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後的地鐵安檢招工亂象

“校企合作”背後的地鐵安檢招工亂象
“校企合作”背後的地鐵安檢招工亂象

地鐵方便了市民出行

4月15日,本報刊發調查報道《外地“實習”半年後,首府數百名“地鐵安檢員”求職者發現被套路》後,又有數位市民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情況。3個多月的持續調查中,記者發現,首府地鐵安保中標的兩家公司:北京央務恆遠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央務恆遠)和北京恆安衛士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安衛士)與多家培訓學校、職業學校、人力資源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方需要全國範圍內大量招人、一方需要用“安排地鐵工作”之名斂財,在利益驅動之下,於是有了“熟人”能“安排地鐵安檢員工作”為名向求職者收取數萬元的好處費,再將求職者推薦給培訓學校、職業學校,學校再將他們以學員的名義安排到外地實習這樣一條灰色產業鏈形成。然而最終,那些在外地實習過的求職者們發現,安排到呼和浩特市地鐵安檢員崗位並不是花錢辦事那麼簡單,而維權則是困難重重。

無望的維權

4月15日,看到《北方新報》的報道後,首府市民盛先生聯繫了記者。近一年的時間裡,盛先生和幾個夥伴一直為工作的事情到處申訴,而《北方新報》報道的事情,跟他們經歷的幾乎一模一樣。去年4月,介紹人澎某某以介紹呼和浩特地鐵安檢員之名,向盛先生收取了4萬元。之後,澎某某將盛先生推薦至呼和浩特宇翔職業培訓學校(以下簡稱宇翔學校)面試,並跟隨他們招來的80多名學員,到北京地鐵“實習”了3個月。

期間,央務恆遠北京分公司要求他們籤勞動合同,工作地點在北京。由於與當初承諾的安排呼和浩特地鐵的承諾不符,盛先生沒有籤合同。後經介紹人協商,盛先生等人返回呼和浩特,等待地鐵1號線開通再安排工作。

2019年12月,央務恆遠呼和浩特分公司向社會公開招聘地鐵1號線安檢員,宇翔學校於是在微信群裡通知學員們報名參加招聘,且要求學員們再去長沙實習半年。後來,宇翔學校違規辦班招收學員的事情被媒體曝光,呼和浩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也對其進行了處理。而央務恆遠並不承認介紹人及宇翔學校給出的任何承諾。

盛先生找到介紹人澎某某要求退款,澎某某退還其1.2萬元之後,將其電話拉黑,再也無法聯繫。花了4萬元,耽誤了近一年的時間,盛先生一無所獲。該如何討回被騙的錢,困擾著盛先生,而呼和浩特數百名花了高價好處費的求職者,也被同樣的問題困擾著,維權無門。

“支援北京春運”的實習生

記者今年年初至今的調查發現,呼和浩特另一家安保中標單位恆安衛士也曾以“校企合作”和“為地鐵2號線安檢員儲備人才”之名,通過各類職業學校和人力資源公司組織學員和求職者到外地“實習”,實為緩解北京等分公司的用人壓力。

2019年12月25日,內蒙古城市現代職業學校高鐵乘務專業的35名學生,以參加校外實訓的名義,被帶到北京地鐵14號線安檢崗位實習,實習期至次年3月5日。而對於北京地鐵14號線的安保服務公司恆安衛士來說,這只是其“人力資源部部長”劉守軍完成的35人的招聘任務,是由他介紹來支援北京分公司春運壓力的短期勞動力。在對此事調查過程中,記者曾兩次聯繫恆安衛士要求採訪,均被拒絕。2020年1月12日,記者通過特殊途徑約見了劉守軍並進行了暗訪。

在劉守軍提供的一份《新員工入職通知》中寫著:“北京分公司:茲有以下35人,經人力資源部劉守軍部長初步面試,擬定於2019年12月25日到你單位報到。”記者從人員名單中看到,這些學生最大的20歲,最小的16歲。劉守軍說,接下來的兩個月,這些學生將每週工作6天,每天工作8小時。

然而這些學生,仍不能滿足北京分公司春運期間的巨大用工壓力,於是劉守軍又讓該校再幫忙找200人。看到商機的學校,索性開辦了收費9380元的“地鐵安檢員”培訓班,為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培養安檢員的名義,從社會上招收學員。2020年1月5日,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劉守軍到場講話,對這次招收人員的素質和規模給予充分肯定,並承諾,這批學員將按照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安檢員骨幹幹部進行培養。

如果沒有媒體的曝光,這些學員將被送到恆安衛士北京分公司“實習”半年,等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開通後,分批次調回呼和浩特。劉守軍說:“我們在呼和浩特的所有招聘都是為北京分公司招人,支援北京春運壓力。等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開通後,我們會優先推薦他們回家鄉工作。”

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即將開通的契機,使恆安衛士在呼和浩特招工有了更便利條件。從去年開始,劉守軍分別與內蒙古城市現代職業學校、內蒙古豐州職業學院、內蒙古建工職業技術學校達成了校企合作協議。

打擦邊球的社會招聘

去年年底,一則內蒙古華鐵鐵路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發佈的“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安檢員招聘500人公告”的消息在網上廣為流傳。記者從網上轉載的這則招聘消息中看到“為了滿足地鐵2號線開通運營及人員儲備需求,特面向社會公開招聘500名安檢員崗位工作人員。公司為實現全國運營統籌規劃及滿足骨幹人員的儲備需求,將在所有通過考核的人員中抽調部分人員前往北京地鐵實習,實習時間為3個月。呼和浩特市地鐵2號線正式運營後,表現優異者將分批次調到呼和浩特市地鐵2號線安檢。”

2020年1月7日,內蒙古華鐵鐵路公眾號又發佈了“北京恆安衛士(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海選結果”公佈了185人的名單,要求學員於1月9日9點在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校(海選地點)集合統一出發到北京。記者發現,去年7月份《北方新報》就曾報道過該校為恆安衛士招聘地鐵安檢員,收費1800元。當時報道稱,該校表示他們與恆安衛士有校企合作關係,確實替他們發佈過招聘地鐵安檢員的公告,應聘者面試通過後需到北京實習半年,等呼和浩特地鐵開通後擇優返呼。幾個月後,又一次替恆安衛士的招聘與這所學校發生了交集。

劉守軍表示對網上這則消息並不知情,他解釋說公司的人力資源部有5個“部長”,各自都有招工的任務,手裡也都有各自的渠道,對別人的關係他並不知情。為了瞭解情況,劉守軍當場給另一位“部長”李向輝打去電話。李向輝說,內蒙古華鐵鐵路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他委託招聘的,也是輸送北京。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校也是他的關係,以前也託他們招過人。

地鐵安檢用工混亂

記者從呼和浩特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營運分公司瞭解到,地鐵安保項目中標的兩家單位,在招聘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和地鐵2號線的安檢員及保安員時,需將招聘方案報呼和浩特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進行會審,但這兩家公司如果在呼和浩特市招聘外地分公司的勞務人員,則無需呼和浩特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審查。

正是因為存在這樣一個監督的盲區,從去年4月份至今,需要全國範圍內大量招工的兩家公司,用“校企合作”“儲備人才”“全國運營統籌”之名,通過各種職業學校、培訓學校、人力資源公司等輸送學員、求職者到外地實習。而這些學校和人力資源公司又發展眾多介紹人為他們拉人頭,於是數不勝數的介紹人開始在自己的社交圈裡散佈“安排地鐵工作”的消息並收取求職者幾萬元的好處費,一條灰色產業鏈逐漸形成。

在被媒體多次曝光後,這類擦邊球的操作被禁止。但從去年4月份開始,陸續到外地實習回來的求職者們,發現已經開始運營的央務恆遠並不承認介紹人及培訓學校對他們的承諾,恆安衛士則聲稱尚未開始招聘呼和浩特地區的安檢員。於是,發現上當的求職者們開始各方申訴,矛盾越積越多。

記者又通過呼和浩特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聯繫到恆安衛士總經理趙呼生,他表示“北京恆安衛士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只通過與已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的學校招錄保安、安檢人員。”趙呼生稱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招聘,是該公司沿用十幾年的用人方式,目前公司已經與全國幾百所學校簽訂了協議。等到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開通後,他們仍然用這樣的模式用人。截至目前,恆安衛士並沒有開始招聘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安檢及安保人員。

記者也從央務恆遠瞭解到,目前他們已經與雨田學校、宇翔學校等被曝光過的培訓學校解除了合作關係,但“校企合作”仍是他們今後用人的主要方式,他們將繼續與呼和浩特市職業學院、內蒙古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等全日制職業學校合作。而地鐵1號線開通至今,央務恆遠招聘了多少名安檢人員、是否都簽訂了勞動合同、那些通過“關係”安排到外地實習的求職者們是否都安排到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任安檢員等相關問題,央務恆遠始終沒有正面回應。(記者 查娜)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呼和浩特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