鎮(街道)、2297個行政村啟動垃圾分類,覆蓋率分別為74.44%、75.31%。

“目前山東省垃圾分類仍面臨資金投入不足,分類投放、運輸、收集處置設施配套不足的問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城市管理局城鄉環衛一體化負責人張建輝坦言,困難雖多,但最關鍵的仍然是人們對垃圾分類的意識還不夠強。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健康與環境衛生實驗課,希望人們能夠意識到優良環境衛生的重要性,認識到垃圾分類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方壘)(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