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女教授陳衡哲,深刻的女權主義,家庭及事業的完美踐行者

文/淳于朵

圖/來自系統圖庫


民國第一女教授陳衡哲,深刻的女權主義,家庭及事業的完美踐行者

圖片來自網絡平臺


導語: 晚清及民國初年,首倡女子解放和男女平權的先鋒女性有:秋瑾,唐群英,葛健豪,沈佩貞(過於激進),呂碧城等。正是因為有了她們在探索女性獨立自主的道路上所作出的犧牲和努力,才有了後來追求獨立自主的女權運動。在這些先鋒女性的引領下,民國時期,一批非常優秀的獨立女性達到了與男性巨擘比肩的高度,她們站上了各自所精研領域的巔峰,繼而流芳百世,而其中的翹楚人物,便數陳衡哲了。


陳衡哲,原名陳燕,民國時期著名史學家,女作家,詩人兼學者。她生於1890年,筆名莎菲,祖籍湖南衡山,出生於江蘇武進縣的一個書香門第。

陳衡哲家學淵源,她的父親陳韜是當地有名的文人,長於詩詞。母親莊曜孚出自江南第一大家族,常州莊氏家族。莊曜孚知書明理,溫婉大氣,是當時知名的書法家,國畫家,且對女兒的教育親力親為。

陳衡哲自幼便在這樣極具文化底蘊的家庭中啟蒙成長,父母的開明思想和悉心培養,使陳衡哲的眼界和思想,都比同齡人早慧,且長遠又深刻。

在陳衡哲不斷進取,積極向學,努力爭取獨立自主,成長為非凡的獨立女性的人生道路上,還有幾位對她的思想產生過深遠影響的親人,正是在這些長輩的悉心培養和鼓勵,才有了這樣一位曠世之才女。



民國第一女教授陳衡哲,深刻的女權主義,家庭及事業的完美踐行者


1、陳衡哲“造命”大道上的啟蒙導師

陳衡哲的第一位思想啟蒙導師------軍事家莊蘊寬

莊蘊寬生於江南豪門莊家,是一位思想深刻膽識非凡的學者和軍事家。陳衡哲自童年時期,便得到他的許多教誨。他見識廣博,思想進步,常常鼓勵陳衡哲:要做一個有志氣的女孩子,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思想獨立的女子。

陳衡哲13歲時,便離開父母,跟隨舅父舅母,到廣東的醫學校求學,但因學校不招收未成年學生而未能入學。此後近兩年的時間裡,舅父親自教陳衡哲各種知識,包括國學、初級數學、醫學知識、歐美文化、現代常識。

舅父莊蘊寬對於陳衡哲的種種教誨,成為了她孜孜於學術的堅固基石,和追求獨立自主的畢生信念。

舅父對她說:“一個人必須能勝過他的父母尊長,方是有出息。沒有出息的人,才要跟著他父母尊長的腳步走。

世人對於命運有三種態度,其一是安命,其二是怨命,其三是造命。我希望你既不要庸庸碌碌地安命,也不要哭哭啼啼地怨命,而是要積極大膽地造命!”


陳衡哲的第二位思想啟蒙導師------大家閨秀陳德懿

除了舅父莊蘊寬之外,陳衡哲的大姑母陳德懿也是她少女時期的護航人。陳德懿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大家閨秀,她會作詩、讀史、刻魏碑、精通醫術,且是家族的管理者,吃苦耐勞,性格堅毅。

陳衡哲在上海求學期間,其父陳韜為她包辦了一門婚事,陳衡哲十分抗拒,與父親產生了激烈的衝突,傷心的她跑到了姑母家,尋求姑母的庇護。姑母教給她許多的人生經驗,啟迪她要磨礪意志,不能向痛苦和磨難低頭。

1914年,在姑母的鼓舞與激勵之下,她去上海應考,參加了清華學堂留美女學生的考試,最終陳衡哲名列前茅,考取了公費留美的女大學生之一。這對她的人生來說,是一次最大最重要的轉折,也是她邁向獨立自主人生的堅實一步。

對於這生活的轉折,她回憶說:“這是我生命中最黑暗、最痛苦的一頁,而引我離開這個境地,使我重新走上“造命”大道的,卻是這位老姑母,和她對於我的深信與厚愛。”



民國第一女教授陳衡哲,深刻的女權主義,家庭及事業的完美踐行者


二、陳衡哲對家庭與事業的完美踐行

陳衡哲留美期間,先在紐約瓦沙女子大學攻讀西洋史,兼修西洋文學,1918年後又進入芝加哥大學繼續深造。在這期間,她率先響應了胡適提倡的新文化運動,揮筆寫下了第一篇白話小說《一日》,成為了第一位以白話文寫作的女作家。

任鴻雋,字叔永,比陳衡哲大四歲,科學興國運動首倡者。他在美留學期間,為《留美學生季報》主筆。陳衡哲向該報投寄了一篇《萊茵女士傳》,任鴻雋看後欣賞不已,贊她文思斐然,尤為難得。

陳衡哲又投寄五絕詩兩首:

《月》:初月曳輕雲,笑隱寒林裡;不知好容光,已映清溪水。

《風》:夜間聞敲窗,起視月如水;萬葉正亂飛,鳴飄落松子。

她不同凡俗的才情和氣質,深深地吸引了任鴻雋的目光,他與陳衡哲開始了書信往來,並愛上了這位才情豔絕的美麗女子。

陳衡哲本是一位堅定的獨身主義者,她為了理想和事業,為了保持獨立與自由,曾經公開登報聲明:終生不婚。所以她拒絕了任鴻雋的第一次追求,可是執著深情的任鴻雋,始終對陳衡哲念念不忘。

本已回國的他,於1919年再赴美國,向在芝加哥大學深造的陳衡哲再次求婚,他的真情和誠意,終於打動了陳衡哲。

她放棄了獨身主義的理念,與任鴻雋訂下婚約,並於次年在北京成婚,此後伉儷情深,攜手共度四十餘載光陰。

任鴻雋對她說:“你是不容易與一般的社會妥協的。我希望能做一個屏風,站在你和社會的中間,為中國來供奉和培養一位天才女子。”

任鴻雋是如此承諾,亦是如此踐行的。1935年,任鴻雋任職四川大學校長,陳衡哲隨他赴川,擔任歷史學教授。

她因看不慣當時川人的種種劣習,痛心於女學生竟自甘墮落為妾的思想,秉筆寫下了一系列的抨擊文章《川行瑣記》。

何曾想,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言論為她引來了無數的口誅筆伐和人身攻擊。當時,四川的黑暗勢力要驅逐陳衡哲出境,任鴻雋為了保護妻子,便毅然辭去了川大校長一職,舉家回到了北平。

陳衡哲作為知名的大學教授,始終忠實地踐行著自己的理論,她可以說是最高標準的賢妻良母了,在實現了個人價值的同時,又照顧好了家人,同時把她的一雙兒女,也培養成了非常優秀的棟樑之才。

陳衡哲與任鴻雋,一對一心向學,博學實幹的學者夫妻,半生攜手,互相扶持,終成一代姻緣佳話。



民國第一女教授陳衡哲,深刻的女權主義,家庭及事業的完美踐行者


三、陳衡哲事業觀與女權思想的現實意義

1920年,北大校長蔡元培愛才惜才,率先打破陳例,聘請陳衡哲為歷史系教授,陳衡哲接受聘函,學成歸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教授。

陳衡哲在北大,主教西洋史,兼授英文,她後來又在南京大學、四川大學任教授。同時,她孜孜於學術研究,先後編著出版了《西洋史》、《文藝復興史》、《中國文化論叢》、《文藝復興小史》等學術著作。

在著作《西洋史》中,陳衡哲闡述了她的關於女性解放的思想觀念,她並不主張女子敵視男性伴侶,或無端激進地從家庭中叛逃出去。

陳衡哲認為:真正的女權解放,是從思想上和行動上,把自身塑造成對家庭和社會有用的人。對於女性而言,愛情與家庭固然是重要的,但事業成就更為重要,它是女性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途徑。

它是關於人格、尊嚴、和權利的重要基礎,是女性最根本的生活保障,它也是女性敢於對自身負責的一種人生態度。

她的這種觀點,與1923年魯迅先生在北京女子師範學堂的演講,《娜拉走後怎樣》不謀而和。沒有獲得經濟權,沒有提高自身素質的所謂“女性自由與解放”,是不值得提倡的。

女子若要獲得真正的獨立與自主,必得先積蓄力量,實現個人價值。

“一個真正得到了解放的婦女,不僅僅擁有與男人平等相待、平等相處的若干權利,還應該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給丈夫、子女、家庭和社會帶來良好的影響,造成多方共贏的局面。”


民國第一女教授陳衡哲,深刻的女權主義,家庭及事業的完美踐行者


陳衡哲的事業觀以及女性解放思想觀,對於當今社會女性實現真正的獨立自主,也依然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百餘年後的今天,雖然我國女性已經普遍實現了自身素質的大幅提高,也基本實現了男女平權,以及戀愛、婚姻自由。

但是,女性如果只追求這樣片面的自由,是既不客觀也不完善的,這會導致兩種極端:

一是因過度追求戀愛自由,而導致性觀念的過度開放,或者固步於家庭不思進取,繼而喪失積極正確的人生觀。

二是因過度漠視婚姻觀念,而只追求學業或事業上的片面成功,最終造成家庭歸屬感的缺失,影響到正常的家庭觀。

這兩種極端狀況,都會導致女性在實現獨立自主的路徑上劍走偏鋒,最終反而會阻礙女性長遠的發展和獨立。

民國第一女教授陳衡哲,她對家庭及事業的完美踐行,以及她的深邃思想,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啟示:

真正的女權主義不是性愛自由,不是安於現狀,不是獨身主義,不是事業至上。

而是在家庭與事業的天平上,善於思考,妥善規劃,使二者能夠基本持平,能夠成為促進自身成長的階梯,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和自主。


民國第一女教授陳衡哲,深刻的女權主義,家庭及事業的完美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