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抗疫與復工,魚與熊掌能否兼得?

隨著時間的推移,是封城隔離還是解禁復工,加拿大各級政府愈來愈面臨著兩難的抉擇。而種種跡象表明,5月中旬,解禁復工的概率已經非常之大了。

日前卑詩省首席衛生官邦妮·亨利醫生髮布了本省的疫情預測模型。數據顯示,卑詩省迄今已成功地減少了病例數,避免了醫療保健體系崩潰的局面。亨利說:“我們已經使曲線變平了。”

加拿大抗疫與復工,魚與熊掌能否兼得?

此外她還暗示,可能在五月中旬逐步解除當前因為疫情采取的限制措施。也就是說,到五月中旬,部分行業就可以復工了。這包括醫療行業,之前因為疫情被延後的手術,還有一些有助於重振經濟的關鍵行業、部門,以及學校也可以恢復部分活動。亨利表示,之所以考慮復工,是因為本省的醫療保健系統已經為治療COVID-19患者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實際情況比之前預測的要好,這取決於民眾的集體配合。

18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宣佈,加拿大已經與美國達成協議,將關閉美加邊境的期限延長30天。他說,限制出入境是抑制病毒傳播的重要舉措,如今已經初見成效,延長關閉期限有助於進一步保護民眾安全。

加拿大抗疫與復工,魚與熊掌能否兼得?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表示,“美加的邊境管制將很快解除。”但特魯多隨後表示,現在重開加拿大經濟、放鬆與美國的邊境管制還為時太早,仍需要“好幾個星期”。

對照上一次的表態,特魯多此番講話有一點讓步的性質,點明瞭具體的時間。換言之,加拿大解禁復工的時間指針已經大概率指向5月15日前後。

加拿大抗疫與復工,魚與熊掌能否兼得?

從各方博弈的結果來看,儘管本國可能的解禁復工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成分,但一則美國先行,堅決復工,作為美加墨協議的受約束者,加拿大根本不可能獨善其身。二則本國經濟目前已到衰退邊緣,再不重整旗鼓,可能就為時已晚。三則從全球各國角度而言,復工解禁已是潮流所向,加拿大也根本不可能逆大勢而動,其經濟脈動必須與相關國家接軌。

當然,根據本國目前的抗疫現狀,在解禁復工的進程方面仍然不可操之過急,需要一步一步漸次開放,儘量慎之又慎。因為迄今對冠狀病毒我們仍缺乏足夠的瞭解和控制力,疫情完全可能籍由解禁帶來的群體聚集而爆發第二波,甚至更兇猛。在沒有嚴格的防範措施和足夠控制力的情況下,就不能存在僥倖心理,更不能妄談群體免疫。

加拿大抗疫與復工,魚與熊掌能否兼得?

安省省長福特也於18日宣佈,撥款2000萬元資助安省的研究者們研發新冠肺炎的疫苗。他還表示,在有疫苗前,人們都無法回到正常生活。福特稱,安省研究人員已經在疫苗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分離病毒以及採集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液樣本等。他還列舉了安省在醫療方面曾取得的成就,包括髮現胰島素等,以此表明對安省能成功研發疫苗的信心。“安省勢必能研發出新冠病毒的疫苗。”

“在我們找到疫苗前,讓人們回到正常生活就意味著拿生命去冒險,”福特在週六的記者會上表示,“解除封鎖意味著很可能讓上百萬人接觸病毒。”他強調,只有當公共衛生部門給了“綠燈”之後,安省才會恢復運作。“在公眾安全得到保障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有所行動。目前我們沒有準備好做任何事。”

加拿大抗疫與復工,魚與熊掌能否兼得?

預計,聯邦層面在5月中旬可能會做出某種姿態,表明解禁復工的進程已經全面啟動。但各省執行情況會比較不一致,其中卑詩省可能會更激進一些,而安省不出意外的話可能仍將以保守謹慎的姿態應對。不管怎麼說,復工是需要的,但抗疫更是必須的,魚與熊掌,能兼得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